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任勇  韩建华 《石油机械》2003,31(9):37-38
孤岛油田所辖油水井的大内径套管居多,井下落物的产生容易造成管类落物弯曲变形,使用常规打捞工具难度大、失败率高,针对这一现状,研制了可伸缩式打捞引筒。这种打捞工具主要由内外啮合的矩形花键套、弹簧、锥形引筒、剪钉、捞矛等组成,能够通过引鞋,将落鱼引入锥形引筒内,修正鱼顶并且加压剪断剪钉,使捞矛下行进入鱼腔,实现打捞。该工具还可以依靠弹簧作用,对落物进行重复加压打捞。4口油井的现场应用表明,可伸缩式打捞引筒适应能力强,打捞成功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2.
卧88井因井下流体腐蚀形成连续油管、油管和钻井三重落鱼。因套管内打捞连续油管,落鱼变形空间大;油管鱼头腐烂、变形严重,打捞中针对井下实况,几次合理修改打捞工具,取得了良好打捞效果,为今后套管内打捞小直径杆件落物和烂鱼顶落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套管内打捞抽油杆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温8—22井是吐哈油田首次在套管内打捞抽油杆实践。温8—22井是温米油田的一口采油井,油层套管:1397×12426×26088m,人工井底:25835m。在起杆柱时从光杆上部接箍处断脱,用卡瓦捞筒捞出光杆及25和22抽油杆81根,其余脱扣,落鱼总重155t,掉钻行程317m。油管、油杆鱼头均不规则,油杆鱼头高出油管,裸露部分在套管内弯曲、变形,故打捞难度很大。1.井下落物①管柱:73平式油管101根、泵座1个、89高效气锚1个、导锥1个,…  相似文献   

4.
目前套管内管类落物打捞工具无法实现1趟管柱完成冲洗及打捞功能,对于特殊尺寸的管类落物鱼顶需要制作特殊打捞工具,容易造成井下二次责任事故。鉴于此,研制了新型修井冲砂变径打捞矛。该打捞矛通过结构的重新设计,根据矛杆内中心孔冲洗鱼顶及调整不同规格尺寸的垫块原理,利用现有的修井设备,实现了套管内特殊尺寸落物鱼顶的冲洗及打捞的施工模式。地面试验及现场20口油井的应用表明,新型修井冲砂变径打捞矛可满足300kN的提升拉力要求,冲砂干净,一次性打捞成功率达90%,简化了作业施工程序,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生产时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偏磨油井复杂打捞中偏磨油管打捞困难,成功率低,打捞时易变形、胀破或劈裂的难题,研制出可用于找捞各种严重偏磨甚至出现裂缝油管的偏磨油管卡瓦打捞筒。经几口井现场应用表明,该打捞工具能够有效打捞常规打捞工具无法打捞的严重偏磨油管,打捞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工艺以及井下大直径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在油田的修井打捞作业过程中,经常遇到井下大直径落物(如:封隔器、水力锚、桥塞、套管抽子、电潜泵、弯曲成团的抽油杆等)。由于这些落物外径较大,与套管的环形空间间隙较小,作业施工风险大,处理不当极易导致井下事故复杂化,不仅增加打捞施工的难度,影响修井速度,延长施工占井时间,并且对套管的损害也较大。本文以永久式电缆桥塞和井下弯曲变形的抽油杆打捞为例,进一步说明打捞方法和打捞工具对成功实现大直径落物快速打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水平井弯曲井段打捞特性(打捞管柱受力影响和弯曲井段打捞难点)分析,提出了一套水平井打捞工艺技术新方案,包括打捞工具的选择原则、打捞工具最大外径和长度设计、打捞钻柱的选择原则、扶正器的选用、打捞管柱的组合、打捞解卡的参考方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旋转式钢丝落物打捞工具的革新与应用进行探讨。为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减小多层油田开发的层间矛盾,大庆油田广泛采取了分层配注技术。应用注入井分层调配技术能够测试并调整目标井的配注层段的注入量,是保证分层配注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注入井分层调配工作中,受井下管柱结垢、油套管变形等因素影响,井下工具及流量计常常遇卡,解卡时钢丝所受负荷变大。负荷较大时,钢丝常常在有砂眼和细微磨损处断裂,从而造成井下落物。为保证测井的正常注入和其他测试工作能够正常顺利进行,必须进行落物打捞工作。针对传统的钢丝落物打捞困难问题,对常规钢丝落物打捞工具进行了革新,研制了旋转式钢丝落物打捞工具。现场应用表明:旋转式钢丝落物打捞工具在不同注入方式、落物深度及落物原因井中的打捞成功率为100%,说明旋转式钢丝落物打捞工具结构设计合理,制定的使用方法得当,具备进一步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已成为当今石油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采油过程中,电缆断脱、掉泵、砂卡电泵、套管变形卡泵事故不断发生,且潜油电泵结构复杂、外径大,加上电缆因素,潜油电泵的打捞存在很大难度。作者针对遇到的难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加工了一些特殊工具(如磨铣潜油电泵机组本体的空心磨鞋,打捞潜油电泵中心轴的实心杆本体捞筒),成功地解决了潜油电泵的打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常规打捞工具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王强  李丽  黄敏  谭纬 《油气井测试》2008,17(2):54-55
水平井打捞技术一直是修井作业的难点,在缺乏配套打捞工具的情况下,LSIH井采用常规打捞工具,在保证井眼规则的基础上,利用母锥、卡瓦捞筒复合打捞出井内落物,为水平井打捞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由于管杆偏磨、疲劳等造成抽油杆断脱,在抽油井中更严重,使打捞作业频繁。目前的打捞工具适用于实心抽油杆,在打捞空心抽油杆时存在2个问题,成功率低。介绍了侧开式合页空心抽油杆捞筒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工具采用在油管内直接打捞的方式,能打捞各种规格的抽油杆和防脱器,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为安全、快速、有效地解决顶部极度弯曲、径向变形尺寸很大的落井抽油杆打捞难题,研制了一种在套管内打捞弯曲抽油杆的工具。该工具把以往从落物顶端引入打捞改为从落物侧面引入打捞,使复杂的井下故障处理简单化,从而缩短修井周期,减少修井费用,及时恢复油井生产。该项技术先后在江苏油田6口油井上应用,成功率100%,验证了工具的独特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工具打捞未失效卡瓦式井下节流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压缩卡瓦式井下节流器中心杆并使其胶筒回缩的新型打捞工具。现场应用表明:该工具操作方便、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易于加工;有效提高了卡瓦式井下节流器打捞成功率,缩短了打捞作业时间,节约了打捞费用,在苏里格气田节流器打捞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无油管采油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兴采油工艺。针对空心杆采油的不足 ,设计了新型实心抽油杆套管采油工艺 ,这种采油工艺主要由悬挂封隔系统、卡定密封系统、限位系统、扶正减振系统、打捞系统、三防配套系统 (防砂、防气、防蜡 )及杆柱优化系统等组成。介绍了各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现场 8口井的应用 ,表明该工艺达到了设计要求 ,节省了大量油管 ,同时与普通机械采油相同 ,均为上冲程出油 ,且增油效果明显 ,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佘梅卿  祝道钧 《石油机械》1994,22(10):21-25,32
深抽助力装置是用抽油杆连接在井口到抽油泵之间的一种采油工具,根据需要可与抽油泵相隔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这种装置并不抽油,但能改变上、下冲程井口排液量。装置产生的“上顶力”可减少抽油机悬点载荷及抽油杆载荷,改善抽油杆受力状况,减少抽油杆断脱事故,泵挂可平均加深250~800m。  相似文献   

16.
空心抽油杆驱动螺杆泵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电机驱动井下螺杆泵采油系统中,抽油杆柱易断脱是其薄弱环节。将空心抽油杆与实心抽油杆进行了性能对比和实例计算,由此分析出空心抽油杆在螺杆系井中应用的优越性。通过校核抽油杆强度计算认为,在螺杆泵井中,采用KG36空心抽油杆时安全系数比采用CYG25实心抽油杆提高1倍左右。在采用空心抽油杆时,同步提高抽油杆工具强度,可实现抽油杆柱整体强度的提高。介绍了空心抽油杆在胜利海上埕岛油田螺杆泵井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QZ型卡爪式脱接器的试制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荣恩 《石油机械》1990,18(12):35-36
QZ型卡爪式脱接器是抽油杆与大泵活塞的专用对接工具。本文着重对其技术规范、适用范围和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现场试验表明,这种新型脱接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尤其是与φ70mm抽油泵配套使用,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胡淞 《石油仪器》2012,26(1):71-72,74
抽油杆柱是抽油机的关键薄弱环节,在实际复杂工况中可靠性难以保证。文章分析了抽油杆柱的载荷来源及其理论算法,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加重杆的失稳防治措施,并得到了其计算方法。以某油井为例进行了加重杆的改良设计,建立了抽油杆柱的有限元模型,对改良前后的模型进行了分析,对加重杆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有杆泵抽油井的常见故障及其检测特征,采用美国Teknowledge Inc.研制的专家系统建造工具M·1建造了有杆泵抽油井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编制了一个拥有108条规则的知识库。应用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的6口有打泵抽油井对本系统进行了验证,诊断结论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对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方法应用于有杆泵抽油井的故障诊断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抽油杆柱受力状况井下检测装置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抽油杆柱下部载荷和位移难以准确描述,使抽油杆柱的设计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研制了抽油杆柱受力状况井下检测装置。该装置结构与抽油杆接箍一样,可以安装于抽油杆柱的任何部位,传感器采用了微耗电系统,可以在井下连续工作1年以上。油井工作时,井下抽油杆的负荷、温度、位移及流体压力等参数经处理后存储于存储器中,起出抽油杆后,存储的数据经PC机的相应程序进行处理后,获取所需的数据和示功图。通过对不同位置上实测示功图的分析对比,近泵口位置的传感器由于消除了杆柱运动的影响,所测示功图更准确地反映了泵的实际工作状况。9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测量的示功图能准确地反映油井的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