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后评价是将项目的实施效果与计划情况前后对比,分析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实现,前期规划是否合理合法,主要的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深入分析和研究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项目后评价对完善已建项目、改进在建项目和指导待建项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冷热电三联供项目过程后评价、效益后评价、影响后评价、目标持续性后评价等方  相似文献   

2.
张继军 《节能》2015,34(2):59-63,3
通过分析微燃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办公楼中的应用,介绍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特点与形式,并且结合典型办公楼的特点,总结微燃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办公楼设计应用中的注意问题。与传统制冷机组+冷却塔这种中央空调系统对比,微燃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办公楼的应用不但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具有增加电能生产和保护环境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黄洁 《电力与能源》2012,(5):456-459
通过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区域供能项目运行策略的选择和供冷季和供热季的能耗费用的计算,分析了目前并网不上网的政策对三联供区域供能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的政策,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差,指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的前景。建议政府尽快研究区供燃气三联供项目的发电上网问题,并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分析结果表明,电网全额收购三联供项目的多余发电量,收购电价约达0.50元/kWh,三联供系统的主机设备增加的初投资可在6年左右收回,就可以吸引投资者投资三联供项目,确保我国燃气区域分布式供能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逻辑框架法是一种常用的将项目的关键要素组合起来分析其间的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从项目目标、目的的确定及相应保证措施来评价投资活动,为项目策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思维框架,从而达到对项目进行清晰描述、得出明确结论之目的的评价方法。引入后评价中的前后对比和有无对比思想对常规的逻辑框架法进行改进,从而可以更为明确地反映项目预期指标的实现情况。以500 kV博罗输变电工程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表明改进的逻辑框架法是一种有效的电网项目后评价方法,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节能与环保》2013,(4):52-53
1天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咨询单位: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使用情况及节能效果:燃气集团大楼三联供能源中心采用燃气内燃发电机组与烟气热水型吸收式空调机组直接对接工艺。与常规能源(市电+电制冷机+锅炉)相比,系统节能率为30%,年节能折合标煤234t,节省运行费用60.37万元。年减排二氧化碳1300t、二氧化硫83.6t、氮氧化物37t、TSP固体悬浮颗粒物758.2t。在实现并网运行情况下,增量投资回收年限约6年,项目寿命期为20年。技术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遵循了先进的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6.
文中简要介绍了四川省第一个分布式能源项目的主要构成、生产情况和调试运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对能源站生产运营的分析,说明了冷热电三联供高效的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清洁环保等优点,同时也为新建项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计算分析燃气内燃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性能以及经济性能,讨论冷热电联产系统对比单独发电或制热制冷的优劣。以总能利用率为基础,结合?效率,对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并与常规的单产系统进行对比;并分析了三联供系统的初期投资及运营费用对成本回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经济学分析法对一台燃气机热泵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分析,对不同转速,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天然气价格4项影响因素条件下,子系统火用成本差、火用经济因子和总系统的火用经济系数的计算分析,指出了燃气机热泵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需要改进之处,针对燃气机热泵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计需要注意传动比的合理设置问题,并且得出了燃气机热泵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CHP),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冷热电三联供(CCHP)的优化研究现状,基于对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方式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电网海外投资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当前,我国电网海外投资项目具有结构不合理、网架结构薄弱、投资资金应用不规范等显著特点。以海外投资项目过程为对象,构建了电网海外投资项目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评价方法对6个不同电网海外投资项目进行后评价,得到了相应的评价结果。同时,也提出了6个不同海外投资建设项目的改进方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电网海外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1.
《节能》2017,(3):50-53
项目管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实施的建设活动。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和工期目标是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目标。项目成本管理是贯穿项目全寿命的管理任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对比发生值和目标值、分析原因和纠正偏差的循环控制过程。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很多,研究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策略,采取优化项目管理人员构成,用足用好优惠政策等管理措施,可以进一步控制工程成本,降低项目投资,改善项目营运指标,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后评价是光伏发电项目运营管理与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光伏电站项目投资活动实践的后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并为后续的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决策和提高完善电站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借鉴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光伏电站投运后后评价的技术方法,并通过对比法对西北某光伏电站现场实际测算结果与项目立项时所预设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太阳能资源、发电量、系统效率、关键发电设备的测试等方面对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前后的偏差和造成偏差的原因,以便为后续项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运行性能,针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及其对应的冷热电分供系统,建立了混合联供系统模型,研究了三联供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和优化策略。在最优一次能源节约率、最优运行成本节约率、以电定热及以热定电四种运行策略下,从负荷波动、燃料价格波动、网电价格波动和电制冷比改变的角度分析多联供系统的参数和指标变化。随着天然气价格的升高,联供系统全年的运行成本节约率不断下降;随着网电价格的升高,联供系统的运行成本节约率不断升高;选择合理的电制冷比可以提高系统运行指标。  相似文献   

14.
某建筑微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用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伟  裴跃辉 《节能》2006,25(9):24-26
在满足某建筑冷热电负荷需求的情况下,引用微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评价指标,对微燃机和排烟再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了用能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贾向东  孙翠霞  马国通  陈鹏 《节能》2013,(12):58-61
依据蟹岛绿色生态农庄建筑性质、用途和特点构建计算模型,对农庄建筑的冷负荷、热负荷、电负荷进行逐日、逐年模拟,根据模拟结果为蟹岛能源站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完成系统设计,并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节能率计算及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某啤酒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位于四川新都工业园区,由1台6MW级燃气轮机分布式能源机组、配套供冷热管网和天然气支线管网等组成。该项目采用冷、热、电三联供方式,能够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四川省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1项目简介1.1主要生产指标该项目年发电量4 3 0 0万k Wh,年供  相似文献   

17.
目前配电网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着重于规划成效、综合评价、可靠性等全网或整体评价方面的内容,缺乏对单体项目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缺乏对投资效益的论证。介绍了针对上述问题,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建立的一种35kV及以下配电网单体项目投资效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节能》2019,(11):103-106
分布式三联供作为新一代的供能模式,其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高回报的优点,但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应用对建筑热环境影响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文中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 16.0对武汉创天地园区的风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了分布式三联供方式和传统楼宇电制冷方式的风热环境,并定量对比分析这2种供能方式下区域热环境的变化。分析区域内下垫面温度分布以及2种供能方式区域内1.5 m高度处温度场分布,验证分布式三联供能方式能有效降低区域热岛效应。对比2种供能方式的区域风环境速度场分布,证明分布式三联供对于区域内风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以当前中国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为主要论讨方向,目的在于提高中国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应用比例。结合近年来相关学者的研究报告,汲取其中的精华,并从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领域入手展开分析,从而为中国该领域的发展蓝图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热电厂600 MW供热机组为实例,采用热力学中的(火用)流与经济学中的成本相结合的符号(火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冷热电三联供计算模型,得出热电厂的冷热电三联供的成本分摊.该模型在3种产品形成的过程中,考察(火用)流数值的变化,不仅考虑了3种产品的(火用)含量,还深入分析了产品在形成的过程中各自所造成的(火用)损,结合以(火用)定价,确定产品的(火用)成本,并与以热量法计算得出的成本进行比较.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符号(火用)经济学运用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切实可行,为3种产品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