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东坝头以下河段,堤根低洼,横比降均值为纵比降的8倍左右,黄河下游一旦发生较大洪水,漫滩水流极易在滩区串沟和堤沟河低洼地带形成集中过流,堤沟河流速和水深较大,易造成重大的河势变化,形成横河、斜河,特别是滚河的可能性增大,水流顶冲堤防、顺堤行洪都将严重威胁下游堤防的安全,甚至造成黄河大堤的冲决。为此,开展"二级悬河"形势严重河段堤沟河的治理模型试验,与堤沟河现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堤沟河治理后堤根流速减小,横比降减小,可缓解"二级悬河"的不利态势,减轻对大堤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研究河段的水文、泥沙特点,合理设计物理模型比尺,并对模型进行水位过程率定和验证,对黄河下游"二级悬河"试验河段淤填堤河治理措施进行物理模型效果检验。实体模型试验表明,通过"二级悬河"治理,当遇到较大上滩洪水时,滩地顺堤行洪流速降低,堤根水位下降、水深减小,洪峰期滩区分流比减小,滩区断面形态得到一定改善,滩地横比降大幅减小,"二级悬河"形势发生明显改善,堤防的安全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小浪底水库已建成投人运用,四次加高了黄河下游的大堤,但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自1958年以来,在黄河下游的河滩上修筑了生产堤。生产堤的总长达600km,围去了80%的行洪滩地面积。由于生产堤的修建,大多数的洪水都被限在生产堤间行洪,只有两生产堤间的滩地可以上水和泥沙淤积。大堤和生产堤间的滩地没有行洪和泥沙淤积的机会。因此,生产堤间的主槽和滩地要比生产堤与大堤间的滩地要高得多。这就形成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在主槽滩唇和近大堤的低滩之间形成很大的横比降。这就威胁到大堤的安全。有破坏性的横河、斜河可以发生,一旦遇较大洪水就要溢出生产堤并直冲大堤根部。上游水库的调节运用不可能阻止二级悬河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将进一步恶化。为了保障黄河下游大堤的防洪安全,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拆除生产堤,恢复滩地的行洪沉沙作用;(2)利用泥沙加宽和加固大堤,淤筑相对地下河;(3)进行主河槽疏浚并将泥沙淤在生产堤和大堤之间,减小主槽和大堤根的横向高差;(4)将滩地的居民迁移至加宽了的大堤上居住,给他们解决去滩地耕种的道路和交通问题;(5)疏浚并整治主河槽,中水河槽的整治流量可以按3000~4000m^3/s,河道整治工程控导河势,但要允许洪水漫滩。  相似文献   

4.
略论二级悬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河是指河床明显高出河流堤防背河侧地面的河流(或河段),又称地上河,它具有水位常年高于背河侧地面、河势多变、防洪工程自行降低标准、堤防决口后灾害严重、一旦堤防决口可能造成改道等特点。二级悬河是指河槽平均河底高程高于滩地平均河底高程的河流(或河段),黄河下游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形成二级悬河。平原堆积性河流,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存在滩面横比降;悬河,具有平原堆积性河流的特点,且河床明显高于河流堤防背河侧地面;二级悬河由悬河淤积而成,除具有堆积性河道、悬河的特点外,就断面形态而言,还应同时具有滩面横比降陡、滩唇高程远高于堤防临河侧附近滩面高程、河槽平均河底高程高于滩地平均河底高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黄河山东段二级悬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黄河山东段二级悬河形势的基础上,指出二级悬河主要有以下危害:①导致洪水位偏高,洪水演进异常;②危及堤防安全;③易破坏控导工程;④加重滩区灾害损失。为有效遏制二级悬河不利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①淤填滩区串沟及堤沟河,减小滩地横比降;②加大主槽疏浚力度,同时结合淤背固堤、淤填堤沟河,改善河道断面形态;③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库的调节作用,创造有利的水沙条件进行淤滩刷槽,增大主槽排洪能力;④进一步完善滚河防护工程体系,确保堤防工程安全;⑤破除滩区生产堤并严禁新修和加修;⑥通过立法划定区域,禁止开展不利于行洪的一切活动;⑦积极采取生物措施;⑧加强水政监察执法力度,搞好河道管理与工程管理;⑨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研究二级悬河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形势,针对二级悬河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治理二级悬河应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快建设二级悬河严重河段堤防的加固和防护工程;②破除生产堤等行洪障碍,利用大洪水淤滩刷槽;③利用中常洪水引洪淤滩;④人工疏浚河槽,淤填堤河,淤堵串沟;⑤结合引黄沉沙淤填堤河洼地。近期应做好规划、开展试点、加强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由于东明南滩“堤沟河”的存在,容易造成顺堤行洪,威胁堤防安全,是黄河下游防洪的险点之一。本文介绍的以机淤治理“堤沟河”,条件具备、技术可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控制阈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和原型资料分析,结合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对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控制阈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悬势程度可以用滩唇高程与临堤滩面平均高程之差来表征;在一定时期内,允许的二级悬河应以发生顺堤流速不大于堤防抗冲临界流速为控制条件,堤防临界抗冲流速约为0.8 m/s;二级悬河控制阈值与滩宽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河道高出防洪大堤外地面3~5米,最大10米,两堤间滩面辽阔,串沟众多,滩唇高仰,堤脚低洼(图1),横比降很大,河床极不稳定,治理该段河道困难很大。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标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黄河下游滩区来水严重偏枯,人口高速膨胀,滩区居民对滩区进行了盲目、无序开发,造成滩区行洪障碍繁多,河槽淤积严重,“二级悬河”形势严峻,生产堤问题突出,人水矛盾严重。为此,必须清除滩区过洪障碍,保证大洪水能够安全、顺畅下泄;推行集中建镇政策,使滩区居民可以防御100年一遇洪水,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二级悬河”治理,使黄河滩面横比降小于河道纵比降,达到“防滚河”的要求;科学改造现状生产堤,保护滩区作物免受小洪水淹没;以滩区综合治理指标规范滩区群众行为,使滩区群众与洪水和谐相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河道滩地横比降较大,大洪水时漫滩行洪,滩槽水沙交换剧烈,考虑滩地横比降的影响既符合实际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漫滩水流流速是研究河流横断面形态调整的重要水力参数,目前对其二维解析解的研究均未考虑滩地横比降的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导出考虑滩地横比降影响的漫滩水流运动方程,拟合无因次横向涡黏性系数计算公式,求解滩地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的解析解,并利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解析解可以用来计算滩地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12.
在对黄河下游河道形态演变过程以及"一级悬河""二级悬河"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宽河固堤、窄河固堤、防护堤等治理思路,认为泥沙处理是黄河下游治理的关键所在,下游滩区仍需长期发挥滞洪、沉沙作用,窄河固堤、防护堤等方案将会加剧"二级悬河"的不利态势,不利于黄河长治久安。为实现滩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保障黄河下游长期防洪安全,构建黄河下游沿黄城市生态空间,推动滩区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在充分吸纳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经论证提出了黄河下游生态治理新思路,即对滩区进行功能区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农业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区等,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手段,将由黄河大堤向主槽的滩地依次分区改造为"高滩""二滩"和"嫩滩",各类滩地设定不同的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13.
河道生产堤对洪水影响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道主槽两侧修建的生产堤影响滩槽泥沙横向交换,对河床演变带来很大影响。本文针对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的现实状况,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按现状生产堤、废除生产堤、限制生产堤三种条件进行了典型洪水的模拟,模拟计算给出了夹河滩-高村河段不同边界洪水演进、漫滩的过程及滩区淹没程度。作者分析了三种不同边界条件对洪水水位、河段流速、滩槽冲淤的影响,表明废除生产堤使洪水提前进滩,与现状生产堤状态相比大大降低了河道洪水位;限制生产堤方案可以适当控制漫滩流量,扩大滩槽泥沙横向交换,改善滩区生产条件。为了维持黄河河槽活力,协调人河关系,抑制二级悬河发展,限制下游河道生产堤治理方案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体模型模拟了试验水沙过程下黄河下游孙口—黄庄河段开挖的回淤变化过程,论证了为达到最小平滩流量4 000 m3/s所拟定的主槽开挖面积的合理性,分析了主槽开挖、堤河淤填后来大洪水时对二级悬河形势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主槽疏浚工程,开挖河段主槽的平滩流量均达到4 000 m3/s,并且许多断面主槽平滩流量超过4 200m3/s;通过二级悬河治理,使治理河段滩面平均横比降由11减小为6.5,最高水位降低0.1~0.3 m,堤根水深降低1~3 m,流速降低0.3~1.9 m/s。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的主要问题,是河道淤积、大堤加高,造成高堤悬河。一遇大水年份,洪水出槽漫滩,无有效的控导措施,极易造成顺堤行洪、冲决溃堤、酿成大祸。这种河床淤积、大堤加高的恶性循环,在黄河缺水断流的情况下正在加剧。专家们预测,小浪底枢纽工程投入运行后,冲豫淤鲁已成定局,山东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多年来,沿黄的部份群众在黄河滩区修筑了不少生产堤。有的为了多种地和所谓安全生产,干脆顺滩唇筑起既高且大的堤把滩区圈围起来。由于修筑了生产堤,致使黄河的泥沙只淤河槽不淤滩,槽高滩低,横比降加大,形成二级悬河,一旦洪水来临生产堤决口,大溜直冲大堤,危险极大。同时,由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堤根低洼,大水漫滩后,顺堤行洪,对堤防形成威胁,非汛期,堤根低洼处积水,给滩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通过分析论述,自流淤临(堤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濮阳河段实行自行淤临(堤河)比拉土填堤河可节约投资10490.56万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黄河下游花园口至艾山河段二维水沙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手段研究黄河下游水沙运行机制。黄河下游宽河段以艾山为卡口形成平原水库,当发生漫滩洪水时,水流进入滩区,泥沙大量落淤,而后清水退入主槽,既减轻主槽淤积甚至产生"淤滩刷槽"效果,又减少了艾山以下窄河段的洪峰流量和泥沙淤积,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滩区人类活动和来水来沙等因素影响,现状河道存在漫滩水流顶冲堤防、顺堤行洪以及滩槽水沙交换不畅等问题,中小洪水期间河道淤积的泥沙90%以上分布在主槽和嫩滩,即使大洪水期间滩区构筑物影响减弱,仍有约50%淤积量分布在嫩滩;滩区防护堤方案缩窄了河道,客观上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30%,但是加大了大洪水期间嫩滩淤积量;生态治理方案实施"高滩"淤筑和"二滩"再造,消除了"二级悬河"和滩槽横向倒比降,实现了洪水自然漫滩,减少下游河道淤积20%~50%,嫩滩淤积减少幅度更大,有利于遏制"二级悬河"形成。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两岸滩地存在着大量堤河,严重威胁堤防安全。必须加强对堤河的防治与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消除险点隐患对防洪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确保黄河防洪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沋河防汛在渭南城区防汛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洗河下游河道特别是入渭口段堤防设防标准太低,"03.8"渭河洪水过后.渭河滩面平均淤积达1.2m以上,最大临背差北岸达4.09m,渭河已成名符其实的"地上悬河",小水成灾、大水大灾已成为现实.因此提高洗河支堤防御标准,并与渭河大堤设防标准相一致,是保护渭南市区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