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lanning》2019,(34):123-126
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中老年冠心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对象,均以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并以冠脉造影结果为依据,比较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经标准下150例患者均符合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检验正确率为73.33%,较24h动态心电图的88.67%低(X~2=11.457,P<0.05);24h动态心电图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在06:01-12:00发作,其发生率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快频率发作率为84.97%,高于慢频率的1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施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实现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还能明确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发作时间及其发作频率等,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143-148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DNA-ICM)在胸腹腔积液细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胸腹腔积液标本366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NA-ICM、脱落细胞学(LBC)及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DNA-ICM与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LBC(P<0.05)。DNA-ICM与联合检测的漏诊率均低于LBC(P<0.05)。DNA-ICM与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与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ICM的敏感度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LBC(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LBC(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与DNA-IC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ICM在胸腹腔积液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LBC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明确胸腹腔积液性质及细胞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0):147-148
目的:探讨心脏杂音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POX)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5 56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CHD初筛,筛查阳性病例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心脏杂音听诊和POX对CHD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似然比、符合率和预测值。结果:1 146例筛查阳性,心脏杂音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17.40%;POX异常灵敏度为13.33%,特异度为97.42%;心脏杂音+POX异常的特异度、阳性似然比、符合率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心脏杂音、POX异常,而灵敏度低于心脏杂音、POX异常。结论:心脏杂音联合POX可以准确和快速地筛查新生儿CHD。对筛查可疑CHD病例行超声心动检查,可早期发现和诊断CHD,提供有效干预的时机,可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分析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组及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GPBB、cTnI、CK、CKMB、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组患者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GPBB、cTnI、CK、CKMB单独检测相比,各项目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明显升高(P<0.05)。因此, GPBB、cTnI、CK、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首筛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013例慢性宫颈炎或疑似宫颈病变患者采用液基细胞学(LCT)检查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高危型HPV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并与组织病理学比较。LCT检查以LCT≥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非典型腺细胞(AGUS)为阳性,HC2检测以HC2≥1.0ng·L-1为阳性,任一项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取活检,并以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确诊金标准。结果 LCT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61%、97.08%、27.27%、94.32%,HC2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0%、70.03%、43.79%、98.67%;HC2检测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LCT检查(P〈0.05),但特异度显著低于LCT检查(P〈0.05)。LCT联合HC2检测(LCT、HC2任一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9.54%,HC2检测阳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LCT联合HC2检测(P〈0.05)。结论在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流程中,将高危型HPV检测作为筛查流程的首筛项目,有助于降低宫颈癌前病变的漏诊率;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的患者再循流程行LCT,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特异性;高危型HPV检测阴性的患者不必行进一步检查,有助于降低检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
62例冠心病患者均行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CT-MPI、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与灌注正常组比较,灌注异常组MBF、MBV明显低,TTP明显长(P<0.05);在ST段严重压低时CAG阳性组QT、QTc间期较CAG阴性组明显长(P<0.05);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MPI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91.11%、特异度70.59%、准确度85.48%,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71.11%、特异度94.12%、准确度77.43%;CT-MPI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准确率较CT-MPI检查、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明显大。CT-MPI联合动态心电图QTc间期可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率,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4):109-113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coronary heart disease-myocardial ischemia,CHD-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疑似CHD-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CTA)、3导联动态心电图(DCG-3)及二者联合检查,并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早期CHD-MI的诊断价值。结果:以MPI为金标准,联合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符合率均高于CCTA与DCG-3(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CTA与DCG-3(P<0.05)。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早期CHD-MI诊断价值较高,对于提高临床早期CHD-MI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155-158
目的:观察探讨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的情况,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确诊的72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本院72例类风湿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根据实际结果计算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诊断SLE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诊断符合率,比较SLE不同活动性的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AnuA的敏感度(75.00%)和NPV(79.31%)最高,抗Sm抗体的特异度和PPV均为100%,AnuA和抗Sm抗体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85.00%,但四种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计意义(P>0.05);活动组抗ds-DNA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非活动组(P<0.05)。结论:使用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检测能有效诊断SLE,区分风湿性疾病,其中AnuA、抗Sm抗体的SLE诊断符合率较高,对患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1):121-122
目的:探索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idizedα1-antitrypsin,ox-AAT)联合检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PPROM患者46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本院同期产检的正常妊娠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孕妇外周血取上清测定VCAM-1和ox-AAT水平,分析VCAM-1联合ox-AAT诊断PPROM的诊断效能及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VCAM-1和ox-AA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VCAM-1和ox-AAT联合检测诊断PPROM灵敏度为91.3%,显著高于VCAM-1(69.6%)和ox-AAT单独检测灵敏度(82.6%)(P<0.05);且特异度为86.6%,亦显著高于VCAM-1(43.3%)和ox-AAT单独检测特异度(53.3%)(P<0.05)。VCAM-1和ox-AAT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VCAM-1和ox-AAT单独检测(P<0.05);在双侧置信度为0.05时,外周血中VCAM-1水平和ox-AAT水平呈正相关(r=0.836,P=0.023)。结论:VCAM-1和ox-AAT联合检测PPROM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对PPROM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道标本直接涂片和培养对曲霉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85例呼吸道标本(痰液、肺泡灌洗液)培养曲霉菌阳性患者按曲霉菌感染及曲霉菌定植诊断标准分为曲霉菌感染组(30例)和曲霉菌定植组(55例)。均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细菌培养联合标本直接革兰染色对区别曲霉菌感染和定植的诊断意义。结果85例呼吸道合格标本曲霉菌培养和直接涂片阳性中,30例与临床诊断相符,符合率为35.2%。曲霉菌感染组镜下和培养检出正常菌群均显著低于定植组、曲霉菌检出次数显著高于定植组(均P<0.05)。2组镜下WBC浸润量、菌丝检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08,P=0.83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曲霉菌检出次数、无正常菌群定植(包括镜下和培养均无正常菌群)对曲霉菌病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使用、糖尿病、呼吸衰竭及血液系统疾病是其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曲霉菌培养阳性基础上,镜下未见正常菌群对诊断灵敏度为83.3%,阴性预测值均达83.9%,培养未见正常菌群诊断灵敏度为86.7%、阴性预测值为89.4%,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低于60.0%;两者联合诊断曲霉菌感染的特异度可提高到66.4%,阳性预测值可为53.9%。三者联合检测(镜下和培养未见正常菌群与检出次数)能提高曲霉菌诊断的特异度(92.0%)和阳性预测值(71.0%)。结论在标本合格条件下曲霉菌检出阳性时,呼吸道标本直接涂片及培养出正常菌群对区分曲霉菌定植与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