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2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台达DeviceNet现场总线产品在可视化系统的应用原理。系统中,远程10用于采集现场状态;扫描模块负责管理DeviceNet控制网络;以太网模块用于控制现场与中央控制室之间的数据传输。整个网络充分展示了台达DeviceNet现场总线产品的系统集成优势。  相似文献   

2.
朱元  ;朱妙其 《电世界》2014,(11):38-41
日本欧姆龙(OMRON)公司自2000年起相继推出了以太网、控制器网、现场总线等工业控制网络,这些网络已逐渐应用在工厂现场,实现了工厂"无缝链接"的自动化控制。随着工业网络的扁平化发展,欧姆龙的工业网络也从三层网络简化到两层网络的控制结构。本讲座概述欧姆龙工业网络,介绍欧姆龙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DeviceNet工业现场总线、工业网络的互连,以及工业网络的现场配置方案,共5讲。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可通信断路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岚岚  戴瑜兴 《低压电器》2004,(8):31-33,46
现场总线在工业控制网络中作为底层的通信网络,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其中的DeviceNet现场总线以其高效性、低成本和高可靠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断路器设备为例,提出了DeviceNet网络从节点的开发方案,设计了硬件电路,对断路器建立了具体对象模型,给出了DeviceNet协议的软件实现方法.使传统断路器具备了可通信的功能,同时对实现其他现场设备的可通信控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及其通信任务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目前现场总线技术标准过多,信息交互困难及通信控制器不易扩展,开放性、灵活性不强的缺陷。提出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重点论述了基于网络控制的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简单、设备通用、通信速率快、全双工通信等优点;特别给出了嵌入式以太网的应用模式(每个间隔层设备配置一个以太网接口、多个智能电子设备通过RS-232/485或现场总线与以太网连接、以上2种的混合模式);最后,指出采用交换式高速以太网,并使节点工作在全双工方式,能满足变电站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全面综述了工业通信网络技术的最新进展,较详细阐述了IEC 61158第四版现场总线系列标准采纳的经过市场考验的20种主要类型的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实时以太网。在研究工业通信网络互连的基础上,较详细叙述了实现工业网络互操作的EDDL和FDT两大技术。论述了FDI现场设备集成新概念和现场设备集成统一解决方案。同时论述了工业通信网络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换式以太网实现多现场总线集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现场总线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集成是现场总线控制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交换式以太网技术,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为实例,提出了一种多现场总线的集成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结构体系,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LonWorks、CAN和Profibus等几种典型现场总线提供的以太网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7.
施怡真 《低压电器》2007,(21):27-30
介绍了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配电自动化技术.通过DeviceNet通信适配器进行硬件连接,构建DeviceNet网络.使用组态软件SEARI-KingView编制了人机界面,实现了对DeviceNet网络上配电设备的监控.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提高配电监控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DeviceNet现场总线MCC是目前国际上技术最先进的全现场总线式MCC.。DeviceNet离散量I/O节点,和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是DeviceNet现场总线MCC的两种核心设备。给出了它们的开发过程,包括功能、硬件设计、设备描述/对象模型与软件设计/DeviceNet通信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DeviceNet和CompoBus/D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网络和三级计算机通信网络体系的应用.在设备网基础上,为实现远程控制,又构建了EtherNet.基于此网络,对同一个对象(电烤箱)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2种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结果表明,采用DeviceNet现场总线实现控制的有效性;电烤箱温度控制的PID方法不如模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DeviceNet技术是基于CAN总线且符合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工业现场。然而,由于成本与技术的限制,国内厂家在该领域开发的产品仍然不多。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eviceNet从站协议芯片DN1022和意法半导体公司的32位ARM单片机STM32F051R8T6的智能从站模块的开发方案。将此智能模块组装在电机保护器上,可使保护器具备DeviceNet从站的通信性能,从而接入电机保护器控制系统。此方案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产品性能稳定,对现场总线类产品的开发及通信网络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  相似文献   

11.
杨亚龙  傅鹏  何诗英 《电源技术》2012,36(5):711-715
以太网现场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但以太网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机制使其难以适应高实时性控制过程。针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EAST极向场电源控制系统,分析了现场总线网络中存在的实时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多任务实时调度策略。采用新的调度策略优化网络后,硬实时任务可以确保在截止期前完成。实验结果表明,网络满足了电源控制系统的高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对DeviceNet通信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DeviceNet网络通信过程实验系统,给出了实验报文数据的分析方法,并以最典型的COS通信为例,通过实验研究了DeviceNet通信的全过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获得了有关DeviceNet通信的阶段性和通信特点等分析研究结果.实验表明,该实验方法可用于研究DeviceNet通信的各种特点,具有直接、方便、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现场总线网络仍然存在,因其系统的孤立性需要大量的本地监控和现场维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许多制造商和运营商着手研发和部署工业以太网以汇聚各个独立的现场总线系统,方便集中控制和监控。除系统的互操作性外,各个现场总线网段和工业以太网还需进行PLC网络的性能和可管理性的优化。通过优化PLC网络,可以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简化网络监控和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灵活性。此白皮书将从该三个方面讲述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CompoBus/D网络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井谹 《电气应用》2004,(12):27-29
介绍一种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标准 ,采用欧姆龙公司生产的CV、C2 0 0H系列PLC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系统 ,该网络是工业控制的底层网络 ,它采用了数据网络通信的新技术 ,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工业以太网应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锋  孙优贤 《电气传动》2004,34(2):40-43
文章分析了现场总线应用的不足之处,并介绍了Ethernet的通信机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工业以太网在通信确定性、工业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由于工业以太网具有全开放、成本低、带宽高、应用广泛等无可争议的优势,因此必将带来工业网络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智能变电站对通信时延有严格要求,工业以太网在这方面尚不满足要求。为此提出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新型实时交换通信系统架构及其实现方式,利用分组交换、时分复用、通信资源预分配、无源光网络等技术,显著改善了业务的实时性能,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通信资源的可管理性。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Ethernet (CSMA/CD)和DeviceNet (CANBus)两种控制网络的介质访问机制 ,介绍了它们在电力断路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比较了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