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射流曝气法处理印染废水存在的问题射流曝气做为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之一,在我国已有十年历史了。由于这种工艺具有设备简单、噪音小,维护管理简便、占地面积较少、投资较省的优点,现已在城市污水、印染废水、屠宰废水和制革废水处理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2.
固定螺旋曝气器又称静态曝气器,是国外70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曝气混合装置。最初是美国凯尼斯公司研制的,1976年在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实际工程中开始应用,而且日本由单螺旋发展为双螺旋。这种曝气混合装置最早被用于污染严重的天然湖、人工湖和氧化塘的曝气。接着在一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技术在三十年代初就用于给水脱氯,其后扩大到去除臭和味。到70年代初因地面水污染严重,西欧各国对饮用水水质要求高,去除水中有机物便成为迫切要求,粒状活性炭(简称GAC)的应用逐渐普遍。西德、法国、荷兰、瑞士等国先后把GAC技术作为新建水厂的主要工艺。美国于1976年才开始给水净化GAC技术的中试。在污水处理领域内,六十年代对活性炭技术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七十年代初开始用于生产。既采用GAC工艺,也用曝气池投加粉状炭的处理方法(简称PACT法,国内也叫投料曝气法)。美国环保局(EPA)推荐污水处理的活性炭技术,作为达到规定处理标准的主要工艺。无论是给水净化还是污水处理,在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氨吹脱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用不同的曝气方式 (射流曝气、鼓风曝气、表面曝气 )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氨吹脱预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功率下 ,射流曝气效果最佳。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射流曝气具有良好的切割与传质功能。同时对表面曝气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调节池前端增加表面曝气吹脱处理后 ,可以得到 68%的氨氮去除率和 76%的COD去除率 ,而无表面曝气吹脱时 ,调节池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仅为 2 7%和 2 2 %。研究认为 ,影响氨氮去除的主要因素是池子构造、吹脱方法以及生物行为  相似文献   

5.
采用曝气的方法处理污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相继有鼓风曝气、机械曝气及射流曝气三类曝气方式及多种曝气设备问世。从国内自吸式射流曝气器的运行情况看,一般射流曝气器都具有很强的供氧能力,但是吸入空气中的氧并未充分利用,大部分都以气泡的形式由曝气池表面逸出,导致氧吸收率低,动力效率不高,而影响了射流  相似文献   

6.
高塔-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联邦德国两家最大化工公司——拜耳公司和赫希斯特公司分别研制应用的“高塔-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封闭的高塔(25~30米)反应器和压力送风射流器,强化了氧的分布、溶解和利用,减轻了气泡并聚,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拜尔公司应用“狭缝射流器”向池底侧倾斜30°角布置,在避免了池底积泥的同时,使充氧动力效率达到了3.8kgO_2/kW·h,氧利用率达到80~85%;赫希斯特公司用穿孔板将曝气池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气液分流区,下部曝气区设导流管,配合“径向射流喷嘴”使氧利用率达76%,废气含氧量降至5%。  相似文献   

7.
水力喷射曝气处理肉类加工废水新工艺,于1983年在南京肉联厂建成投产,经一年运行,反复测试,取得良好效果,于1984年11月1日经商业部科技司组织技术鉴定和工程验收。这是参考荷兰等国七十年代末期研究的水力喷射技术,并结合“卡鲁塞尔法”池型而开发的新工艺(见上图)。曝气方式为利用一种简单喷嘴进行喷水曝气,它不同于一般惯称的射流曝气,其喷水动力仅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美国、日本、德国发展了一种新型水下曝气机,不要鼓风机、供气管道和曝气头,既节省投资,维修管理又方便.水下曝气机有射流式和泵式两种.射流式水下曝气机由潜水泵和射流器组成,潜水泵喷出的水流通过射流器的喷嘴产生吸力,把空气从水面上吸入进气管再进入射流器,在扩散段和污水混合,气水混合液从射流器喷出,在池中形成强烈的涡流,大量的氧溶解到水中.  相似文献   

9.
就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曝气系统中传统的鼓风曝气装置存在老化、堵塞、开裂现象及曝气效率降低,出水水质不达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采用GW射流曝气系统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较原系统氧利用率提高了5倍,装机功率节省了38kW,处理后出水达标且曝气系统处理成本由0.79元/m3降至0.61元/m3。  相似文献   

10.
用射流曝气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射流曝气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挪威克瓦纳水系统公司为广州造纸厂污水提供HCR(HIGHRATECOMPACTREACTOR)处理工艺系统,它是一种射流曝气内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用大流量循环管道泵从反应器内循环管吸水再高速射流通过反应器顶部的喷...  相似文献   

11.
氧气曝气活性污泥法是六十年代中期开发的高效节能很有生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985年,世界计划采用氧气曝气法的二级处理总容量估计将达到5000米~3/日,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厂数计,目前美国为  相似文献   

12.
三相生物流化床射流曝气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射流曝气是继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之后的第三类曝气方法。射流器构造简单、运行可靠,尤其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曝气。本文介绍了射流器流体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描述射流器最佳性能包络线的经验方程,指出喉管长径比是射流器结构的重要参数,短喉管射流器适用于背压高的场合。作者在直径14m,高65m的三相流化床内进行了不同长径比和不同面积比的射流器性能试验和清水充氧试验,得出短喉管合适的喷嘴面积比为49,长径比为50,其氧转移效率为25%,动力效率为10kgO2/(kW·h)。并依据试验给出了短喉管射流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曝气设备是活性污泥法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各地先后开始研制各种新型曝气设备,射流曝气器是其中之一。这次受给排水手册第六分册编写组的委托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又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了自吸式射流曝气器充氧性能与设备  相似文献   

14.
建设部科技局五月下旬在西安市现场召开大型水平射流曝气处理污水技术鉴定会。参加鉴定会的有22位专家和教授。水平射流曝气是建设部下达的污水处理新工艺重点项目。由西安市市政工程局承担,自1975年开始至1985年鉴定历时十年,由室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东德研制了一种水泵射流曝气装置(Schnbrunn)(如图1)与目前一般采用的曝气原理不同,它的曝气方式和布气密度以波义耳-马略特定律为基础。按照空气提升原理,通过水气混合的方式使曝气池中获得较高流量选用了这种装置后,离心泵的使用寿命(60000转/时)比空压机(10000转/时)长;运转及管理费用低;噪音干扰亦较空压机小,并不产生油污染。按照上述原理,在中心管中气-水混合速度为:用上式求出气泡的绝对上升速度:V_S+V_(G(y))利用qL《qW的关系,得出气水混合的密度。  相似文献   

16.
从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射流冲沙清淤、射流曝气改善水质、空化射流治理湖泊富营养化以及气泡羽流阻止盐水入侵等方面对射流理论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指出应从理论、试验与实际应用等各方面继续加强对射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九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即八里湖污水处理厂,该工程一期处理规模为10万m3/d,总占地近14hm2。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改良型SBR法,曝气方式采用鼓风曝气,处理后尾水排入新开河,再通过新开河闸及新开河排涝泵站排入长江。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排放标准的B标准。该项目拟投资1.2亿元,采用BOT方式,计划于今年开工建设。九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通讯员@朱翀  相似文献   

18.
在地下水除铁处理过程中采用水气射流泵曝气充氧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曝气方式。水气射流泵的构造如图1所示,由喷咀、吸入室、混合管和扩散管四部分组成。它是利用喷咀高速喷出的紊动射流水束连续挟吸、携带空气进入混合管,与水激烈混合,使空气中氧气溶入水中,从而达到曝气充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活性污泥法是一般可生化污水的经济、实用、可靠的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的主体构筑物——曝气池的曝气时间越短(在相同处理效果情况下),经济效果越好。而曝气时间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氧化所需的氧量与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之比:T=单位体积污水需氧量(毫克/升)/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毫克/升/时)。所以,如何提高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成为污水处理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是通过充氧试验测得的。各种曝气设备、不同的试验池形、试验水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温度、压力都会影响测试结果。这些因素早巳引起研究者的注  相似文献   

20.
水体的黑臭不仅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影响,甚至可能污染周围空气,因此采用经济环保的净化方法对黑臭水体净化显得至关重要。以护城河A中的黑臭水体及底部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泥水混合物分别进行曝气、菌剂加曝气、促生剂加曝气、促生剂加菌剂加曝气并设至空白对照组,对不同微生物净化法净化黑臭水体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微生物法对不同化学组成的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不同,对于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较高的黑臭水体,采用菌剂加促生剂加曝气的复合处理方法其去除率最高,去除效果最好,对于总磷浓度含量较高的黑臭水体,采用曝气处理的方法效果最好,但整体而言菌剂加促生剂加曝气的复合处理方法对黑臭水体去除率效果最好。曝气处理的净化方法在短期内对氨氮的去除有一定效果,但长期会导致水体内微生物活性升高从而使得氨氮浓度反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