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针对童车市场出现的产品生命周期短、回收再利用难和产品类别过度细分等问题,从可持续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出发,结合用户需求分析,进行儿童推车再设计,以解决当前儿童推车造成的家庭开支大,占用空间,实用性不强等可持续设计问题。方法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对儿童推车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将儿童推车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可持续利用率最大化,再应用模块化理念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分析现有儿童推车的功能与结构,提炼其共性特征和可实现多功能变换的功能与结构模块。结论 使该多功能童车通过功能结构模块的变换,实现在儿童推车、购物拖车与助行拐杖之间的功能转化,以及拆卸后座椅的再利用。应用可持续儿童推车设计流程,有效地延长儿童推车的生命周期,发挥儿童推车使用后的余热,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3.
基于成长性的儿童推车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成长性儿童推车的使用功能,延长儿童推车的生命周期。方法以成长性设计理论方法为指导,从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出发,对儿童推车、平衡车、踏板车的结构进行重新分析和设计,将3种工具车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并通过结构和人机关系的研究,使之能够合理地实现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结论从成长性的角度对儿童推车进行重新设计,能够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和消费成本,是一种可持续性设计的体现,并提供给设计师一个新的视角来考虑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使设计更加人性、合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物多用思想下的儿童推车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基于一物多用的设计思想,发现扩大儿童推车使用功能的设计方法,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和使用范围。方法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设计方向,进行设计方法总结和实践探讨。将儿童推车和儿童三轮车进行设计整合,以延长其使用时间;将儿童推车、婴儿床以及婴儿摇篮三者有机结合,以延长其使用范围。结论一物多用的设计思想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使用范围,通过对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设计方法进行探索,不仅为儿童推车的绿色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而且还为其他产品的通用性设计提供了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5.
使用情境视角下的儿童推车人性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儿童推车的使用需求,对儿童推车进行人性化设计研究与实践。方法在\"人—机—环境\"相互关系的视角下,分别从\"人—机\"、\"人—环境\"和\"机—环境\"3个使用情境视角出发研究儿童推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予以解决。结论提出儿童推车的人性化设计方案,做到对儿童推车使用者(儿童与母亲)生理、心理、情感关怀,为儿童手推车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研究智慧景区共享电车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方法 将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方法运用到分析和设计的全过程中.通过分析用户需求与行为特征,建立目标用户角色模型,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梳理服务系统中的触点,分析局限性和识别机会点,制定智慧景区共享电车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方案设计围绕设计信息架构、建立服务系统模型和绘制服务蓝图展开,进行共享电车产品服务系统的原型设计,并运用可用性测试对系统的用户体验进行评估.结论 可用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用户体验良好,有助于进一步指导升级迭代设计.对智慧景区如何设计共享电车产品服务系统做出了有益指导,对其他服务场景下的共享电车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针对家庭用户使用现有景区共享代步车出现的乘坐拥挤、缺少安全防护、运营成本高、续航不足等问题,构建集成AHP/QFD/TRIZ方法的创新流程进行设计研究以获得解决方案。方法 首先,使用层次分析法拆解并量化景区代步车用户需求;其次,导入质量屋模型建立相关关系矩阵,完成从用户需求到产品设计特性的转化;最后,根据该模型识别的产品特性冲突,利用TRIZ理论进行化解。结果以创新流程结果和发明原理为依据,对代步车驾驶舱、座椅、续航、导览等方面的需求提出解决措施,并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客观合理性和主观满意度的验证评价。结论 构建了集成AHP层次分析法、QFD质量功能展开和TRIZ创新理论的产品创新设计流程,以此完成景区共享代步车设计研究,方案评价结果表明该流程导出的设计方案更符合用户需求,具备功能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满足景区游客轻松游玩的实际需求,以平衡车的基本造型为基础,研究适合在景区内供亲子互动游玩使用的代步工具。方法 在5G智媒技术背景下,选用AHP(层次分析法)和FBS(功能-行为-结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亲子互动平衡车创新设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整理得出用户的实际诉求,通过AHP方法对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赋值计算并排序。在方案选择上,将权重排序结果引入FBS模型,将计算分析出的用户需求要素输出为具体的产品设计需求,孵化出景区共享使用的亲子互动平衡车在功能、结构方面的创新设计及用户APP界面设计。结论 AHP和FBS相结合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相关亲子互动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智慧景区的建设现状、旅游景区标准化现状、智慧景区标准化问题,智慧景区标准化实现4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浙江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江心屿景区智慧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中的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为例,探讨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内容及智慧景区标准体系框架(智慧部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对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册进行创新设计。方法 运用旅游符号,融入自然、古韵风格,按照琅琊山旅游线路、综合图文和其他表现风格进行研究。结果 对琅琊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调查整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文化、标语、风格、节事、地标、人事等符号元素为主的琅琊山旅游符号体系,作为旅游册核心展现内容;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平面设计方法,提高符号元素感官效果,让游客感知更为深刻;采用了自由创意的版式,让旅游册在功能上更加便于形象营销。结论 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册设计凸显了琅琊山风景区重要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节事活动、人物典故等,有利于对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提升琅琊山旅游品牌形象,带动相关旅游产品及纪念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民俗艺术元素在非遗景区公共空间中的体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非遗景区为载体,研究民俗艺术元素在其中的保护传承和再开发。方法从民俗的表现性、体验性、传承性、特征性4个维度,对非遗景区环境中的民俗性表现进行分析,阐述民俗艺术与非遗景区的双重导向性,找到其内在的天然联系。结论以凤凰古城为例对民俗艺术空间进行体验应用设计,总结民俗艺术在非遗景区公共空间中的设计表达方式。通过对民俗艺术元素的再设计,探讨民俗艺术元素融入非遗景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构建保护传承民俗艺术的非遗景区体验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解决现有童车产品路况应变能力和稳定性较差问题,探寻层次分析法(AHP)在童车产品设计思维定性分析流程中的应用路径,从而设计出在差异化场景下满足家长和儿童用户使用需求的童车产品。方法 基于设计思维理论,通过混搭法(Mash-up)对用户的主要需求点沿着两条逻辑主线进行创意的定性发散,并在混搭法末端运用AHP构建体验层次的数据模型,通过计算进行多特征值比较,筛选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权重设计方案,以作出创意的收敛。结果 针对复杂路面的户外场景,产出了具备环境自适应性的童车方案,增强了童车使用体验的舒适性,最后进行成果的实用新型专利转化对设计的创新性和合理性加以验证。结论 以案例实证方式验证Mash-up与AHP方法相结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多场景下的童车产品创新完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