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参与工作模式下附着系数分离路面起步或低速行驶,防止产生更大的附加横摆力矩而影响车辆的稳定性,提出基于多目标动态协调的发动机电机液压制动协调控制策略。根据混合动力车辆多动力源的特点,搭建车辆驱动轮在该工况下的受力模型,基于逆模型的液压制动力矩控制算法和发动机目标转矩设计算法,制定所研究控制策略。基于Simulink仿真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进入发动机电机液压制动协调控制策略时在不同工况下的仿真结果。结果可知采取这种电控策略能够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更加有效地抑制低附着侧驱动轮打滑。为了验证提出的这种控制策略对实际执行系统的有效性,采取了试验验证的方法搭建了试验平台,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上层控制求得的驱动轮目标驱动力矩,部分工况下需要协调控制电机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为此提出基于多目标动态协调的电液复合控制策略。基于多目标动态协调的电液复合控制策略数学算法,仿真分析采取此种算法与否的两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对比结果可知:混合动力汽车采取这种控制方法时,防止了车轮打滑,提高了车辆加速性能,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搭建试验平台,对比分析两种情况下控制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电机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快速、准确、平滑地实现了对打滑车轮的控制,提高了混合动力汽车的起步性能和加速性能,从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胡建军  杨振辉  刘辉  葛鹏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3):1817-1823
为提高全时四轮驱动汽车的整车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建立了发动机、轴间/轮间电控限滑差速器及相应的液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发动机目标转矩模糊控制器、轴间电控限滑差速器模糊控制器以及轮间电控限滑差速器PID控制器,提出了基于驱动防滑的全时四轮驱动汽车牵引力控制策略。应用所制定的牵引力控制策略,分别在低附着均一路面、对接路面、分离路面及上坡分离路面上对整车加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定的牵引力控制策略能够根据各驱动轮的滑转状态调节驱动轮的驱动力矩,有效地抑制了驱动轮的过度滑转,提高了汽车在恶劣路面的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并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以纯电动模式在均一附着系数路面上以任意车速行驶或在附着系数分离路面上以中高车速行驶工况,牵引力控制系统进入电机转矩单独控制的问题。根据电机单独作用的特点,对电机转矩单独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利用Simulink搭建整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采取和未采取该策略分析结果;并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牵引力控制时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改善。采取混合动力汽车在环试验验证分析了电机转矩单独控制策略在试验工况下的结果,从得到的曲线看出电机实际输出转矩很好的跟随了期望电机转矩,控制过程中电机转矩变化平稳,表明控制策略很好的解决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单独驱动时的牵引力控制问题,为实际生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车ABS与再生制动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车再生制动控制原理的分析,主要针对高速紧急制动工况,合理分配前后轴制动力、合理协调液压制动力与再生制动力,在保证制动安全性和稳定性前提下,合理分配再生制动参与制动。应用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搭建整车仿真模型和编写控制策略,选取紧急制动工况对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通过合理分配制动力,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具有良好ABS制动性能同时有效回收再生制动能量。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驾驶性能,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响应速度,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动控制策略。构建P2构型混合动力系统结构,以此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利用这一动力系统结构,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运行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运行模式以及联合驱动等运行模式下不同汽车参数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参数变化,构建发动机起动控制策略,通过PID模糊控制离合器油压以及动力源转矩协调控制,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动控制。经仿真实验验证:在该控制策略下,可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产生较小的冲击度,保障发动机起动稳定;且能够在起动时迅速实现发动机与电机之间的转速变化,为此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
陈峰 《机械传动》2015,(2):35-39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载工程机械运转特性,通过将柔性工作表面特征和前后桥转矩分配装置引入,建立四驱重载工程机械数学模型,得到一种基于发动机油门与前后桥转矩分配装置控制的四驱重载工程机械牵引力综合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油门位置可以明显消除重载机械在柔性工作表面行驶过程中驱动轮过度滑转现象,使轮速维持在目标车速附近;系统中引入牵引力控制后可以很好抑制轮速在时间范围内变化波动性及过度滑转现象,将驱动轮速控制在目标车速范围内;系统中引入牵引力控制后明显消除了前后桥驱动轮转速差异,前后桥驱动力分配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加速时的动力性与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力矩动态调节的动态牵引力控制策略,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基于路面最优滑转率的实时估计,通过电机力矩的动态调节来控制驱动轮的动态牵引力以提高加速性能并抑制过度滑转,对动态牵引力控制与能量管理的算法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以避免动态牵引力控制对能量管理策略的干扰。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显著地改善了车辆的加速性与行驶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可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磊  张勇  舒杰  殷承良 《机械工程学报》2012,48(14):119-127
在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至并联驱动模式切换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电动机及离合器瞬态特性的影响,可能导致动力系统输出转矩的突变从而使车辆产生较大的纵向冲击。以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为研究对象,考虑发动机和电动机瞬态响应特性的显著不同,针对离合器在结合过程中的运行状态,以提高驾驶性能为目标设计出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至并联驱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协调控制采用模糊自适应滑模方法,其中模糊自适应系统用于估计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偏差以及发动机实际输出转矩与目标转矩的偏差,估计出的偏差值用于调整滑模控制器的控制量,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通过仿真及实车试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在模式切换过程中满足驾驶员动力需求的前提下使动力系统输出转矩的波动范围和最大冲击度分别下降85%和78%,从而显著提高了混合动力客车的驾驶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CVT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动力耦合系统,划分出工作模式区域,研究了驱动工况下的扭矩管理。为满足整车平顺性要求,结合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研究了各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机电动力耦合系统控制策略以及发动机与电机之间的动力协调控制算法。进行了整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并采用台架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单电机、CVT式混合动力系统中,采用所制定的扭矩协调控制策略,能有效的降低模式切换过程中的扭矩波动,提高模式切换的品质,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各模式切换的平稳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