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传统硅基电子器件的发展日趋受限,以原子和分子作为电子元器件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概述了分子电子器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分子导线、分子二极管、分子开关、分子存储器件和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及最近的研究进展.具有π-共轭结构的有机分子体系是构造分子导线的理想单元;分子结的电子结构不对称性是分子具有整流特性的根本原因;轮烷和索烃是构造分子开关的理想单元之一;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量子隧穿,主要是金属-绝缘体-金属间的隧穿效应.最后阐述了目前分子电子器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分子材料     
张丁 《材料导报》1989,(7):31-32,5
分子材料能够形成1nm 大小的电子部件,而单分子在器件中也能起元件的作用,这对光电子学,信息处理和图象识别的前景很吸引人。只要使电子部件的尺寸逐渐减小,就会导致今天大规模集成电路继续发展,预计到下世纪中期,需要大致1nm 线性大小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旭红  涂伟萍 《材料导报》2007,21(12):52-55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分子识别效率高且便于控制粒径大小和功能设计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溶胀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表面聚合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超分子材料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超分子材料的发展概况 ,并重点介绍了超分子器件、超分子液晶、仿超分子生物材料和超分子纳米材料等超分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望了超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及其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分子泵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子泵自1912年诞生以来,至今已快近一个世纪了,它在初期进展较缓慢,在1970年以前,分子泵的应用还仅限于核物理,电真空,表面科学等领域,但近20年来由于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薄膜工业的发展,分子泵才被人们所重视,并得到了兴旺和发达,现代的分子泵已发展到实用和普及的阶段,本文回顾了分子泵分析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详细地介绍了分子泵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对初期的分子泵,涡轮分子泵,磁悬浮轴承和气体静压静轴式涡轮分子泵,复合式分子泵,低温型涡轮分子泵,新型牵引分子泵,陶瓷涡轮分子泵,轴反应生成物的涡轮分子泵和极高真空涡分子泵等做了重点的分析,最后指出分子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子自组装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分子自组装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几类分子自组装的合成方法及相应领域的最新进展,文中还介绍了表征分子自组装体系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分子/增压泵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储继国 《真空》2006,43(1):1-5
分子/增压泵是一种最近实现产品化的新一代真空泵,该泵兼有中、高真空泵的性能,能耗低,能获得清洁真空,还能承受大气冲击,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分子/增压泵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并与常用的中、高真空泵作比较。最后,介绍了分子/增压泵的一种独特应用——“大型真空设备的冲洗抽气法”,该方法将抽气时间缩短至50%,能耗降至10%~25%。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机理,重点总结了MIP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涡轮分子泵中存在着通过分子泵各级的泄漏现象,影响了分子泵实际的压缩比。如果在计算压缩比时不考虑这个影响,那么实际测得的压缩比大多远小于计算所得。对于从高压强级到低压强级的泄漏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作了一个理论估算。提出了一个简单模型亚计算泄漏引起的压缩比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现代涡轮分子泵的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乃恒 《真空》1996,(2):1-7
本文介绍了涡轮分子泵的优点及普及的原因,讨论了泵轴承系统的改善,泵的工作寿命与可靠性的提高以及宽域型复合分子泵的开发,还给出了极高真空的获得方法和泵快速抽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主要结合分子导线的电子传导性对有机线性分子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论述.共价键合法具有形貌和电子传递的可控性,但合成及纯化的困难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自组装法尽管存在着结构缺陷,而且,目标线性分子的直径和维度也难以控制,但其制备方法简单、灵活,所以是有机分子导线的主要研究方向.以白组装法为基础,通过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定向原子堆积、配位键等发展了新的有机线性分子建构方法.目前,在微纳电子器件应用中,有机线性材料尽管很难与无机材料竞争,但其作为无机材料的补充,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储继国 《真空》1989,(2):58-60
本文分析了涡轮分子泵和拖动分子泵抽气机理的不同物理图象,并论证了短叶片涡轮分子泵的抽气作用是这二种分子泵抽气机理同时作用的结果,从而,这种泵具有涡轮分子泵和拖动分子泵的共同优点。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对芳烃体系与金表面形成的分子线的电学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分子及扩展分子的电子结构;定量计算了分子与金表面的相互作用能和电子跃迁谱;利用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法研究了分子线的伏-安特性.计算结果表明:HOMO和LUMO间的禁带宽度、π电子数目、分子与金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轨道的扩展性等因素都将影响电子在分子线内的输运特性.  相似文献   

19.
张立永  成国祥 《高技术通讯》2002,12(7):108-110,107
评述了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一些新方法,并对其新开拓的应用领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对双原子分子O2与非重构Si(100)表面相互作用的LEPS半经验势模型进行了研究,其中表面作为具有波纹度的刚性表面进行处理。确立了系统的势能超曲面,得到的表面吸附特性P、V、Smith等人基于ASED-MO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对不同入射条件下的分子-表面相互作用势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