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遭受火灾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火场温度、火灾影响区域的划分、火灾时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构件火灾后外观、裂缝、烧伤深度判定及受损程度进行综合评定,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火灾已成为当今生活中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本文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火场温度、火灾对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火灾后构件挠度的确定、烧伤深度判定及受损程度的介绍,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保霞 《混凝土》2008,(5):10-12
据统计,建筑火灾主要发生于公共建筑、多层住宅、厂房等场所,这些场所的结构类型多为混凝土结构,而这些结构在承重构件处大都采用的是混凝土材料,因此当建筑物遭受火灾后,须通过鉴定确认承重构件混凝土材料的受害情况和损坏程度,过火后混凝土材料在鉴定中,“火灾温度”对材料的性能影响极大。对混凝土“火灾温度”的鉴定方法进行分析,为结构的加固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长沙市某火灾工程大楼为例,介绍了建筑物火灾后的检测流程,提出了对其进行改造加固方案设计的原则和加固设计思路,选用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受火混凝土构件简化公式对其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验算,为实际火灾工程加固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加固方法,以供火灾后加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延川县文化艺术购物中心发生火灾,持续时间4 h。火灾后结合检测鉴定规范和相关专业,调查分析火灾后结构的受损情况,对构件的变形、节点损伤状况、构件表面损伤厚度、受损混凝土强度、受损钢筋强度进行现场实测,并对受损结构的残余承载力进行验算,给出该建筑物结构火灾后的安全等级和加固方案,消除了火灾事故后结构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火灾造成的建筑物损伤直接影响其使用安全,因此火灾后建筑物的损伤鉴定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某具体工程案例,对受火灾影响范围内的结构损伤状况、损伤层厚度、材料力学性能等进行检测,对混凝土结构的火灾损伤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损伤鉴定思路,并针对构件不同损伤状况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对某企业车间火灾后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测鉴定,并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等相关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公布了检测鉴定结果,并且介绍了对该受损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案及具体处理措施.可供混凝土构件火损后的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遭受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部分或全部失去承载力,必须对其进行检测鉴定与加固处理。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火灾后检测鉴定,阐述了检测鉴定的内容及方法,然后根据检测鉴定结果,对受损构件进行加固维修,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某建筑物火灾后检测鉴定为例,提出了框架结构建筑物火灾后结构检测的实用方法。通过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材料强度、承载力和详细鉴定评级的检测鉴定,证实了部分柱和梁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对该建筑物的检测与鉴定,可为日后框架结构火灾工程的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某框架结构厂房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及混凝土构件加固处理方案为例,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在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并依据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对受损构件加固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火灾后建筑结构的检测鉴定及处理决策提供了借鉴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林佑丞 《山西建筑》2007,33(17):88-89
详细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并对火灾受损的混凝土梁板及柱提出了几种加固修复的方案,以完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方法,为同类工程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鑫 《山西建筑》2009,35(34):57-58
分析了火灾对建筑结构损害的机理,介绍了建筑结构的灾后安全性鉴定及结构受损程度评定,阐述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的原则和方法,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对一起特大火灾现场主体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在火灾燃烧区,内框架柱构件表层混凝土大面积剥落、爆裂,钢筋外露,残留混凝土疏松,裂缝多而宽;框架梁构件底部及侧面混凝土成片脱落或发生网状裂纹,梁支座附近剪切斜裂缝尤为严重,钢筋外露,残留混凝土疏松,框架主梁、肋梁构件已经严重扭曲、下挠变形;楼板底混凝土保护层大面积剥落、露筋,部分楼板跨中部位下挠严重,且与框架主梁支座连接部位板面发生断裂,裂缝满布。经推测,火灾燃烧区结构构件属危险构件,已不能继续安全使用,可修性极差,必须拆除。总结出火灾后厂房主体结构鉴定方法,为同类火灾鉴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李玉强 《山西建筑》2009,35(26):75-75,89
介绍了火灾的危害,研究了建筑结构的抗火设计措施、火灾升温过程、钢筋混凝土材料、结构和构件在高温下与高温后的力学性能,提出了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与评估方法,从而为建筑物的抗火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泽文 《山西建筑》2010,36(16):1-2
以一个混凝土建筑结构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和有限元分析的混凝土结构火灾损害分析方法,模拟计算了火灾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变化情况,说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进行混凝土火灾损害评估。  相似文献   

16.
黄石市某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事故,持续约2h,过火范围大,结构受损严重。火灾后,部分楼板板底混凝土崩落、开裂,钢筋外露锈蚀,梁、柱表面混凝土也有部分剥落。经检测,钢筋力学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仍满足要求。结合检测鉴定报告进行分析,对原结构采用无损拆除及恢复、增大截面法、粘贴碳纤维布等加固修复措施,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to the effect of fire exposure time on the post-fire behaviou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Nine full-siz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45×30×300 cm) with two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s (1.4% and 2.3%) were unexposed and exposed to the ISO 834 standard fire for 2 and 4 h with a constant preload. One month after cooling, the specimens were tested in axial load combined with uniaxial or biaxial bending.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ual load-bearing capac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fire exposure time. This deterioration in strength following an increase in fire exposure time can be slowed down by the strength recovery of hot rolled reinforcing bars after cooling. In addition, the reduction in residual stiffnes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ultimate load; consequently,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redistribution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ubject to earthquakes after a fire.  相似文献   

18.
高培国  卢亦焱  吴起祥 《工业建筑》2006,36(3):99-101,117
通过某工程实例,介绍了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厂房进行检测的方法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等。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具体的加固维修方案,主要包括外粘钢板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粘型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等。按照该方案加固后的厂房结构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潘一平  王仕汇 《山西建筑》2011,37(17):42-43
介绍了两种火灾后火灾温度的判定方法和七种混凝土损伤的检测方法,系统地总结和评价了这些判定和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并指出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指导火灾后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工作。  相似文献   

20.
火灾混凝土钢筋损伤的电化学检测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钢筋锈蚀电化学检测的基本原理,依据电化学三要素对火灾混凝土钢筋损伤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火灾混凝土钢筋损伤的电化学判定准则和辅助分析模型,然后运用上述准则和模型对实际火灾混凝土结构进行了诊断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