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利用交流电流衰减法(PCM)和密间距管地电位测试法(CIPS)等技术对新疆油田三化原油管道开展了防腐层和阴极保护检测和评价。检测评价内容包括:沿线土壤腐蚀性调查、防腐层完整性、阴极保护有效性及开挖直接检验。检测和开挖发现防腐层老化、破损严重,发现破损点5处,沿线长度约1.35km管段管地电位不满足阴极保护最低电位标准。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管道外防腐蚀层修复与阴极保护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输管线三层聚乙烯(3PE)防腐层失粘剥离的现场调查情况,构建剥离防腐层下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研究干湿交替工况剥离防腐层下管道的阴极保护电流和电位分布、阴极保护有效距离及屏蔽区管线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带破损点涂层剥离区内阴极保护电位梯度和保护电流主要集中在破损点区域,而缝隙深处管体处于自腐蚀状态;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多,破损点至缝隙内45 mm处稳定后的局部电位逐渐负移;剥离间隙1 mm情况下,有效保护距离仅数厘米。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海洋石油海底管道外防腐涂层破损与阴极保护效果的关系。文中根据海底管道外防腐涂层随服役年限的破损规律,对相应情况下海底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分布进行了计算。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海底管道外防腐涂层破损情况监测、阴极保护效果评价、外防腐涂层体系选择、阴极保护系统的优化设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CIPS密间隔电位测量的基本原理和5种检测模式及其应用情况,并通过一次成功的实施CIPS密间隔电位测量,解析检测数据的得出通/断电电位、横/纵向电位梯度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处的不同数据分布规律,通过该规律可以实现使用CIPS密间隔电位测量的方法,对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和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利用交流电流衰减法(PCM)、直流电位梯度法(DCVG)和密间距管地电位测试法(CIPS)等技术对新疆油田三化(北三台-乌石化站)原油管道开展了外腐蚀综合检测和评价。检测评价内容包括:沿线土壤腐蚀性调查、防腐层完整性、阴极保护有效性、直/交流杂散电流干扰等间接检测及开挖直接检验。综合检测发现三化线防腐层老化、破损严重,沿线共发现破损点592处,约39.2 km的管段管地电位不满足阴极保护电位标准。基于系统检测和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管道外防腐蚀层修复与阴极保护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长输管线三层聚乙烯(3PE)防腐层失粘剥离现场开挖调查的情况,构建剥离防腐层下管道表面微区环境腐蚀模拟研究实验装置,研究华南酸性土壤环境条件剥离防腐层下管体表面的阴极保护和微区环境特征,采用微电极技术监测剥离区管线钢表面的局部电位和环境p 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剥离区管线的有效保护距离随阴极保护电位负移而增加;在高电阻率酸性土壤环境中,剥离防腐层下的阴极保护仅限于破损点附近,剥离区深处管体处于自腐蚀状态;剥离防腐层下阴极保护有效性及其屏蔽程度可由剥离防腐层下微区溶液p H值判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油田输油管道防腐现状,分析了输油管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管道防腐层存在缺陷;输油管道不具备断电电位测试条件;多条输油管道共用阴极防腐站;管道保护电位未达到标准要求;杂散电流对管道阴极保护影响过大;阴极保护系统设施不完善。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防腐层进行修复;测试输油管道断电电位;采用先进的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监测系统;对管道杂散电流测试,必要时进行排流处理;完善阴极保护设施。通过上述措施,确保管道处于安全、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8.
临邑—仪征输油管道腐蚀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04-21 调查分析了临邑—仪征输油管道防腐层状况、恒电位仪运行参数等.认为该管道腐蚀的原因是防腐层老化,出现保护死角.并提出了加强管道防腐层检补漏、大修和增设阴极保护装置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间隔电位法和极化试片法对定向钻穿越段管道的通断电电位进行检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无法测得通断电电位的管段进行模拟计算,并对影响定向钻穿越段管道电位的因素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定向钻穿越段管道的阴极保护电位衰减小,阴极保护效果良好,实测结果和模拟计算结果一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穿越段管道防腐蚀层破损率越大,管道电位分布越不均匀,破损率增大会使电位发生正向偏移,阴保效果下降;管道防腐蚀层性能整体较好时,土壤电阻率的改变几乎不引起管道电位发生变化;穿越段管道防腐蚀层质量降低时,随着该段土壤电阻率的增大,管道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非穿越段管道的电位变负,而穿越段管道的电位变正;穿越段管道埋深对管道整体的电位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将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应用于对二甲苯(PX)输送埋地管道的外腐蚀检测。分别对其进行敷设环境调查、土壤腐蚀性检测、阴极保护检测和防腐层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级。防腐层检测中,应用C扫描检测防腐层绝缘电阻率,综合运用Pearson法和密间隔电位法(CIPS)确定防腐层破损点位置。通过开挖,验证了该组合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为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漏提供高效、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燃气管道建成后,管道的腐蚀将成为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管道防腐层与阴极保护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防止管道因腐蚀导致破坏而发生燃气泄漏事故。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燃气管道防腐层会出现老化、破损等问题,燃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也会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快速监测防腐层状况变化的方法,并讨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直接利用阴极保护系统的参数,也可自行布点测试获取数据来评价防腐层状况.在四川某管道上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可实现对防腐层状况的连续跟踪和动态监测。能快速发现防腐层缺陷的位置,降低管道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3.
常规管地电位检测最大问题在于检测结果只能对测试桩附近1-5米的距离有效,而常规管道上的两个测试桩之间相距在一公里以上,这使得管道绝大部分位置上的管-地电压无法测量出来。因此,管道沿线的某些局部影响因素,如距离测试桩很近的较大防腐层缺陷可以对测试桩的检测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距离测试桩较远管道上的诸如金属搭接等故障,对于测试桩处保护电位的影响却无法检测出来。密间距电位法(CIPS)是在有阴极保护系统的管道上通过测量管道的管地电位沿管道的变化(一般是每隔1-5米测量一个点)来分析判断防腐层的状况和阴极保护是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孟  李自力  杨超  陈健飞 《表面技术》2016,45(8):132-137
目的找出导致外防腐层破损的因素,研究防腐层破损对管道壁厚减薄的影响。方法采用PCM+埋地管道外防腐层状况检测仪对管道外防腐层进行检测,采集埋深、DB值和电流衰减值,并根据电流值计算绝缘电阻率。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管道剩余壁厚,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管道防腐层和管壁腐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运行年限、埋深、介质输送温度以及土壤电阻率等因素都对外防腐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材质的外防腐层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其破损程度变化不同,并且对管道壁厚减薄程度的影响也不同。结论对于运行超过10年的管道,应定期检测并及时维修、更换防腐层。埋深不足0.8 m的管道,应及时增加覆土层厚度,无法加大埋深的则应该加大巡检力度,防止管道遭到破坏。运行超过10年的沥青玻璃布管道外防腐层破损严重,建议更换3PE防腐层。应建立起阴极保护系统,与外防腐层形成双层屏障。  相似文献   

15.
长输埋地油气管道通常采用防腐涂层和阴极保护联合的方式进行防腐蚀保护。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阴极保护电流密度可以非常好的反应管道防腐层及阴极保护的工作状况。可以通过阴极保护电流密度的计算及评价,对管道防腐层质量进行分级。而对于电流密度异常的管道,还可以推算出防腐层面电阻率、阴极保护输出电流漏失量等重要信息,进而分析查找原因,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IR降作为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测量中不可消除的误差,会影响所测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大小,从而影响管道阴极保护有效性的判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与管道IR降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出管道IR降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影响管道IR降的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管道IR降的主导影响因素是防腐蚀层破损点面积、破损点位置及外加电压;IR降与各因素之间符合多元非线性回归。  相似文献   

17.
核电厂埋地管道承担工业介质的输送,采用防腐蚀层和阴极保护联合防护措施来减缓土壤腐蚀。随着埋地管道服役年限增长,管道腐蚀失效风险递增。对某核电厂埋地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杂散电流干扰、防腐层缺陷及绝缘电阻、阴极保护电位、管体缺陷开展了检测,并进行了探坑开挖验证,首次对核电厂全厂埋地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电厂埋地管道外腐蚀状况可控,大部分管段阴极保护有效,局部管段阴极保护欠保护,并提出了埋地管道的防腐蚀措施和建议,为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寿的申请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其他核电厂埋地管道全寿期老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站场埋地管试验场,模拟了站场实施阴极保护电位测量的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IR降、金属材料搭接干扰、牺牲阳极材料、阴极保护电位测量方法、防腐层材料及破损等多项因素对阴极保护电位测量与评估结果的影响规律,为开展站场埋地管阴极保护电位测量与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阴极保护电流密度既是阴极保护系统的主要控制参数,又是衡量防腐涂层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非常好的反应阴极保护及管道防腐层的工作状况。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几种阴极保护电流密度测试方法,重点分析了它们在不同防腐层管道上的适用性,并对测试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计室内干扰试验,模拟现实中各类因素下交流杂散电流干扰对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影响。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对电位信号的采集,滤波系统对交、直流信号的分离,分析得到交流干扰下管道真实阴极保护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交流干扰下的管道阴极保护电位会产生较大的IR降,使得管道真实的阴极保护电位偏离地表参比法测得的电位值;同时,在交流杂散电流干扰的瞬间,将会有一个较强的电位信号产生,可能会对恒电位仪及管道防腐蚀层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