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采用DMA仪、TR-10C等仪器测试了环氧-NA体系的力学、热、电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海岛结构”增韧剂,不仅不影响体系的热性能,还能改善体系的韧性,提高固化物的力学强度,并且在常温下,ε几乎没有改变,是一种有效的增韧剂。  相似文献   

2.
海岛结构型增韧剂用于环氧树脂/酸酐体系,可大幅度提高断裂韧性,而热变形温度不降低或降低很少。实践表明,这种增韧剂用于浇注绝缘材料方面比其他增韧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酸酐浇注料的开裂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岛结构型增韧剂用于环氧树脂/酸酐体系,可大幅度提高断裂韧性,而热变形温度不降低或降低很少,实践表明,这种增韧剂有于浇注绝缘材料方面比其他增韧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对环氧树脂增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罗炎  何朝霞  陈子方  李长元 《绝缘材料》2004,37(3):12-16,19
为了开发新型实用的环氧树脂增韧剂,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醚多元醇。试验结果表明,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羟值)对固化体系的初期粘度等性能没有影响,对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和热性能等有较大影响。与未改性的环氧树脂相比,用FH聚醚多元醇改性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增加124%,断裂韧性比增加89%,断裂能比增加260%。  相似文献   

5.
对环氧树脂/酸酐体系进行了增韧改性,研究了环氧树脂/酸酐体系在增韧改性前后其耐热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增韧剂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样品的耐热性能,适量的增韧剂会提高体系的抗压强度和韧性。增韧剂的添加量存在一个最优值,添加量过小或过大都会导致体系的力学性能下降。增韧剂的添加量为10份时,样品的耐热和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席莎  王刚  李巧  赵振 《微电机》2021,(1):106-108
树脂体系粘度对薄壁件结构的电机产品灌封工艺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对材料配比的调整来研究灌封树脂的工艺粘度。结果表明,当基体环氧树脂用量为52.542%、固化剂用量为36.79%、结构型增韧剂与反应型增韧剂用量分别为 2.63%和7.88%,增韧剂加料顺序为先加入结构型增韧剂,引发剂用量 0.158%时,此树脂体系粘度适中,利于流动成型。  相似文献   

7.
电器灌注用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42篇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环氧树脂体系以及添加助剂如填料、增韧剂、固化剂等,介绍了各种灌注工艺,其中经机械共混得到电气性能、耐候性能优良的灌封体系,同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刚  席莎  李巧  赵振  范雪蕾  刘军丽 《微电机》2021,(4):111-114
树脂性能对灌封材料的成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不同的材料配比来制备灌封所需的树脂,研究树脂固化后不同增韧剂配比、添加顺序及促进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非反应型增韧剂QY与反应型增韧剂DFC用量分别为5g和15g时,先加入非反应型增韧剂,促进剂用量为0.3g时,树脂体系的附着力、强度、耐温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采用缩水甘油胺型耐高温环氧树脂、甲基四氢苯酐固化剂为主要原料,加入海岛型结构增韧剂与活性硅微粉填料及其他助剂,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电气性能与耐开裂性能的耐高温环氧树脂浇注料。通过对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促进剂的种类、用量及填料的作用与影响的探讨,找出了影响耐高温环氧树脂浇注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合适的推荐配方。  相似文献   

10.
对大密铅酸蓄电池底胶固化剂中胺类、增韧剂进行研究,通过测试体系的耐热性、拉伸强度、耐酸性和密封性,确定一种合适的底胶固化剂。选择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作为胺类组分,脂肪族多支链聚酯多元醇作为增韧剂组分后,制备的底胶能满足大密铅酸蓄电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应变片和热电偶埋入法研究了多种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放热、低温内应力和收缩性能。特别研究了填料、增韧剂对低温收缩、反应放热和低温内应力的影响。发现应变片和热电偶埋入法能灵敏而有效地指示出内应力产生过程;填料对于改善低温收缩、降低低温内应力有显著作用;增韧剂对于降低低温内应力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树脂、填料、增韧剂三方面分析其对环氧树脂固化物耐开裂性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得出如下结论:通过改善树脂性能,采用活性或熔融硅微粉填料,加入性能良好的增韧剂可有效地提高固化物的耐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格林试剂与双酚A环氧树脂进行加成取代反应的方法制备了增韧剂,并将其与环氧树脂体系复合得到低温增韧环氧树脂体系;然后对增韧树脂体系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和耐福照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新合成的增韧剂可大幅提高环氧树脂的低温韧性,当增韧剂的质量分数为30%时,环氧树脂固化物在低温下的冲击强度及KIC值最大,增韧效果最佳;此外,选用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作为芳香型固化剂时能有效改善环氧树脂的耐辐照性能,使其更加满足托卡马克聚变堆低温及辐照环境对绝缘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环氧丙烯酸酯(VE)为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IP)树脂的增韧剂,体系的韧性得到改善。利用DSC、FTIR等方法进一步研究了DAIP/V2体系的聚合反应,证明改性体系中存在两个反应阶段;前一阶段即低温固化阶段,主要为VE与DAIP的共聚反应以及少量VE的自聚反应;后一阶段即高温固化阶段,主要为DAIP的自聚反应。改性体系与未改性体系相比,断面形态结构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5.
环氧树脂固化物耐开裂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树脂,填料,增韧剂三方面分析其对环氧树脂固化物耐开裂性能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得出如下结论,通过改善树脂性能,采用活性或熔融硅微粉填料,加入性能良好的增韧剂可用效地提高固化物的耐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16.
牛正 《绝缘材料》2003,36(3):23-24,22
通过对环氧树脂真空浇注绝缘材料配方体系、工艺特性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使用E一44环氧树脂100份、苯酐60份、增韧剂5份及适量偶联剂和填料,在120℃下将胶充分混匀,然后真空浇注,并在120℃-150℃下固化12h,可获得比三菱公司和汽巴公司产品性能优良的浇注件,可适用于高压电缆附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环氧树脂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和可设计性被广泛运用于复合绝缘子芯棒和干式变压器等领域,但其不溶不熔的特点导致退役电力装备的回收利用存在难题。该文以乙酰丙酮锌作为催化剂制备合成了基于酯交换的酸酐固化环氧树脂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和固化剂配比对树脂结构、热学、力学及电气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物理热压法和醇类溶剂热溶解法探索了其降解、回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环氧基团、戊二酸酐及乙酰丙酮锌的摩尔配比为1:1:0.05时,树脂体系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采用物理热压法回收树脂,其力学强度保持率为76%左右,电气绝缘强度保持率高达90%;化学降解回收速率随催化剂乙酰丙酮锌含量的增加而加快。Vitrimer树脂体系有望为环保型电工装备材料提供新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用间苯二酚甲醛(RF)树脂做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可使固化体系的高温力学强度显著提高。用 RF 树脂代替苯酚甲醛(RF)树脂制得的玻璃布层压板,克服了以 PF—环氧体系为本体树脂的玻璃布层压板热态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双酚A环氧树脂(DGEBA)的综合性能,采用脂环族环氧树脂共混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并对共混体系的热、力学和电气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脂环族环氧树脂2021P的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体系的热-力-电综合性能较好,相比于纯双酚A环氧树脂,此时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了3.18%,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  相似文献   

20.
王刚  席莎  李巧  赵振  刘军丽 《微电机》2021,(3):113-115
树脂灌封工艺对无槽无刷力矩电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预处理工艺温度、循环真空处理、树脂基体固化机理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使用80℃、40min的预处理工艺温度、3次循环真空处理(控制条件为-0.095MPa,85℃,20min)、咪唑啉引发剂控制整个体系的反应速率,使海岛型增韧剂和反应性增韧剂的增韧效果达到最佳,满足无槽无刷力矩电机电机电枢的灌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