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慕芷涵  陈炜 《热处理》2021,(1):40-42
对1Cr12Ni2WMoVNb马氏体不锈钢在真空炉中加热至1 140℃高压气淬随后680~710℃回火.热处理后检测了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与在常规电炉中加热油淬和高温回火的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真空热处理的1Cr12Ni2WMoVNb钢的显微组织与经常规热处理的钢的相同,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2020,(3)
为了解淬火温度对30Cr2Ni4MoV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尺寸为φ100 mm×200 mm的试棒分别从780℃、820℃和860℃油淬随后640℃回火,检测了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①不同温度淬火随后回火的30Cr2Ni4MoV钢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和残留奥氏体;②较低温度淬火、640℃回火的钢,马氏体呈条带状;③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钢的组织逐渐均匀化,由条带状转变成等轴状,其硬度和强度增加,冲击吸收能量下降。此外,扫描电镜检验表明,经调质处理的30Cr2Ni4MoV钢冲击试样断口有大量的韧窝,也有细小撕裂棱,基本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3.
对直径为60 mm的12Cr2Ni4圆钢进行了渗碳及分别在770℃、790℃和810℃奥氏体化后油淬和220℃回火。随后检测了圆钢的心部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770℃油淬的圆钢心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因此力学性能较差;790℃和810℃油淬的圆钢心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无铁素体;经790℃油淬随后220℃回火的12Cr2Ni4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2020,(4)
超纯30Cr2Ni4MoV钢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汽轮机转子等零件。对要求的主要元素含量为≤0.35%C、1.50%~2.00%Cr、3.25%~4.00%Ni、0.25%~0.60%Mo和0.07%~0.15%V(质量分数)的超纯30Cr2Ni4MoV钢进行了热处理工艺试验,采用Marc软件对钢的淬火冷却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采用小试样进行了物理模拟。检测了钢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840℃水淬、600~605℃回火的超纯30Cr2Ni4MoV钢屈服强度达到了760~900 MPa的要求,840℃水淬、560~575℃回火的超纯30Cr2Ni4MoV钢屈服强度达到了965~1 035 MPa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冲击韧度,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2020,(3)
30Cr2Ni4MoV钢是一种发电机转子用钢。对含0.22%C、1.49%Cr、3.63%Ni、0.35%Mo和0.09%V(质量分数)的30Cr2Ni4MoV钢进行了860℃油淬随后615~740℃回火,以研究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60℃淬火、不同温度回火的30Cr2Ni4MoV钢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残留奥氏体,并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下降,冲击韧度增加。扫描电镜检验表明:调质处理的30Cr2Ni4MoV钢的冲击断口有大量的韧窝及细小的撕裂棱,具有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0Cr2Ni4A钢渗碳淬火齿轮在低温回火后硬度较低时进行后冷处理和后低温回火处理对表面硬度、有效硬化层深度及心部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Cr2Ni4A钢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的残留奥氏体稳定化现象并不明显,此时进行冷处理仍能提高工件硬度,而当残留奥氏体较多时具有低温回火二次硬化现象,提高低温回火温度也能提高表面硬度。据此可采用后冷处理和后低温回火工艺提高硬度,代替常规的重新高温回火+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的返工工艺。后冷处理温度可根据Mf点确定,对于渗碳后高温回火并重新加热淬火和低温回火工艺,Ms和Mf点不能按常规方法计算,可根据残留奥氏体含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7.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4Cr5Mo2NiV模具钢淬火、回火工艺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4Cr5Mo2NiV钢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针状马氏体以及少量碳化物。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4Cr5Mo2NiV钢硬度先升高后降低。1010℃淬火,4Cr5Mo2NiV钢硬度达到最大值58.3 HRC。当回火温度在400~650℃,4Cr5Mo2NiV钢回火后出现二次硬化现象。4Cr5Mo2NiV钢最佳淬、回火工艺为1010℃淬火+600℃回火,此工艺下,4Cr5Mo2NiV钢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冷处理对42CrMo钢和40CrNiMo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处理并不能明显改善钢的显微组织或提高钢的常温力学性能,但能显著提高钢的低温(-40℃)冲击吸收功。本实验条件下,42CrMo钢和40CrNiMo钢经860℃淬火后,进行-70℃冷处理,最后在590℃回火,其低温冲击吸收功最佳。  相似文献   

9.
4Cr14Mo钢是马氏体不锈钢,因其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制作泵轴等构件。对4Cr14Mo钢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分别从980℃、990℃、1 000℃和1 010℃油淬;从1 010℃油淬随后分别在690℃、700℃、710℃、720℃和730℃回火。检测了钢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从980℃提高至1 000℃,钢的硬度提高;经1 000℃油淬、730℃回火的钢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显微组织主要为回火索氏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0Cr16Ni5Mo钢进行淬火+回火及淬火+冷处理+回火工艺的热处理,研究了冷处理对0Cr16Ni5Mo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Cr16Ni5Mo钢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显微组织得到了改善,板条马氏体束发生碎化,位错缠结增加,且残留奥氏体组织转变彻底,其强度得到提高。冷处理后钢的性能改善与残留奥氏体转变及晶粒碎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赵国华 《热处理》2009,24(5):68-70
研究了经不同工艺深冷处理的Cr12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r12钢的硬度,明显提高其耐磨性,其中深冷处理6h后钢的磨损失重下降了45%。但淬火后进行深冷处理,再于180℃回火8h的Cr12钢的冲击韧度未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Cr12MoV钢高压气淬后不同工艺处理的组织和形貌,并通过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测定了样品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高压淬火后不同处理工艺对Cr12MoV钢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影响。冷处理可以促使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明显提高材料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洛氏硬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GCr15轴承钢终热处理工艺中回火温度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淬火态GCr15钢试样组织主要由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碳化物组成。在440~760℃温度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GCr15钢试样组织中不断有碳化物析出并聚集,残余奥氏体逐渐分解。GCr15钢试样经830℃×30min油淬+520℃×2h回火终热处理后,其硬度为48.3HRC,抗拉强度为1536MPa,伸长率为13.5%,断面收缩率为47.8%,GCr15钢的综合性能优良,达到渗碳工艺处理G20Cr2Ni4A钢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Cr12钢经980℃奥氏体化后,于280℃硝盐中等温不同时间获得不同比例的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并与常规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Cr12钢与常规淬火、回火的回火的马氏体组织相比,除硬度有所降低外,抗弯强度、挠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980℃加热、280℃等温5 h、180℃回火后,Cr12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以及SEM、TEM和EBSD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3.5Ni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5Ni钢在860℃保温1 h水淬后得到细小的板条马氏体(LM)加粒状贝氏体(GB)组织;570℃回火后,LM的板条变粗,GB中的M/A岛也溶解消失,基体上有大量渗碳体析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继续合并长大,并且开始出现多边形铁素体,渗碳体也不断长大。回火温度为570~600℃时,低温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继续升高回火温度会使得低温韧性下降。研究表明:3.5Ni低温钢经860℃水淬+600℃回火的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热处理对ZG65Cr3NiMo钢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正火和高低温回火处理的ZG65Cr3Ni Mo钢显微组织为珠光体;经950℃油淬和570℃回火处理的ZG65Cr3NiMo钢显微组织为保持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950℃油淬和250℃回火处理的ZG65Cr3Ni Mo钢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ZG65Cr3NiMo钢的磨损量随磨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几乎呈线性规律,磨损率较稳定。这种磨损条件下的ZG65Cr3NiMo钢的耐磨性受钢硬度影响明显,硬度高的合金钢耐磨性较高。经950℃油淬和250℃回火处理的ZG65Cr3NiMo钢的硬度值57.5 HRC最高,耐磨性能最好,在此磨损条件下ZG65Cr3NiMo钢的冲击韧性对耐磨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Cr12钢经980℃奥氏体化后,于280℃硝盐中等温不同时间获得不同比例的马氏体一贝氏体复合组织,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并与常规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Cr12钢与常规淬火回火的回火马氏体组织相比,除硬度有所降低外,抗弯强度、挠度、冲击韧度及耐磨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980℃加热、280℃等温5h、180℃回火后,Cr12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1Cr16Ni4Nb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淬火和回火对一种新型的含铌马氏体耐热不锈钢1Cr16Ni4Nb板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Cr16Ni4Nb钢在1000~1040℃淬火较合理,在1030℃淬火、300~350℃回火时,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韧性;在1030℃淬火、600~650℃回火时,1Cr16Ni4Nb钢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在这两种回火状态下,1Cr16Ni4Nb钢均可以满足不同结构件预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使用正交试验对18Cr2Ni2MoNbA钢渗碳钢深冷处理工艺参数进行筛选优化,分析深冷处理时间、低温回火温度和时间对试样耐磨性的影响,并对试样磨痕形貌、显微组织、残留奥氏体以及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8Cr2Ni2MoNbA钢渗碳淬火后的-196 ℃深冷工艺参数对磨损量影响的显著性排序为:深冷处理时间>低温回火时间>低温回火温度。深冷处理能够有效增加试样的耐磨性,在深冷温度-196 ℃,深冷处理时间1 h,低温回火温度120 ℃,低温回火时间2 h的工艺下试样磨损量最小,与未深冷时相比减少46.67%,磨损机制变为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经过深冷处理后渗碳层的碳化物沿晶界析出,同时有小颗粒碳化物在基体上弥散析出。深冷处理能够降低钢的残留奥氏体含量,增加马氏体含量,使表层渗碳层的显微硬度增加,从而改善18Cr2Ni2MoNbA钢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DIL805A热膨胀仪并结合显微组织-硬度法,测得60Si2Cr A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并且对该钢淬火+低温回火后的回火马氏体组织、硬度及冲击韧度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0Si2Cr A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为3~5℃/s,低于该冷却速度主要发生珠光体转变;该钢870℃淬火后低温回火,回火温度越高,硬度越低,冲击韧度越高;该钢200℃低温回火4 h,可得到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