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概述 平面磨床的床身导轨是机床的重要工作基面。它是整台机床的装配基础,也是机床工作精度的基础。正确合理地选择机床导轨的材科和热处理方法,提高床身导轨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对提高磨床精度的保持性和延长使用寿命起着关键的作用。 机床床身导轨的超音频感应淬火,以其淬硬层较深,硬度均匀,淬火变形小和设备工作相对稳定等优点,成为一种感应加热中的先进工艺。据资料介绍,机床导轨经超音频淬火后的使用寿命比高频淬火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国机床制造厂中,感应加热已经广泛用于钢制零件(齿轮,轴等)的表面淬火,以提高机床零件的强度和耐磨性。但铸铁的高频淬火还没有得到应用。 国外对铸铁采用高频淬火的问题已游行了不少研究工作,说明很多铸铁机器零件采用高频淬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机床制造厂中,床身导轨已广泛地采用高频淬火。 根据国外的有关资料,可得到以下的结论: 1.高频淬火显著地提高了车床导轨的硬度,因此提高了导轨的耐磨性和机床的工作精度; 2.在铸铁的原始成分和组织合乎要求,以及感应加热规范正确时,可得到满意的表面淬火层; 3.导轨淬火后有一定的变形,但…  相似文献   

3.
平面磨床的床身导轨是机床的重要工作基面,它是整台机床的装配基础,也是机床工作精度的基础,正确合理地选择机床导轨的材料和热处理方法,提高床身导轨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对今后提高平磨精度保持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有着关键的作用。目前提高手磨导轨使用寿命的方法有许多种,如以感应加热来淬硬导轨面的方法最为直接和稳定可靠。在各种感应加热方法中,机床导轨的超音频加热,以其淬硬展较深,硬度均匀,淬火变形较小和作业时相对稳定等优点,成为导轨感应加热中的使使者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据资料介绍,机床导轨经双音频淬火后的使用寿命比…  相似文献   

4.
前言 将电接触表面加热原理应用于机床导轨或其它大型零件的表面淬火工艺是我国工人阶级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一项发明创造。用这种淬火方法处理过的机床导轨,其抗擦伤能力和耐磨性均有明显的提高。 电接触表面淬火有很多特点,1.设备简单,投资少;2.操作容易,能解决大型零件表面淬火问题;3.淬火零件的变形很小,淬火后稍加磨光即可使用,不需用导轨磨床再加工;4.由于是点接触表面加热,因此就可凭借工件自冷而达到淬火的目的,从而省去了冷却系统。 目前在生产中应用这项新工艺时遇到的问题是;淬硬层的质量应怎样来检查以及怎样提高淬火工效…  相似文献   

5.
我厂七十年代生产的管螺纹加工车床,床身用HT20-40灰铁铸成,导轨面没有淬硬处理,耐磨性能较差。经长时间使用失掉精度后,若更换床身,费用太高。我们采用如下办法,即将原床身导轨刨去,再选用耐磨性高的材料GCr15导轨镶配在床身上。镶钢导轨经中频(或高频)表面感应淬火,硬化层达2.5mm(高频1.2mm)、硬度在HRC59以上。为了便于淬火后校直、导轨用0.8~1m长度分段相接,淬火后变形  相似文献   

6.
提高机床导轨的耐磨性和抗擦伤能力,保证机床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是当前众所关心的工艺措施。我厂 CA 6140普通车床床身导轨采用中频感应淬火,淬火部位五处共七个表面(见图1),淬火后硬度值 可达 HS70以上,硬化                            层深度  相似文献   

7.
通常,导轨都跟机床床身或滑台底座铸成一体。导轨的材料一般是灰铸铁,耐磨性能好,材料中的片状石墨起着润滑、减磨作用。对铸铁导轨面进行表面淬火可以提高表面层硬度和耐磨性。滑台座导轨面常用的淬火方法有三种:火焰淬火、感应淬火和工频电接触表面自冷淬火。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机床铸铁导轨采用超音频淬火处理,能有效提高导轨的硬度,并能得到满意的淬硬层深度,从而使机床的精度和寿命明显提高,因此导轨超音频淬火处理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导轨超音频淬火及行走装置的设计。 一、淬火原理及感应器设置方式 如图1所示,要进行导轨超音频淬火处理的机床床身,长度 L 为3~5m。感应器的形状由导轨截面而定,位于导轨上方,其间留有适当间隙δ。当感应器中  相似文献   

9.
在机床制造或修理中,为提高导轨的表面硬度,通常采用导轨表面的电接触硬化,它是利用工件本身的导热性,使导轨工作表面淬火硬化,提高导轨工作面的耐磨性,而导轨内部不发生变化。导轨表面淬硬有电石墨棒式电极的手工操作和滚轮式电极机械化操作两种。由于石墨电极的耐磨性较差,电极与工件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厂开始试验电接触表面淬火是用手动的方式,淬火介质采用硫酸亚铁在机床上导轨表面划出淬火痕迹(具体方法见附件),提高导轨表面硬度。当时采用硫酸亚铁作为淬硬剂有这样一个设想:一方面作为淬火剂提高导轨表面的硬度,另一方面这种淬火剂能否在淬火的过程中在导轨表面层形成一种具有高减磨性能的硫化物。如果硫能渗入,那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导轨的耐磨性能,就能一举两得。毛主席教导我们:“判定  相似文献   

11.
电接触表面淬火是利用接触电阻来加热另件表面,利用被淬火另件本身的热传导冷却,来达到通贷面淬火的目的。我厂制造了一台导轨淬火磨光联合机组,成功地将电接触表面淬火这一新工艺应用于机床导轨淬火,实践证明效果良好。铸铁导轨经淬火后,硬度可达Rc57一63,淬硬深度达0 .31一0.33毫米。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机电一局设备维修技术协作组与江苏省机电一局设备维修技术协作组于六月七日至十日在无锡市召开了以延长机床导轨寿命为课题的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宣读了各自的论文,各抒已见。会议总结了延长机床导轨寿命的几种方法。(1)导轨表面淬硬机床导轨几何精度修复后,进行交流电点接触表面淬硬,能提高导轨抗擦伤性、耐磨性,经济效果比较好。到会代表对导轨点接触后形成的淬火花纹微量凸起和硬度差异引起的不等量磨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床身导轨的磨削质量是保证机床质量与机床精度的关键。我厂与西德特劳伯(Traub)公司合作生产的TND360型计算机数控车床,其床身材质采用可淬硬密烘铸铁,经超音频淬硬,硬度达HRC43以上,表层淬硬深度为1~3.5mm,其横截面几何形状复杂,共有九个面组成,均需磨削加工,倾斜导轨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6°,导轨全长1903mm,导轨精度和光洁度要求较高。对此高精度床身导轨的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14.
床身是机床的基础,是机床的关键零件之一,而床身导轨的精度又是保证加工工件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使导轨精度保持长久,使用中磨损少,目前车床床身选用的材质为HT250和HT300,有的还采用密烘铸铁。导轨的表面经感应淬火硬度为HRC48~50,深度为2~3mm,要求磨削后粗糙度为R_(?)0。8μm,对宽度小于400mm的导轨在任意250mm长度上纵向导轨垂直平面内的几何精度对普通级机床要求小于0.0075mm对精密级机床要求小于0.005mm,且只允许中凸。 H155车床床身导轨磨床为满足导轨加工要求提供了可靠设备,它采用多片砂轮成形周边磨削,也可用单片砂轮分步磨削。其特点是效率高,精度高,特别是磨削淬硬导轨时比端面  相似文献   

15.
正确合理地选用床身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可提高床身导轨的耐磨性,从而提高机床的精度保持性,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床身导轨耐磨性的热处理方法很多,安阳机床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中频加热淬火来实现C 630-1普通车床和C 630-1 M马鞍车床床身导轨的硬化,从试验成功到投入生产已有七年了,至今仍在正常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引出对燕尾导轨进行感应加热淬火,国内一般采用预热圈与淬火圈串联的仿形感应器(简称串联式感应器),以连续加热冷却的方法进行。由于燕尾导轨几何结构的原因,淬火效果往往不佳。淬硬层分布差,硬度不高,不仅影响导轨的耐磨性,而且给磨削加  相似文献   

17.
《机械》1979,(2)
机床导轨的耐磨性是决定机床精度保持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文内叙述了电接触表面淬火用于机床导轨的新工艺,由首先试用于设备维修到使用于产品的沿革及其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容易、淬火零件变形小的特点。从基本原理、设备、工艺、使用效果等方面总结了用自制的车式双轮电接触淬火机对 y3150E、y31200滚齿机的床身、主柱的导轨面进行淬火的经验。对比了机床导轨经电接触表面淬火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机床导轨耐磨性和抗擦伤能力是影响机床精度保持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机床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床导轨质量,一机部机床局在南京召开了会议,交流了机床导轨淬火的经验,现将大连机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上海第二机床厂,天津市机械研究所,天津市机床修理厂,长城机床厂等单位关于高频淬硬导轨的经验综述于下,供同志们参考。 机床导轨表面经过高频感应淬火后,其耐磨性比铸态提高两倍多,同时显著改善了抗擦伤能力。高频淬火是使工件在高频交变电磁场作用下表面产生感应电流而加热,然后再冷却的淬火工艺方法。这种工艺由…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问题的引出对燕尾导轨进行感应加热淬火,国内一般采用预热圈与淬火圈串联的仿形感应器(简称串联式感应器),以连续加热冷却的方法进行。由于燕尾导轨几何结构的原因,淬火效果往往不佳。淬硬层分布差,硬度不高,不仅影响导轨的耐磨性,而且给磨削加工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0.
使用30-40kHz的超音频电流对机床导轨进行表面加热淬火,可获得2-3mm的理想淬硬层深度,淬硬层质量、寿命和生产率均优于高频加热淬火工艺。文章还介绍了淬火设备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