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金融危机后新全球化 新全球化应该是全球所有人都参与,而不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不会因为金融危机减慢而是加快。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加强了全球化。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对全球化都有争论,许多利益团体就出来反对全球化,美国、欧洲甚至一些新兴国家都如此。  相似文献   

2.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对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评论是“百年不遇”、“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以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深刻的洞察力,他的结论绝非一句虚言。与危机百年一遇对应的,还有美国政府刚通过的7800亿美元救市之举也是百年未有,信奉市场信条的美国则抛弃华盛顿共识大规模启动政府干预,这场危机在颠覆我们的很多认识。美国的经济金融危机是当今世界的焦点问题,而当下市场共识的“危机百年不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需要一个深层次、战略性的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美欧争霸再现? 美国经济去年四季度高调反弹分别为3.5%至5.7%,似乎预示着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结束,可事实远非如此。其原因,一是今年初美国通过改变会计规则等办法将不良资产掩盖冻结起来,两年后终究还得面对。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的今天,美国经济在下滑而中国继续在快速增长,这让很多人感受到力量平衡在向中国倾斜。现在的中美关系非常不对称,我将其称之为“双十”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率是10%,而美国的失业率也是10%。“双十”问题意味着美国的消费者很难再像过去那样高额度的借贷消费,美国消费者很难再保持4.5%的消费增长,未来5年这个数字应该会下降到1.5%。美国人意识到他们再也不能借钱放到资产负债表上了。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现已逐渐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美国长期执行松的货币政策及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有限只是次贷危机产生的外在原因,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驱使和产业空心化则是其产生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这次金融危机表明:自由市场体系处于严重的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必须改善监管,但不会有人建议重回政府管制经济的时代,特别是不能重回计划经济的时代,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次危机不是单纯的市场失灵,而是非常严重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交织。不能简单地认为,市场出了事就是市场失灵,就要政府干预。政府若不犯错误,危机或许可以避免,起码也不会如此严重。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和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美国货币政策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下的金融危机远甚于其19世纪30年代的金融风暴,并已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住房按揭贷款衍生的问题所引起,即次贷危机诱发而来,实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等多方面原因所致。美国人的消费观念、美国房地产的假象升温、美国对金融业控制的放松。均使美国经济的虚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失衡,失衡的根源在于金融霸权和国际义务严重不对等的美国模式。美国模式是基于美国价值观,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运行的综合模式,是美国主导全球化进程但并不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的优劣并存的模式。美国模式既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也是其自身遭遇次贷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风险扩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泡沫破裂是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根源。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快速向系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演变,关键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具有内在的风险扩张机制。次贷市场不透明,以及缺少流动性保障的交易机制、评估普遍存在“助涨杀跌”的顺周期效应、金融机构风险管控不力、营销模式隐含了很高的道德风险等制度性因素,对次贷市场的风险集聚和危机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金融危机已演变为全球性经济与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有可能因此陷入中长期衰退状态。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来临,曾被称为“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一场风暴在会计领域悄然掀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简称SFAS157)所提到的“公允价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呢?  相似文献   

11.
经济援助外交是经济外交中一种有效的方式。“二战”后,作为最早开始经济援助外交的美国,对其盟国韩国给予了大量经济援助,扶植其经济发展,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时,美国再次给予韩国经济援助。文章试图通过对比各时期美国对韩经济援助政策的不同,来分析制约美韩同盟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2月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至今已经有两年的时间。这场金融危机最初爆发于房地产市场,之后迅速蔓延,波及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继而冲击全球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如今,金融危机已经扩展到实体经济,演化为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也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研究其传导机制,对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最重要的支柱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最重要的支柱则是美国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4.
底特律正在变成一座悲情城市,如果联邦法院批准,它将被如此铭记: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之前的底特律拥有一个更显赫的声名:美国的汽车之城。百年前,美国的汽车工业发轫于此,并一度是美国强大的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但今天的底特律已经是一座危城,失业率和犯罪率双双居高不下,高福利难以维持并开始压垮地方财政,破产似乎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蔓延成全球性危机。目前要对这场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评估还为时尚早,但其中的教训可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美关系似乎因为人民币汇率而走到新的阶段。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强压中国人民币升值,中美之间爆发严重的贸易战,那么,美国很可能由此引发其金融危机的第二轮海啸,甚至爆发美元纸币崩溃的危机。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美国拯救危机的主要办法是:1)将金融机构的坏账“冷冻”起来;2)靠“乘直升机撤钱”。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周期看美国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泡沫尚未崩溃之前,美国经济实际已经处于长周期的衰退阶段。但新经济论高估技术与制度创新的作用,忽略了正常的经济周期,认识不到美国制造业包括IT产业的周期性衰退。美国企图以极低的利率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引起了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是被人为拉长而积聚了严重失衡的经济周期的一次硬性回归,它的背后是制造业的先期衰退。  相似文献   

18.
铁路是美国南方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南方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并且改变了南方人的生活;促使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使南方融入全国进而与各地区平衡发展,是新南方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占领华尔街"虽然是一场以经济为主要目的自发的民众运动,但在这场运动的背后却透露出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美国这个号称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却拯救不了普通美国民众的命运,在金融危机中,他们是受害者也是牺牲者,是这个制度衍生出来的无法逃脱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美国SBIC模式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我国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就如何借鉴美国SBIC模式的有益经验来建立健全我国小企业融资体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