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重新选择实验关联式,建立了计算模型.求解后,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证明该模型优于原有模型.使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辐射强度、工质入口温度、流量下的效率与出口温度,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整理,采用非线性Nelder Mead算法进行拟合,得出了以辐射强度、工质入口温度、流量为变量的LS-2型集热器效率和工质出口温度的多变量关系式.该关系式对设定实验参数及进一步提高聚光集热器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槽式太阳能直接产生蒸汽热发电系统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槽式太阳能直接产生蒸汽热发电系统进行传热和(火用)分析.以INDITEP项目为例,对该系统进行热平衡计算与(火用)用平衡计算,得到各部件与整个系统的热效率与(火用)效率,并得出集热器的煳效率低于其热效率,水/水蒸气的朗肯循环(火用)效率高于其热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抛物槽太阳能集热器蒸汽发电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抛物槽集热器的3种用于发电的蒸汽产生系统,具体阐述了直接蒸汽产生系统的优点,对直接蒸汽产生系统3种模式进行比较,并探讨了减小吸收管向温度梯度的方法,以及蒸汽产生系统的总体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自抗扰控制技术(ADRC)在超临界600MW机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二级过热蒸汽温度主调节器采用ADRC,副调节器采用传统的PID调节,构成ADRC-PID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DRC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负荷适应性良好,鲁棒性及抗干扰能力较强,跟踪速度快,控制品质显著优于传统PID控制。  相似文献   

5.
沈继忱  宋刚  彭猛 《黑龙江电力》2011,33(4):241-242,296
针对过热蒸汽温度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滞系统,而且它本身又有大惯性、大延迟的特点,提出了串级自抗扰控制的方法.在过热蒸汽导前区的内环控制中,应用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误差的非线性反馈、扰动估计补偿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在惰性区的外环控制中,应用高阶自抗扰控制对其进行控制.仿真实例表明,此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对过热蒸...  相似文献   

6.
针对蒸汽发生器(steam generator,SG)水位控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1种SG水位自抗扰控制(activedisturbances rejection control,ADRC)系统。基于SG水位变动过程分析,将SG水位控制对象等效为二阶系统,建立SG水位的二阶自抗扰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内扰"和"外扰"实时估计,通过前馈方式给予补偿;同时,通过非线性反馈控制改善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在水位扰动、给水扰动和蒸汽扰动下,对SG水位自抗扰控制系统进行对比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SG水位自抗扰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对象的大惯性、大时滞和动态模型随负荷等要素变动而变动的共性,将Smith补偿器和自抗扰控制相结合应用在过热蒸汽温度系统中。利用Smith补偿器对系统时滞环节进行补偿,使被控对象的控制通道不含有延时特性;利用自抗扰控制对过热蒸汽温度系统Smith补偿器对象进行估计和补偿以提高不精确模型的精度。在MATLAB仿真平台下对过热蒸汽温度系统带大时滞的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自抗扰控制相比常规PID控制、Smith预估控制和自抗扰控制对过热蒸汽温度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模型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循环模式DSG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模式直接蒸汽发电(direct steam generation,DSG)强度变化的影响很大,并具有大滞后、大惯性、参数时变等特点。针对该控制对象,提出采用多模型切换受限增量广义预测控制策略,建立典型工况下的子模型并设计相应的控制器。按照跟踪实际工况的运行结果,根据模糊推理的隶属度概念评判子模型的匹配程度,选择适配的子模型和控制器整定参数,并采用输入增量加权控制律和等待周期法实现平滑切换和无扰切换。仿真分析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与常规PI控制方法相比,具有响应速度快、无稳态偏差、系统输出波动小、降低了模型失配影响等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模型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试验平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跟踪系统的跟踪机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液压控制系统电磁阀芯卡涩造成基座变形、断裂故障的原因,提出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槽式太阳能直接产蒸汽(DSG)系统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其可靠性低的原因.对通过增加吸热管壁厚或采用性能更好的材料提高DSG接收器可靠性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用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热管式集热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槽式聚焦型聚光器和热管式真空管接收器的优点,开发了一种用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热管式集热器,介绍了这种新型集热器的聚光镜和接收器的结构设计,以能量守恒方程和槽式聚光器的光学特性为基础对集热器的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集热器效率高于国外现有大部分集热器效率。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该系统将不确定性负载扰动(外扰)和系统参数变化(内扰)视为一个综合扰动项,然后利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对综合扰动项进行观测和补偿.仿真结果证明,该系统不仅有效地抑制了不确定负载扰动的影响,同时对系统内部参数如电机转动惯量等摄动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该系统相比PI控制具有动态控制性能优越、抗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蒸汽发生器水位的自适应模糊自抗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阳  冯建彪  林静  张佳栋 《电力技术》2014,(6):90-94,131
为了有效控制蒸汽发生器(SG)水位,对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在前馈反馈控制避免“虚假水位”现象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二阶自抗扰控制的控制策略.针对“大扰动”和“小扰动”2种扰动工况下的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设计了不同的自适应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并分别与传统自抗扰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2种不同工况下的自适应模糊自抗扰控制系统性能均优于传统自抗扰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发电设备》2016,(5):308-313
分析了太阳直射辐射强度、集热管进口流体温度、集热管进口流体速度三个因素对太阳能集热器热效率、吸热管表面和玻璃套管表面最大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热器的集热效率随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增加、进口流体速度增大而增大,随进口流体温度升高而减小;吸热管表面最大温差随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大,随进口流体速度增大而减小;随进口流体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玻璃套管表面最大温差随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增加、进口流体温度升高而增大,随进口流体速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1套聚光比为24的双轴跟踪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装置.利用 TracePro 软件建立了该集热器的光学效率模型,考察了单轴和双轴跟踪以及方位角和高度角跟踪误差对光学效率的影响,并对集热器的集热性能进行了试验.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双轴跟踪下集热器光学效率达到0.813,年均光学效率比单轴东西和南北跟踪分别高14.3%和40.9%;高度角跟踪误差对光学效率影响较大,应将高度角跟踪误差控制在0.6以内;双轴跟踪可在降低单一跟踪轴精度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光学效率;实测瞬时集热效率达到0.775,集热效率归一化线性良好,模拟推算集热效率与实测效率归一化曲线趋势一致,最大误差为10.3%.因此,该集热器可用于分布式中小型集热系统.  相似文献   

16.
车载发电系统工作时,难以避免地存在负载变化、转速跳变及参数时变等多重扰动,若不能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精确补偿,会降低系统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和实际控制的精度。为解决该问题,采用基于自抗扰控制的车载发电系统,在苛刻的干扰条件下进行仿真研究,并将仿真结果与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控制的车载发电系统能抑制外界扰动影响,具有良好的稳压工作能力,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空间矢量调制-直接转矩控制(SVM-DTC)存在转矩脉动大以及PID参数整定繁琐等缺点,介绍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PMSM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通过设计ADRC控制器,对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提高了电机转速的控制精度,降低了转矩脉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特点,综述国内外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集热器及吸热传热介质主要形式.研究在相同外部条件下采用欧槽配常规联苯/联苯醚合成导热油和采用终极槽配硅油不同方案的系统配置、发电量影响分析及经济性测算.通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终极槽配硅油方案对提高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经济性的影响,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  相似文献   

19.
黄伟 《电工技术》2018,(2):7-10
针对现有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中转速环采用 PI控制难以获取满意控制效果的问题,提出转速环自抗扰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转速环采用 ADRC控制,转矩环采用滞环控制.自抗扰控制器不依赖于电机模型能自动检测并补偿对象的内外扰动,因此采用转速环 ADRC控制能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且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中转速环采用PI控制难以获取满意控制效果的问题,提出转速环自抗扰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转速环采用ADRC控制,转矩环采用滞环控制。自抗扰控制器不依赖于电机模型能自动检测并补偿对象的内外扰动,因此采用转速环ADRC控制能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且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