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房地产融资的资本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房地产行业对资金需求极大,房地产融资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过于依赖银行信贷,因此如何发展房地产融资的资本市场,即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房地产融资的资本市场即银行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如何发展房地产融资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
目前,受到全球经济下滑、国家宏观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联动效应的影响,持续繁荣了10多年的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谷,众多房地产企业降低销售价格稳定现金流,以保持项目开发与企业经营的持续性。虽然多元化战略可以构建一个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降低企业对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约束,以及掌握控股权的总部能够通过内部融资保持稳健的项目开发资金,但是,目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资本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问题、政府误导性的规制、效率低下的司法体系,以及多元化之后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等,都需要企业慎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应该怎样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是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这种格局无论是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还是对于银行业,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房地产融资结构多元化的必要性凸显.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企业银行信贷现状.房地产泡沫引起银行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探讨了房地产融资对银行信贷过度依赖的危害及其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1)
中小房企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融资、房地产基金、上市融资、房地产债券。2014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表现低迷,银行信贷紧缩持续,许多中小房企融资困难,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在房地产行业新一轮的自我调整中,中小房企应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运用民间融资方式;建立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基金和互助性担保制度;寻求合作开发,以有效破解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5.
蔡淳 《建造师》2010,(7):10-13
2010年初货币政策释放收紧信号已经影响到房地产市场,年初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放贷变缓、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缩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性贷款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银行信贷来源占比将减少,资金链将进一步收紧,对房地产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开发力度产生一定制约作用。国家金融调控利剑已经直指房地产七寸命脉,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资金压力下生存,必须另辟融资渠道,才能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3):170-171
顺序融资理论是一种新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通过我国和美国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国内外比较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差异的原因,提出通过大力发展上市公司债券市场、培育健康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顺序的措施,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开展,银行信贷紧缩,多元化融资已是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必然选择。如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房地产开发融资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融资租赁企业资金瓶颈问题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仅次于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之后的第三大融资手段。而在中国.融资租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远未饱和.近年来市场发展前景很大。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融资租赁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融资、理财等功能,有效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装备制造厂商销售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乃至地方建设资金来源难等棘手问题。本文试图从分析当前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在资金瓶颈方面提出锯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 《住宅产业》2009,(8):71-74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的地位及其特点,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经历了一系列土地、贷款政策变动后,常规的银行融资渠道门槛已经大大提高,融资能力成为决定房地产商未来生存的关键。因此,房地产行业迫切需要银行外的融资渠道,以解决开发和经营的资金问题。为了满足房地产资本使用者想进入公共资本市场融资的需求,以解决房地产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之需,房地产信托业务应运而生。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大都是通过设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乔军 《城市开发》2011,(7):84-85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资本市场门槛太高、银行信贷政策收紧、银信合作叫停房地产企业遭遇了十年来最残酷的资金链考验,使得原本自有资金就捉襟见肘的房地产企业日子越来越难捱。万幸的是,作为新兴融资渠道的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正迅速发展,成为房地产企业重要供血库。国家政策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扶持以及越来越多国内外成功的案例为房地产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银行信贷政策收紧、信托融资受限等,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持续紧张,逐渐寻求自筹资金以弥补缺口,民间资本充裕、投资渠道匮乏,促使私募股权房地产投资基金(下称"私募房地产基金")在此背景下迎来爆发,特别是自2010年"开元"以来,私募房地产基金不断涌现,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更首次提出了"发展私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房地产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介绍了房地产融资的新工具即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分析了我国启动房地产投资信托的重要意义。借鉴国外的经验,介绍了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基本原则,分类和其对投资者和房地产企业的不同特征,分析了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在我国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房地产投资信托对我国逐步形成房地产投资市场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融资市场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房地产融资市场的主要特征 监管部门不断出台的金融紧缩政策削弱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在客观上带动了信托、地产基金等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而产业自身升级与分化则决定了未来房地产融资市场的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6)
我国金融市场主要是银行市场,在银行信贷市场上又是典型的贷方市场,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融资难得问题。2009年10月我国在深圳主板市场以外设立创业板,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利用股权融资提供有利条件。然而,我国创业板资本结构并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对金融市场具有天然的高度依赖性,而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还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单一融资格局,一方面对开发商和银行造成很大的风险,另—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风险,房地产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
银行信贷对于房地产市场是至关重要的,把握好银行信贷的规模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稳步向前发展。为了研究银行信贷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协调关系,文章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对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银行信贷紧缩,多元化融资已是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必然选择.如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房地产开发融资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但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成为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房地产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论文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对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概念做了清晰的界定;对房地产投资基金的需求、风险及投资对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结论:房地产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工具,具有产权清晰、专业化程度高、风险收益水平适中的特点,对于繁荣基金市场的投资品种起到重要作用,为民间私人资本、保险资金、社会保障基金、闲置企业资本、政府资金以及外国资本进入房地产业提供了一种可靠渠道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业界普遍认为,2004年将会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金融年".这就是说,如何更好地解决房地产开发中的融资问题,如何开拓新的融资渠道等等,将成为当前房地产界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的方针以后,房地产界和金融界都在认真思考如何贯彻这一方针、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5):138-13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资金来源不足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而融资租赁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与银行信贷相比,融资租赁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体现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从融资现状入手,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收益与风险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本运营方式,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如何引导融资租赁行业正常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时下讨论热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