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漫溢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防御能力,采用2012年防汛墙高程监测数据以及黄浦江防汛墙设计参数,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不同潮位下防汛墙漫溢概率以及远期海平面上升情况下的漫溢概率,提出防汛墙漫溢风险评价准则,并统计相应的漫溢风险。结果表明:现状防汛墙防御能力明显不足,如果再考虑到近年来黄浦江水位趋势性抬高及未来海平面上升,黄浦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漫溢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市区段上游;黄浦江防汛墙漫溢风险不仅与防汛墙高程欠缺有关,也与不同岸段采用的设计潮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防汛墙墙后渗水现象是上海市区防汛墙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市区防汛墙加高加固工程中已有所克服,但尚未得到彻底解决。1992年8月28日至31日,由于上海遭受16号台风边缘影响,市区黄浦江连续出现较高潮位,其中31日清晨黄浦江公同站实测高潮他达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海市现行非汛期临时防汛墙(堤)防御标准存在规定范围不全、年代久远等问题,从防御非汛期高水位要求、现行技术标准要求、经济合理性要求等方面,综合论证了黄浦江、苏州河非汛期临时防汛墙(堤)的防御标准。研究推荐非汛期黄浦江市区段临时防汛墙(堤)按200年一遇标准设防,黄浦江上游段及苏州河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  相似文献   

4.
沈洪 《上海水务》2006,22(1):31-34
前言市区防汛墙是城市防洪的重要设施,其防洪能力主要体现在挡水高度、结构稳定和防渗效果等方面。在建设、管理和运行的过程中,防汛墙在担负防洪重任的同时,也受到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其中,造成或引发防汛墙墙体沉降致使防洪能力下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上世纪二十至五十年代中期,上海市区沿江、沿河驳岸随地面沉降日积月累,挡水高度不断降低,导致潮水上岸次数逐年有增,危害越来越重。上海市区从1956年起,陆续在沿江、沿河修建砖砌防汛墙。尔后,分别于六十、七十和八十年代,多次在市区黄浦江沿江进行较大规模防汛墙加高加固建设。历经多…  相似文献   

5.
73807部队黄浦江防汛墙安全鉴定工作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全长318km,由于结构形式各异、建造年月不一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受损和存在的隐患也各不相同,为了真实了解运行一段时期后防汛墙的现状,科学评价防汛墙安全等级,为制定防汛墙除险维修方案提供依据。作者通过对73807部队黄浦江防汛墙安全鉴定工作实践,剖析目前黄浦江防汛墙安全鉴定工作,为全面开展上海市318km黄浦江防汛墙安全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电站溢洪道导墙承受的荷载及其结构形式比较复杂。为了准确了解溢洪道导墙在复杂荷载 作用下的应力及其侧向抗滑稳定性,采用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溢洪道导墙控制段进行了整 体空间应力与变形分析计算。经计算得到了导墙在复杂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的整体变形和应力分布规 律,并分析计算了导墙的整体侧向抗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溢洪道导墙在复杂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整 体变形和应力分布满足设计要求;导墙的整体侧向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所采用的溢洪道导墙侧向抗 滑稳定性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得以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浦江市区段防汛墙现行的墙顶标高分界依据为1984年的1 000年一遇高水位分析成果,由于水情变化、城市建设等新情况,现行的部分分界点名称、位置已不适用。在全面梳理分界点设置及历次调整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分界点调整的必要性,拟定了分界点调整的原则,对现行分界点进行合理调整。调整后,分段有所减少,分界点名称进一步规范,支流河口分界点的位置也进一步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8.
某水库工程大坝左岸岸坡段趾板基础开挖后遇较大断层带,地质条件较差,承载力和抗渗性不适宜作为挡水建筑物的基础,需进行基础处理。处理方案为对边坡加深开挖,挖除断层后进行回填处理。回填方式采用C20混凝土高趾墙,趾墙最大临空高度有15.00 m。对此类混凝土高趾墙的稳定和应力计算进行研究,采用经典的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计算,材料力学法验算基底应力,并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应力变形分析复核,得出技术路线和成果为工程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土、围护结构和锚杆支撑体系共同作用的复杂基坑模型,研究了锚杆的长度、倾角和间距对坑底回弹和地连墙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坑底回弹隆起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与地连墙的变形有关;锚杆的倾角、锚固段和自由段长度对坑底回弹隆起的影响较小,锚杆的间距越大坑底回弹隆起量越小;锚杆参数对地连墙的影响较大,锚固段和自由段长度变大,地连墙的变形减小;当倾角增大时,地连墙的变形先减小后增大;锚杆的间距增大,地连墙的变形增大。  相似文献   

10.
黄浦江防汛墙是上海城市防汛的第一道屏障。受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沿岸部分岸段防汛墙破损、前倾、下沉,更严重的甚至出现岸线坍塌,形成防汛安全隐患或造成防汛出险事件。本文通过搜集黄浦江防汛墙近年来的出险事例,归纳了黄浦江防汛墙的常见险情,并分析了造成黄浦江防汛墙出险的主要原因,最后总结了近年来黄浦江防汛墙主要的加固改造方案,以期为黄浦江后续防汛抢险与堤防专项维修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海地区防汛墙在历年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出险原因分析不明、设防水平不一致、规划标准与现状存在矛盾、设防标准与现实发展不相匹配、加固规模拟定不合理等关键问题,通过收集出险事例,剖析了造成防汛墙出险的主要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比了规划标准、设防标准中的矛盾,分析了除险加固规模拟定不合理的原因。结果表明:防汛墙出险原因主要包括边界条件的变化、船只违章运行、结构安全度不足、临近或穿河工程影响及地面沉降等,不同出险状况由一种或多种因素造成;设防标准应从整体防汛水平校验,采用实测水文资料修正,提高中、上游岸段安全等级;除险加固工程规模应综合考虑现状工情、水情、出险原因、规划和规范标准的变化等原则确定;对码头、船闸等特殊岸段需设置限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小荣  陆建峰 《上海水务》2003,(3):24-25,39
分析挡土墙设置排水通路对挡土墙稳定的影响,并根据感潮河道防汛墙前潮位与墙后地下水位变化的特征,提出在感潮河道建设防汛墙需根据防汛墙所处位置、墙前后水位、墙后地面高程及墙后填土特性,设置或取消排水通路,探讨设置排水分设集水、排水等不同排水通路的可行性,从而为平原感潮河道的防汛墙建设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闸前疏挖段边坡稳定性系数;通过FLAC程序模拟边坡天然状态、开挖状态以及堆载后的应力、变形特征,得出边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并确定了堆载后滑坡滑动面位置。  相似文献   

14.
黄浦江防汛墙是保证上海防汛安全的一线防洪工程,担负着保卫城市安全的功能,文章通过某企业段防汛墙改建工程,探讨防汛墙改建方案及结构型式,从工程造价、防冲刷效果、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对构筑物影响等方面对防汛墙结构型式进行比较,比选出最优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某滑坡前缘大型抗滑挡墙开裂变形诱因复杂。文章基于监测、施工、检测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某挡墙开裂系上部堆料产生的局部土体挤压剪切变形所致。堆载、施工弱面、墙后填料差、排水不畅等因素为直接诱因。采取了"锚固+排水+控制堆载+监测"的综合处理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本市防汛墙加固工程顺利建成,保障本市防汛安全,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防汛墙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海市人民政府、水利电力部、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批准初步设计(沪府〔1987〕121号),并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开工的上海市防汛墙加固工程(以下简称防汛墙工程)中所有公用及专用岸段防汛墙的新建、改建工程,以及黄浦江支流水闸的加高、加固工程。  相似文献   

17.
苏州河下段防汛墙加固改造,采用拉森钢板桩加固基础,并局部采用双排拉森钢板桩围堰。文章从方案实施、控制要点等方面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拉森钢板桩在防汛墙加固改造中的应用既安全合理又经济实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上海铁路南站排水配套续建工程有一段出水箱涵在原有防汛墙东侧,文中根据对原有防汛墙资料及施工保护方案的论述,时箱涵施工对防汛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正确鉴定防汛墙的安全性,加强对已有防汛墙的安全的技术管理,改善已有防汛墙的安全鉴定法,提出可靠性鉴定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以温州市江心码头段防洪堤为载体,通过技术、经济、景观、安全等综合分析论证,提出既满足防洪要求,又能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新型防汛墙——钢化玻璃防汛墙,同时介绍了钢化玻璃防汛墙的结构设计,为我国新时期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探索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