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纯的逻辑学和有题材特征的方法论逻辑,是信念研究的两种不同形式抽象,后者对信念形式的研究要兼顾题材的特性.法律逻辑属于后一种方法论逻辑,它的理论结构是3种方法论(法律推理、案情论证、修辞论证)与两种信念(恰当性、合情性)的对应.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学家通常是以价值灌输和价值批判方式来推动公民理性发展的,但是,法律解释、法理论证、个案认知和司法公正性的评判,不仅仅依赖于价值分析,事实上远非价值论述能够消解理性问题:在法律规范领域里,价值追问与逻辑分析纠缠在一起,倘若缺乏相对独立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则在这种纠缠中产生价值迷失和逻辑误导是极可能的;在事实认知领域里,司法领域的个案真相,不简单归结为真和假的还原,司法证据规则带有价值倾向,真和善是纠缠的,倘若没有专门的诉讼逻辑理论,则可能得出“真即伪”、“善则假”的印象……这些正是困扰法学家,也是困扰公民社会的法律逻辑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假定。在同样的价值认同情况下,有法律逻辑方法和没有法律逻辑方法,可能会使公民对一个法律现象或者案件得出态度不同的结论,或者得出质量不一样的结论。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少法律争论和态度对立,有时候不是因为价值取向的原因引起的,而是逻辑不理性造成的,例如:关于辛普森案的争议,就是大家混淆了哲学标准和诉讼标准造成的;又如,关于无罪推定的误解,最能说明我国学人逻辑思维的欠缺;再例如,李惠娟事件其根源在于她所受之法律逻辑理论教育太少,以至一个好的判决被人抓了把柄……在这组参与笔谈的文章中,《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谈到了借助非形式逻辑框架,把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拟界定一下法律逻辑学之事实论证研究的理论特征,期望将方法论学者的深刻性贯注到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研究中去。《以论证逻辑为基础架构的法律逻辑》谈到与批判性思维和合理性密切相关的是论证逻辑,而不是作为蕴涵理论的形式逻辑。《法律逻辑研究的三个纬度》论述了要以普通逻辑学理论、非形式逻辑理论、现代逻辑(主要是以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广义模态逻辑为理论基础的道义逻辑)为基础进行研究。《司法独立与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谈到司法独立的核心是审判独立,其内涵包括“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法律论证的逻辑——试论法律逻辑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法律逻辑的品质就是法律逻辑这种逻辑所具备的一些个性或者特征,是法律逻辑不同于"普通逻辑"之处.法律逻辑所具有的自身品质是:突出实践性,带有题材性,其推理的结论可以有效性和合理性两个标准共存,其逻辑基础是非形式逻辑等.  相似文献   

7.
逻辑固法: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法律逻辑采用以论证为基础的方法进行构建时,法律论证的宏观结构分析以及证据推理、法律解释和适用的推理所使用的论证型式,就成为法律逻辑的两个基本问题。图解方法有助于诉讼双方理清各自的论证路线.也有助于裁决者整体把握诉讼双方的论证结构并进而评价其论证力量,更有助于裁决者在裁决书中向当事人和公众有力地证明判决的正当合理性。论证型式的使用,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仅丰富了证据推理的手段,而且赋予或增强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的正当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以往法律语言学研究文献几乎都认为法律条文中"的"字短语仅表示"假设"逻辑结构要素。出现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在分析"的"字短语逻辑结构要素过程中,当前法律语言学界仍然遵循着早已过时的"三要素说";其二,研究者往往将表层的法律语言形式与深层的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相混淆。本文基于目前占法理学界主流的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新三要素说",系统地分析了法律条文"的"字短语表达的逻辑结构要素及其在语言结构形式上的影射。根据语言结构形式的逻辑结构要素影射,归纳得出法律条文中"的"字短语的"化词"和"化句"翻译策略,并以《劳动合同法》的两个权威英译本为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图尔敏是逻辑学实践转向的重要理论先驱之一.他所倡导的论证逻辑理论或实质逻辑既从法律论辩实践中来,又到法律论辩实践中去.<论证的使用>(1958)虽然发起了对符号逻辑范式统治的挑战.但主要是从理论上论证逻辑(形式证明)和修辞学(不诚实的说服)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分析实质论证的中介方法.叙述了体现图尔敏逻辑思想的一般论证理论的论证域或论坛.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学家通常是以价值灌输和价值批判方式来推动公民理性发展的,但是,法律解释、法理论证、个案认知和司法公正性的评判,不仅仅依赖于价值分析,事实上远非价值论述能够消解理性问题:在法律规范领域里,价值追问与逻辑分析纠缠在一起,倘若缺乏相对独立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则在这种纠缠中产生价值迷失和逻辑误导是极可能的;在事实认知领域里,司法领域的个案真相,不简单归结为真和假的还原,司法证据规则带有价值倾向,真和善是纠缠的,倘若没有专门的诉讼逻辑理论,则可能得出“真即伪”、“善则假”的印象……这些正是困扰法…  相似文献   

12.
在学界对法律逻辑共识的基础上,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论证实践中的法律逻辑问题。主要探讨了论证实践的划分、论证实践的重点及法律逻辑在论证实践意义与有限性等问题。作为一门动态发展的工具,法律逻辑的根本旨要就在于对论证实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机构的“逻辑研究”与“基本机构”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成功地用逻辑理性方法对机构学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1)提出了“原始功能机构”和“组合功能机构”的机械层次看法;(2)揭示了机构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构造逻辑”:“功能合成”和“功能组建”;(3)论证了“原始功能机构”才是“基本机构”。  相似文献   

14.
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Segmented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简称SDRT)把动态语义学和人工智能关于话语解释的研究结合起来,并把修辞结构引入动态语义学。SDRT包含了两种逻辑:信息内容的逻辑和粘着逻辑。SDRT使用语义未具体化陈述的语言Lulf来描述话语的逻辑形式,表达关于语义未具体化陈述的信息,Lulf的推论关系抓住了未具体化逻辑形式和所有可能的解释之间的关系。通过粘着逻辑和最大化话语融贯性原则,话语更新定义了未具体化逻辑形式和语用上更可取的解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1法律逻辑研究的现状作为一门学科,法律逻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1年克卢格的《法律逻辑》一书出版[1]。在他看来,法律逻辑是形式逻辑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荷兰学者舒伊特曼提出了一种更为极端的观点,逻辑都是形式的,故根本不存在特殊的“法律逻辑”,正如不存在“草莓逻辑”一样  相似文献   

16.
当代欧美出现了谬误研究的热潮,其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系统的谬误理论主要有谬误的形式论、谬误的语用一辩证论、谬误的语用论和谬误的修辞论。当代谬误研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综合化趋势,谬误理论也向更深层次发展,意在构建理论基础与框架,打造识别、分析和评价论证特别是谬误的工具,以及梳理与澄清概念术语。当代谬误理论研究的直接理想是构建一个融合逻辑(指狭义上的形式逻辑)、辩证和修辞为一体的统一的谬误理论,其更高的理想或目标是构建成熟的论证理论。当代谬误理论研究不但复兴了谬误理论研究,而且促进了非形式逻辑思想的兴起与发展,对我国谬误理论和论证理论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律逻辑的两个基本问题:论证结构和论证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法律逻辑采用以论证为基础的方法进行构建时,法律论证的宏观结构分析以及证据推理、法律解释和适用的推理所使用的论证型式,就成为法律逻辑的两个基本问题.图解方法有助于诉讼双方理清各自的论证路线,也有助于裁决者整体把握诉讼双方的论证结构并进而评价其论证力量,更有助于裁决者在裁决书中向当事人和公众有力地证明判决的正当合理性.论证型式的使用,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仅丰富了证据推理的手段,而且赋予或增强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的正当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第一届全国逻辑会议召开,提出逻辑学面向应用、全面发展的号召以来,我国逻辑学研究和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其中法律逻辑学的发展应该是比较好的,各法律院校普遍开设了法律逻辑学课程,出版了大量的法律逻辑学教材和一些专著,也公开发表了不少的法律逻辑学论文。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法律逻辑的研究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足:第一,宏观论述多,具体论证少。大量篇章停留在法律逻辑元问题的研究,如:是否存在法律逻辑,什么是法律逻辑,法律逻辑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法律逻辑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等问题。这类研究对正确把握法律逻辑的理论定位,开辟…  相似文献   

19.
研究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关系应追逐两种方法的本质(或本源)。这是认识二者的最有效的办法。同时,研究二者的量的关系,应注意数学的逻辑性。因此推知,开展统计理论研究必须注意以质的规定性为前提与数量研究的逻辑严密性。  相似文献   

20.
量子力学完备性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依据严密的逻辑分析和严格的科学史考察认为,量了力学现有数学形式体系与正统物理解释是逻辑自洽的,量子力学标准解释(加上主要修正)与数学形式体系是相协调的。EPR论证对量子力学完备性的质疑是缺乏逻辑说服力的,但很具启发性。笔者应用当代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理论说明理论的研究成果,从量子力学建构特征角度论证了现有量子理论(包括描述和说明两部分)是不完备的,并提出了使其走向完备的一个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