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持续增加,半刚性基层以其强度高、稳定性好以及耐久性好等优点在我国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以其作用范围广,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危害性大等不良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形成的原因为分析基础,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出了从原材料方面控制反射裂缝的形成以及在半刚性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加铺层防止反射裂缝的扩展两方面进行分析,并且以国内某高速公路反射裂缝处置为例,论述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胡海军 《山西建筑》2007,33(17):300-301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非荷载裂缝的病害,通过对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横向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和加强施工控制措施,以减少面层非荷载反射裂缝的数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非荷载裂缝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常用结构是在半刚性基层上铺设沥青混凝土,然而,当半刚性基层的水平、竖向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的抗拉强度时,罩面层便会出现大量的反射裂缝,进而影响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为了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铺设应力吸收层,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重交通、重载荷对道路基础的要求,以无机结合稳定粒料为基层,沥青混凝土为面层的半刚性路面已经成为目前高等级公路路面的主要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年限长,适应繁重交通量,路面平整,抗压强度高,稳定性好,加之半刚性基层的强荷载分布能力使沥青面层弯拉应力值较小,可以有效抵抗沥青面层承受路面频繁行车的反复疲劳破坏。在沥青道路维修养护或道路翻新改造时,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设沥青罩面层处治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里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机理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对今后沥青混凝土道路的建设施工、翻新改造与后期养护维修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立统 《建造师》2010,(7):86-86
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车辆荷载和温度变化。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后在荷载和温度作用下进一步向上发展,使面层开裂形成反射裂缝。通过设计和施工各环节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反射裂缝不仅使路面使用性能老化,影响行车舒适性,而且导致路表水下浸,影响到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文章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产生和扩展机理的分析,结合潭邵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经验,为同类裂缝的处治方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反射裂缝不仅使路面使用性能老化,影响行车舒适性,而且导致路表水下浸,影响到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文章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产生和扩展机理的分析,结合潭邵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经验,为同类裂缝的处治方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了我国当前公路建设中普遍采取的结构形式。随着车辆增多,路面的承载加剧,加之施工材料本身具有的一些缺陷等原因,致使路面渐渐地出现反射裂缝,大大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扩展以及疲劳问题,是当前公路建设非常重视的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对裂缝扩展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裴选红 《山西建筑》2006,32(8):300-301
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比较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几种防治措施,提出防治反射裂缝的关键,供有关单位在防治反射裂缝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非荷载性裂缝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缺陷之一。早期裂缝对路面使用性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然而,裂缝的扩展最终会导致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错综复杂,不过可以将这些复杂原因引起的裂缝归结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温度裂缝和反射裂缝是非荷载裂缝的两种主要形式。从非荷载性裂缝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梯度裂缝和反射裂缝形成的机理,指出温度梯度是引起路面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裂缝和温度裂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国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层次结构由垫层、半刚性基层及面层组成,垫层作为路面结构与路基结构的分界层,主要发挥应力传递和扩散的功能,半刚性基层一般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反射开裂是水稳碎石基层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水稳碎石基层反射开裂极易传导至沥青路面层,进而诱发不同程度的沥青路面开裂病害,最终影响沥青路面的整体性和密封性.基于上述病害实际,特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原理、设计施工及后期管养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原因,并针对裂缝病害成因提出可行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2.
邱飞跃 《中外建筑》2009,(5):239-240
本文分析论述了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如反射裂缝、唧泥等实际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唧泥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采用柔性基层的路面结构;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路面级配碎石柔性基层的配比设计与施工技术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施工中,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来提高施工质量,才能更好地解决沥青砼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14.
熊杰 《山西建筑》2006,32(1):303-304
通过对水稳类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原因的分析,从原材料、施工工艺、养生等方面提出了防止基层裂缝产生的具体措施以及对基层裂缝有针对性的处治方法,从而有效地阻止基层裂缝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反射,提高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由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已经日益成为我国沥青路面主要的破坏形式。论文通过对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即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研究,论述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灌缝、超薄抗滑表层和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处治方式。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随着施工工艺和处治方式的改进,使用寿命会更长。  相似文献   

16.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防治问题,建议在半刚性底基层和面层中间加设一层钢筋网,实现面层应力的传递和消能,从而降低反射应力对沥青面层的影响。拟从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原理方面切入,针对钢筋应力消减网的施工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碎石基层半刚性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晓久 《安徽建筑》2004,11(6):95-96
高速公路路面经历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现在已向半刚性沥青路面快速发展。由于半刚性材料易于就地取材、工艺简单、强度和刚度好,造价又低,故这种刚柔结合的半刚性路面结构已形成一种普遍使用的形式。但同时由于半刚性路面裂缝严重,容易导致路面反射裂缝破坏。在环境荷载作用下,基层容易产生干缩和低温缩裂,半刚性基层这些裂缝会扩展到面层,形成反射裂缝。本文特别针对温度情况下,讨论路面结构内力分布情况。方法是采用ansys对加设级配碎石基层半刚性路面结构进行多种参数模拟计算,研究碎石基层怎样调整结构应力而防止了温度和行车荷载产生的过大拉应力,避免基层产生内部裂缝。  相似文献   

18.
高守臣 《市政技术》2010,(Z1):60-61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应用广泛,其基层主要为半刚性。在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黏结对路面的正常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推移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设计、施工两方面介绍了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推移原因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依托丹锡高速公路经棚至锡林浩特段建设项目,采用Superpave设计方法对ATB-25柔性基层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和优化,并制定ATB-25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指标。应用结果表明,沥青稳定柔性基层能有效延缓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扩展时间,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半刚性基层产生收缩裂缝最终导致沥青混凝土面层开裂的原因,从配合比设计、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半刚性基层的施工、养护等方面介绍了防治收缩裂缝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基层的质量,延长道路路面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