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某综合体复杂商业裙房项目,简述了该工程的设计特点。为实现建筑效果及使用需求,本项目存在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开洞、大悬挑、大跨度梁、局部穿层柱等多种结构不规则布置。针对项目超限情况,采用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方法,并通过结构的合理选型、加强薄弱部位、严格的抗震措施等多种措施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某复杂大型综合商业建筑的不规则性进行了分析,简述了其结构布置形式、相关特殊抗震措施,通过两种软件计算分析了其抗震性能,验证了该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为类似的工程提供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理论的核心,是建筑结构在承受不同强度的地震时可以发挥出预计的性能水准,该理论被提出后在工程界被广泛重视。随着结构规范标准的不断更新及结构本身安全性的逐年下降,将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引入到抗震加固中,对提高既有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对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比分析了采用防屈曲支撑(BRB)和普通钢支撑加固后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平及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可以控制结构不同震害下的损伤程度,且BRB比普通钢支撑具有更好的抗震和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湖州市某超限高层工程设计为例,根据实际工程设防烈度与场地条件具体情况并结合建筑重要性及成本经济等考量,选取适当的性能目标和抗震措施。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对该超限高层在三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别开展了小震弹性计算、中震弹性和不屈服分析、大震不屈服和屈服分析。通过设计使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强,破坏力高,伤亡程度大,不仅会损坏城市建筑及基础设施建设,还给受众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务必要重视建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故主要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念的主要特征着手,进一步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以对未来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6.
南京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7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含有高层办公楼和公寓楼各一栋,与周边多层商业裙房连为一体的大底盘多塔建筑,两栋高层塔楼均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对具有多重复杂的超限结构在设计中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以单塔和整体模型分别计算包络设计,针对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提高其抗震性能指标,并采用MIDAS Building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整体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关键构件的损伤发展情况。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承载能力和延性,满足规范"大震不倒"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多项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为特别不规则的多项超限复杂高层建筑。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抗震性能目标,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设计。通过采用SATWE和MIDAS软件,分别进行小震作用下静力和弹性时程分析、中震作用下特别重要构件的弹性设计及其它构件不屈服判别分析、大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推覆(Pushover)分析,找到了结构抗震薄弱部位,采取了对应的抗震加强设计。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的结构抗震设计及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其抗震设计理念对类似建筑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颖博 《山西建筑》2011,37(4):38-39
结合汶川地震构造背景,对几类主要房屋建筑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震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由此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提出几点建议,以有益于今后提高和改善该地区的建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汕头市华润中心8号楼底部6层为商业裙房,上部为商务办公。该项目存在扭转不规则、尺寸突变、竖向构件不连续及高位柱转换等不规则项。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设定性能目标C级,依据广东省高规进行了小震、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并采取等效弹性方法对结构关键构件进行了中、大震下的承载力验算,采用PKPMSAUSAGE程序进行了罕遇地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整体性态和关键构件的塑性开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各关键构件满足所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某商业广场89#楼建筑主要功能为商业、影院、公寓等,主体结构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存在高度超限、楼板局部不连续、局部穿层柱等不规则项,属于复杂超限高层建筑。为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使用多种设计软件进行了小震弹性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并针对超限情况及结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足够刚度、承载力和延性,能够满足性能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建筑中应用抗震加固设计的背景及意义和抗震加固技术基本思路,分析以减小地震作用为原理、以结构被动控制为基础、以增强结构抗震能力为原理的各类抗震加固技术,对比技术应用优缺点,提出以性能为目标的抗震加固设计,对比国内外发展并说明该目标下的抗震加固设计理论概念,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减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对某大底盘多塔结构高层建筑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双塔共设置了60片黏滞阻尼墙,将结构设计成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黏滞阻尼墙的结构体系;结合该超限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针对该建筑的超限情况,采用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大量计算分析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应立足于抗震性能提升的具体需求,采用基于位移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对建筑结构隔震/抗震设计与地震危险性分析进行阐述,进而探讨基于位移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优势,以及基于位移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 8 度区某既有医疗建筑为例,对其进行基础隔震加固设计提升抗震性能。采用 ETABS 软件对隔震结构和原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技术可显著提升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下该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保护了大型医疗设备的安全,更能保障该医疗建筑在震后的应急救灾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建筑的抗震性能为核心,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对于工程建设中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相关设计理念以及设计要求做出了论述。工程的超限不同,其抗震性能就有差别,根据该工程的超限程度,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对不同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进行了探讨,另外又对该工程进行高模型的计算以及利用软件分析等环节,最终使得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结合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现状,分析了该类型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排烟系统、楼梯通道、防火分隔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火设计方法,从而增强商业建筑的防火性能,促进商业建筑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武汉华侨城某超高层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结构高度为169.7m。该项目存在高度超限和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等不规则项目,同时建筑平面外墙转角处存在转角窗。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设定性能目标D级,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进行了小震、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并采取等效弹性方法对结构关键构件进行了中、大震下的承载力验算,采用PKPM SAUSAGE程序进行了罕遇地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整体形态和关键构件的塑性开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各关键构件满足所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低温建筑技术》2016,(9):86-88
以一栋酒店商业综合体超高层为例,运用多个软件分析计算结构在不同抗震设计目标下的性能指标,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采取了有效的抗震措施,使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罕遇地震作用下建筑各楼层累积塑性变形倍率相等为目标,基于钢框架结构的最佳侧移刚度分布和最佳截面惯性矩分布,提出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其设计步骤。以7层框架结构为例介绍该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和能量法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考察本文提出抗震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符合最佳侧移刚度分布的多层钢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各楼层累计塑性变形倍率和能量分布较为均匀,具有较传统钢框架结构更优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某高层住宅为框剪结构,属超B级高度超限建筑。设计分别采用ETABS和SATWE程序分析计算,包括小震作用下的弹性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补充计算。通过计算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加强措施,基本保证了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该项目针对超限结构采取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供类似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