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润滑油》2009,24(2)
影响基础油生产成本因素主要包括炼厂建设费用、原料成本、运转费用、产量和产品价值等。其中溶剂精制基础油炼厂使用旧技术,主要通过溶剂精制和溶剂脱蜡工艺生产基础油。该装置需要低硫、高石蜡基原油,主要生产APIⅠ类基础油、光亮油和蜡,低价值副产物包括抽出油和沥青质。典型溶剂精制炼厂基础油生产能力为5000~5500桶/天。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屈清洲  徐丽秋 《润滑油》2003,18(1):1-11
介绍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原油资源及工艺特点,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高压加氢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针对加氢法生产的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将取代传统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趋势,提出利用加氢裂化尾油采用加氢异构脱蜡工艺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全加氢工艺,加氢裂化尾油与老三套结合生产HVI高粘度指数基础油,是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升级换代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基础油生产中应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我国润滑油行业面临的严峻的形势.为了提高我国润滑油企业的竞争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我国当前基础油生产中应重视的问题:应重视用传统溶剂精制工艺由含硫原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开好开足我国Ⅱ及Ⅲ类基础油生产装置.加速基础油质量的升级换代;充分利用国际准则,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相似文献   

4.
丁洛  杨文中  杨焜远 《润滑油》2002,17(3):22-25
对以重质VGO为原料的高压加氢裂化尾油进行溶剂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生产HVIW润滑油基础油,低凝轻质基础油的综合收率达30%,重质基础油的综合收率约为10%,考察了不同转化率的尾油生产HVIW基础油的性质及糠醛精制工艺对产品光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糠醛精制可以明显改善加氢基础油的光安定性。  相似文献   

5.
糠醛精制在基础油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依智 《润滑油》2005,20(2):34-39
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糠醛精制工艺及其在不同基础油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情况,提出糠醛精制工艺几乎在所有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传统的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加氢(白土)补充精制工艺和新兴的加氢处理及异构脱蜡工艺等,从而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加氢改质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加氢改质生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与原有的“老三套”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流程中的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加氢补充精制工艺相结合生产加氢改质润滑油基础油。对生产的HV1150和HV1500加氢改质基础油进行跟踪评价的结果表明,能够生产出符合HVI标准的润滑油基础油。该加氢改质基础油用于调合15W/40SF内燃机油、1号分级淬火油及L—DAH32回转式(螺杆)空气压缩机油等高档润滑油产品。另外,对加氢改质轻质润滑油基础油的应用也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加氢基础油热氧化安定性及对抗氧剂感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徐美娟 《润滑油》2001,16(6):63-64
随着环境保护和汽车设备制造商对润滑油要求的日益苛刻 ,常规溶剂精制法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已不能满足要求 ,正逐渐被苛刻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 /异构化生产的基础油所取代。由于加氢基础油的组成与溶剂精制基础油的组成差别较大 ,导致其自身抗氧性及对抗氧剂的感受性与溶剂精制基础油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有必要研究加氢基础油热氧化安定性及其对抗氧剂感受性 ,提高对其用于发动机油配方后的高温氧化安定性的认识。本文利用薄层氧化试验 (TFOUT)、烘箱氧化试验、内燃机油热管氧化试验 ,来研究加氢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及其对抗氧剂的…  相似文献   

8.
选择不同类型、不同精制深度基础油作为润滑脂生产原料,通过润滑脂的制作实验和润滑脂性能测定考察基础油理化性能和润滑脂性能的关联性。通过改变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来达到改善润滑脂胶体性能的目的,为润滑脂的生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加氢裂化过程中转化深度、精制深度、氢分压及原料油类型对加氢裂化尾油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镇海炼化减压蜡油为原料,当转化率大于75%时,随着转化深度的增加,尾油中链烷烃与单环环烷烃的总量减少、黏度指数降低;随着精制温度的升高,精制生成油中环烷烃含量增加、尾油黏度指数增大;氢分压越高,尾油黏度指数越高、芳烃指数越低。加氢裂化尾油经溶剂脱蜡后,基础油黏度指数为123,收率为55.00%(w)。加氢裂化尾油经异构脱蜡后,基础油黏度指数为121,收率为68.91%(w)。采用这两种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均满足APIⅢ类基础油标准,但采用异构脱蜡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损失低、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10.
加氢法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氢裂化未转化油和/或加氢精制过的溶剂脱蜡油经催化脱蜡工艺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该基础油料具有很好的低温流动性能,且对添加剂感受性好,硫、氮含量低,饱和烃含量高,可以调合中、高档润滑油。经补充精制或深度精制,可使该基础油芳烃饱和并深度脱氧、脱硫、脱氮,使杂环化合物分解,改善基础油的颜色,提高光安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用加氢油开发润滑油产品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施洪香  潘文焕  沈清 《润滑油》2002,17(4):15-21
主要叙述加氢基础油与溶剂精制基础油的性能差别,以其调制的低、中、高档润滑油的性能评价及成本经济性进行了讨论。最终建议:在加氢基础油开发润滑油配方中要扬长避短,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加氢基础油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 并与溶剂精制基础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氢基础油对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对研究的高碱值磺酸钙的溶解性较差;基础油中的芳烃含量影响极压抗磨剂在摩擦表面的吸附,在芳烃含量低的基础油中,极压抗磨剂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杜珊  王京 《润滑油》2014,29(5):38-44
各炼厂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对不同的原油进行加工生产基础油,得到的基础油产品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将说明原油对基础油产品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采用不同生产工艺时原油对基础油产生的影响。溶剂精制工艺生产的基础油受原油性质影响较大,原油的选择尤为重要,VGO馏分为强石蜡基特性的原油更适合生产基础油产品。加氢及异构化等工艺受到原油限制小,对原油进行适当优化能显著提高炼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润滑油基础油新系列标准的制订及产品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高质量润滑油产品生产的需要,制订了润滑油基础油新系列标准。新系列标准依原油性质和基础油粘度指数分为5类。根据新标准的要求,研究了降低润滑油基础油蒸发损失,提高其氧化安定性的措施,开发了一些如临氢吸附精制工艺和溶剂脱蜡一催化降凝组合工艺等新的基础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德光 《润滑油》2001,16(3):3-6
对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系列润滑油基础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环烷基原油润滑油馏分临氢降凝,中东原油或中间基原油采用溶剂精制与中压加氢组合工艺及中东原油采用异构脱蜡等。这些润滑技术的开发,有利于提高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及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今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炼好每吨油使工业生产效益最大化,是各石化企业的艰巨任务.文章旨在利用实验室润滑油溶剂精制评价方法,通过溶剂精制和白土补充精制对西江和尼尔(混合比为1∶ 1)减三线、减四线脱蜡油生产HVI基础油进行实验室的最优条件评选,为工业生产和改造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间歇模拟法[1]作为润滑油溶剂精制方法,选用油品族组成、油品理化性能等质量数据确定糠醛精制装置理论级数为三级;实验数据也表明用三级逆流萃取实验可以模拟生产中的糠醛精制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生产工艺的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不同润滑油基础油的动力黏度-温度变化曲线,比较了不同类型润滑油基础油的低温性能,并对其低温性能与组成之间关系及不同类型基础油对降凝剂的感受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粘度级别的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基础油低温性能相对较好,而溶剂精制类基础油则对降凝剂表现出更好的感受性。  相似文献   

18.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会东 《润滑油》2002,17(4):6-10
加氢处理基础油与溶剂精制基础油相比具有硫、氮含量低,颜色浅,粘度指数高,挥发性低,饱和烃含量高,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好等优点。但是,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的一个明显缺点就是其光安定性差,即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光照(有时也需加热),油品颜色加深、透明度变差,继而有絮凝物或沉淀生成。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几种加氢裂化、加氢异构脱蜡及溶剂精制的基础油作为CF-4 5W/40柴油机油的基础油进行筛选,并分析了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复合剂对油品的低温动力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油品低温动力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及功能添加剂,其中基础油的影响最大.为调制大跨度粘度等级的CF-4 5W/40柴油机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