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16)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守护神,亦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空间,其不仅承载着典藏、展示、教育、研究和休闲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而且亦逐步围绕藏品之获取与衍生品开发为核心内容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活动。新时期,面对数字信息技术的挑战,博物馆必须革新自已的传统方式并思考如何使其藏品实现数字化向公众传播。为顺利完成与受版权保护作品的相关活动,博物馆版权限制与例外问题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因而有必要对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梳理,旨在加强对博物馆服务活动的正确引导与必要规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6)
博物馆保存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我国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用户接收信息的方式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手段不同以往,导致博物馆所处的宣传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作为博物馆的宣传工作者,应当审时度势,认真反思新媒体时代宣传推广工作现状,分析和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管改进宣传推广工作的方式,为新时期我国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做出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贺禧 《建筑结构》2021,51(11):后插12-后插14
博物馆是新时期文化的又一重要载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博物馆除具有收藏、展示功能外,还具有不同类型的文化推广活动等功能,在此情况下,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形式则更加多元化,同时,其内部空间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不同的陈列形式,从而满足博物馆空间展示设计的需要.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有着一定的规律,是传统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结合,从而实现基于视觉的信息传达,并能够依托科学的陈列空间设计,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展示活动.在现代艺术领域,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重点围绕空间结构布局、装饰元素等展开,形成三维空间环境中视觉美学的高校传达,使博物馆中的陈列物能够依托空间展示设计进行体现.由此可见,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作,通过陈列物与空间的不同组合形式,形成差异化的视觉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
博物馆属于公益性的机构,其主要是担任了文化传播这一职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博物馆传统的传播途径受到进一步的减弱,其传播功能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基于此,下文主要围绕博物馆传播功能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析,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仲德  杨宝 《城市建筑》2008,(9):21-23
现代博物馆建筑不仅仅是展览场所,还充当文化传播中心为人们提供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场所。本文结合广西崇左壮族博物馆的创作经验,从创作理念、设计策略等方面,探讨博物馆建筑设计要点及其地域化表达。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
博物馆的工作应该以教育和传播文化知识、传承文化精髓为目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博物馆合理存在的重要因素。如何发挥博物馆教育启迪、传播文化知识、传承文化精髓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发挥其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需要博物馆工作者进行认真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5)
基于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的征集活动,安徽博物院举办了"明德至善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展览形式设计者提出,新时期的博物馆展览设计应从观众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位展览,展览设计应以人为本,展示形式应动静结合,展示主题应推陈出新,从而有效地向观众传播信息。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不仅仅是一组建筑形象,它还是记忆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汇聚地域文化的标志,在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洁河博物馆设计为例,从地域文化特性和建筑造型、公共空间人文环境的造型展开分析,阐述大沽河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期对今后在建筑设计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民族精神、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象征,现代博物馆的建设不仅要使博物馆具有文化感、承载传统的审美文化,又要同时以新的设计引导大众的审美意识。以江南地区的新建博物馆为例,讨论博物馆建设中室内设计部分地域性的表达方式。由现有的案例归纳出可取的手法,希望对将来的博物馆建设活动提供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Z1)
<正>博物馆作为历史和文化殿堂,是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博物馆展览的传播成效不足,成为我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提高观众的学习效益和传播效益,也逐渐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在博物馆学习:博物馆展览中的认知与传播》(严建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一书,正是作者基于这一背景所编撰,旨在通过提出该问题,引起更多关注,为丰富和深化我国博物馆的研究和博物馆的传播能力,提供更有效、更切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