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治·梅森大学的罗利教授(C. Rowley)是研究法与经济学的著名学者。他曾经负责为《帕尔格雷夫法与经济学大辞典》撰写“从经济学角度看的习惯法”等主要条目。罗利教授的一个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习惯法中的民事侵权原则把“资源最佳配置”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是习惯法中发展得最成熟的分支。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中产权理论的一个主要渊源,来自于对"外部效用"的争议,这是因为"外部效用"与"产权界定"密不可分。那是一段意味深长的思想史:如果没有英国的习惯法传统,就不可能出现围绕产权概念的法庭抗辩;而没有这些抗辩,人们对产权的认识就不可能摆脱哲学思辨的范畴,从而在上个世纪中叶将之推向科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缔约自由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合约的监督执行和赔偿方式的厘定,英美的习惯法法庭衍生了一系列互相重叠的标准。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习惯法,合约案例是重要的一环。自愿缔结的合约,基础是缔约双方的“思想交汇”。缺乏“思想交汇”的合约,是无效合约。英国早期的一个案例是一头母牛买卖引发的纠纷。根据案情,买卖双方讲好价钱后,卖方发现母牛怀上了小牛,于是变卦,法庭判卖方有权变卦,因为在讨价还价的时候,双方要买卖的对象只是一头未怀胎的母牛而已。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学从来就有先天不足的地方。从校门到校门的学生、讲师和教授代代相传,培育出了一批经院式学者,他们最大的本领就是从来不需要调查研究和实践就可以把握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和规律,并且有本事将那些他们原本知道很简单的道理或者他们也搞不明白的“规律”,用数学方式和晦涩的语言表达成很少有人勉强能读、或有耐心读的经济学论文和专著。我怀疑现在许多人好象没有过去的人们那样具有“经济判断力”,是不是他们造成的 ?  相似文献   

5.
巾国经济学界内人士总是自称为“经济学人”,多少有些表明自己身份,却又不失谦逊的成分;如果称自己为“经济学家。。就是外界听来并不逆耳,自我内心也大有不安,这可能是中国文化传统使然,也在传统道德范畴的。但是,称“经济学入”,也就容易与“经济人”相提并论,后者可就是一种利益驱动的人格界定,与从事理性思维的学者是大有距离的。然而,就是“经济学人。,不也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普遍一员么?地难道可以不具何"经济人"的社会性格,而仅仅是一个整天于书刊、文献资料之巾的“纯学者"?这是根本不能肯定回答的。其实,不论何…  相似文献   

6.
随着软件工程、管理、经济等多学科的日益渗透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运用经济学观念、方法研究与解决软件工程问题的软件工程经济学SEE(Software Engineering Economics)这一交叉新学科。SEE引起了计算机、软件、管理、经济等多方面专家、学者、实业家、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用户的广泛重视。本文旨在综合分析当前这一学科要点的基础上,对SEE在软件工程中有较突出意义的方面做一个概括的综述。文中还归纳指出了当前SEE中的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数字娱乐技术》2013,(2):16-17
在反思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等经济学思潮的失误后,一些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提出了更为注重供给管理的思想,并欲以此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并将此称为“新供给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本栏阐述一贯以来,大多数人对经济学总有着雾里看老的感觉。而实际上,经济学不过是一门研究怎样取与舍的学问。这里既有政策的制定者如何“经世济国”的大谋略,也有。小门小户怎样“打醋买盐”的。小算计。所以,无论您是锦衣华盖之辈,还是引车贩掌之流,经济学都与您息息相关。撰写本栏文章的专家、学者,将用通俗的语言精妙的例证,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翻译”成“e话”,愿您从中多有收益——读樊纲《经济文论》随想D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秀经石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回D去年十月的《光明日报》上发D表了樊纲先生的一篇文章,其大…  相似文献   

9.
我曾从商业客体、中介和主体的革命性变化角度分析意义互联网,现在让我们进行一个小结式的归纳,我把提炼出的东西称为“意义价值”。我认为这就是互联网给经济学带来的真正的新东西。 作为参照系,我们选择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篇“商品与货币”,它是经济学现代性思考的典范,集中了工业化角度的价值论判断。基于后现代实践提出的意义价值,则属于信息化角度的价值论判断。 了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世界》2011,(22):62-63
他曾是耶鲁大学最优秀的人类学学者,就在将要获得终身教职的时候,被学校解聘;他将一场无助的小型集会转变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型示威活动,但却拒绝承认是活动的领袖;他质疑亚当·斯密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并与主流的经济学观点相左,但他的观点正在被人们接受,他就是著名的人类学家戴维·伯尔格。  相似文献   

11.
我最早接触经济学,是听到有人说“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火、车轮和中央银行”。当时心头一震,意识到经济学规律的力量和普遍性,可能并不亚于物理学规律。而后来学到的经济学知识,果然永久地改变了我观察世界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我上一篇谈到符号学阐释的后现代技术经济含义,这只是一个极微观的视角。以符号为核心向问题的周边扩展,我们又会发现,语言经济学、阐释论诗学和交往理论,正在构成对主流经济学的致命  相似文献   

13.
6月3日我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研究生分论坛(YOCSEF-GS)“信息经济学”主题报告会上,做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范式转变——基于意义的信息经济学”的演讲,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信息内容的商业逻辑。为与大家进一步分享思想的快乐,现整理改写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普遍受欢迎,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大企业,都少不了经济学家一席之地。经济学在工商管理教育大纲中也是必修课,没有人说管理人才不需懂点经济学。然而,在这类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诸多课程中,经济学的实用程度低,其实不重要。我想谈的是经济学的“大杂烩”性状,以及工商管理者对这大杂烩的取合。  相似文献   

15.
乙酉年金秋,是一个特别令感到我温馨暖情的黄金季节。在这个阳光暖照的季节里,我有幸结识了一位文化学者。一位黑白相间的长发飘逸与步履矫健的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息化》2005,(5):26-2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滞胀”.也就是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出现,这种新现象让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学者瞠目结舌,因为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和低经济增长永远不会同时出现.这一现象促进了经济学上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在采访公安部科技处李润森主任之前,我对公安人员的印象是电视剧里一个个英雄形象,但当我见到李主任时,我发现与我想像中的公安人员的形象不同,李润森主任看上去更象是一位儒雅的学者,一位精通业务的技术人员。在他的写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信息化,涉及的面很广,可以讨论的问题很多。前一段时间做了一个国家发改委定向招标的关于城市信息化的专家咨询课题,最近在与经济学学者和IT技术人员的交谈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想法,觉得有必要深入谈一下关于城市信息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未有人从经济学角度阐释福柯的《词与物》这部后现代名著。尽管《词与物》作为经济学著作的特征如此明显:它有一半的篇幅在谈经济学相关主题;在《交换》一章中,福柯的八节分别是“财富分析”、“货币与价格”、“重商主义”、“质押与价格”、“价值的形成”、“功效”、“一般图表”和“欲望与表象”;他还专门辟出一节“李嘉图”,  相似文献   

20.
2015年2月2 8日在北京大学朗润园致福轩召开的"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发展"研讨会上,有一个未被报道的有趣细节。汪丁丁说张维迎等是简单的自由主义,他自己是复杂的自由主义。我发言主张将复杂性范式引入经济学。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把复杂性范式,映射到自由问题上,互联网的主张应该是什么呢?联系到我与高邦仁最近在《3%》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