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备用电源自投装置采用老式继电器逻辑组合,具有二次接线复杂、功能僵化等缺点,尤其在变电站一次系统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容易造成误动作。基于中海化学二期110kV变电站电源各自投装置,利用微机技术的应用实践对一种新型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设计方案及逻辑框图进行了分析,此各自投装置通过软件对不同主接线方式自动进行模式识别,可改善供电运行方式的灵活性,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蔡文浩 《大众用电》2009,(10):29-30
1全自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工作原理1.1全自.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运行方式 35-110kV变电站常采用的一次接线如图1所示,其运行方式是:正常运行时,每条进线各带一段母线,母联开关处于分闸状态,2条进线互为备用。为了实现全自动备投,一般采用了4种备自投逻辑。  相似文献   

3.
佛子变110 kV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投产前进行的模拟试验过程中不能正确动作,文章对备自投装置的动作逻辑及变电站的接线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装置拒动的原因是由于装置本身的二次设计存在缺陷,提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动作逻辑应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接线方式来设计,应考虑非典型接线中电压回路、位置信号等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逻辑的影响,修改后的备自投装置投运至今,再未发生过拒动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的质量,连续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保证供电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使用。内桥式接线是变电站较为普遍的主接线方式,其优点是设备比较简单,运行灵活性好。通过对110 kV内桥式主接线变电站主要运行方式的分析,给出了110 kV进线桥备自投逻辑的解决方案,本方案考虑了各种运行方式下主变动作和开关偷跳时对备自投的逻辑要求,给出了改进后的备自投逻辑。另外在备自投装置中增加了合解环功能,为110 kV电网合解环操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以下简称备自投)目前在变电站中广泛应用,其一次主接线多采用内桥接线的方式。由于备自投与变电站内保护装置的基本判别逻辑及二次接线不同,本文从备自投的工作模式和投退判据、二次相关接线、与线路重合闸的配合、母线故障与备自投的关系、与母线带分布式电源的配合、主变压器低压侧带分布式电源、备自投引起过负荷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备自投在日常检修维护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确保备自投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的质量,连续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保证供电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使用.内桥式接线是变电站较为普遍的主接线方式,其优点是设备比较简单,运行灵活性好.通过对110kV内桥式主接线变电站主要运行方式的分析,给出了110kv进线桥备自投逻辑的解决方案,本方案考虑了各种运行方式下主变动作和开关偷跳时对备自投的逻辑要求,给出了改进后的备自投逻辑.另外在备自投装置中增加了合解环功能,为110kV电网合解环操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董立天 《江西电力》2007,31(1):18-21
介绍了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条件,重点对近几年来某供电公司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几起常见进线备自投现场运行中发生的主供电源永久性故障、备自投拒动、受电侧断路器偷跳、备自投拒动、受电侧断路器跳闸、检母线无压失败、一次接线方式影响备自投正确动作等典型事故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了造成这些事故或不正常情形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对现有备自投装置的一些改进意见,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在运行、检修及调试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字式远方备自投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式远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可以同时运行在电网中几个有联络线联系并由两个主电源供电的变电所中.几个变电站中的远方备自投装置采用RS-485通信方式.站与站之间通过光纤通道联系在一起.光纤中传输的其他各站信息参与本站的备自投逻辑判断,这就使几个变电站形成一个网络化的备自投系统.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介绍了数字式远方备自投装置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该装置采用逻辑可编程技术可在远备投装置中装载多套逻辑程序,针对不同的一次主接线方式只需选择相应的控制字即可.无需修改硬件电路,适用性更好。目前该装置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变电站采用的备自投装置均是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分别采用线路备自投或母联备自投。且不允许两种备自投方式同时存在。随着变电站规模的扩大及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同一个变电站在母线分列运行的同时可能还存在备用线路电源,这样传统的备自投装置则不满足运行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备用电源投入方法,自动适应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方式,将备用线路与备用母联开关按照统一的原则根据备投优先级顺序进行选择合上,恢复失压变电站或失压母线的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10kV内桥接线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逻辑功能分析,详细论述了完全内桥和不完全内桥两种主接线方式下,主变保护动作对备自投装置动作的影响,并提出了110kV内桥接线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与主变保护的配合方案,使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更加能够自动适应变电站运行方式,自动选择投退主变保护闭锁备自投。  相似文献   

11.
两种备自投装置的逻辑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珍 《现代电力》2010,27(1):53-55
以110kV及以下变电所常见的分段备自投逻辑和进线备自投逻辑为例,结合现场工程实际,分析了许继公司的分段备自投装置WBT-821A的备自投动作逻辑缺陷,分别从软件设计方面和屏柜设计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详细分析了四方公司的进线备投装置CSC-246在主变动作后的特殊逻辑闭锁问题,指出了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RTDS的备自投装置数模试验方案。简述了实时数字模拟试验系统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设备检测工作的现状,分析了使用RTDS开展备自投装置数模试验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一种应用RTDS对备自投装置进行测试的实验方案,包括试验模型、硬件接线以及试验项目的设计。根据该方案进行了备自投装置数模试验,并将试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案可以对备自投装置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备自投装置在逻辑、动作条件的设计和实践的阐述,指出在旧站加装过程中遇到的诸如CT容量、闭锁信号的输入、跳闸出口的接入等问题。以深圳地区220kV梅林站安装110kV母联备自投为例,提出一种能简化备自投装置逻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特性之一是二次设备网络化。传统的备白投装置需要与多个间隔的二次设备通过电缆交换信息,二次接线繁琐,不适应数字化变电站的要求。这里介绍了备自投逻辑,并提出了基于IEC61850的备自投方案。利用GOOSE传输机制,可以将备自投装置与各间隔的信息交互,通过网络完成,省却了大量屏间连线。该方案已经在数字化变电站—广州110kV三江变电站中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5.
惠来电厂直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厂直流电源在正常运行时是保护、通信和操作控制所必需的电源;事故时,在外部交流输入中断的情况下,是电厂和电力系统保持联系,恢复发电甚至“黑起动”的后备电源。它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电厂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这里以惠来电厂的实践经验,阐述了直流系统在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维护和改进建议,供电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电力系统中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概念、备用方式进行说明,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基本要求、定值整定原则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的动作逻辑。  相似文献   

17.
由于母线电压消失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最重要的启动条件,而母线PT断线会影响母线电压的采集,所以备自投设有母线PT断线检测功能,在发生母线PT断线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了现有的备自投中母线PT断线的判断处理方法,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试验及实际运行表明这些措施是可靠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周建  彭燕  曾俊 《四川电力技术》2012,35(4):35-37,72
对接有并网小电源的供电系统在主供电源消失后,电网中各运行设备的继电保护动作逻辑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利用现有保护装置,改变上网线路保护装置中的低周减载功能,将其转变为低周解列功能使用,保证并网小电源迅速可靠地解列,选择可行的重合闸投入方式,使终端变电站恢复正常运行的补充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系统中后备电源是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核心。本文针对后备电源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双重Boost升压变换器法。为了防止直流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时产生的环流和电流不均衡现象,本文采用中间电流均流控制法的方案,使升压后的电源模块实现并联互备。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双重Boost升压法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升压方法而且还可以减小电路中功率元件的电流应力。中间电流均流控制法可以实现稳态的均流控制,保证电源模块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不断电互备替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