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主要影响因素是水位和降雨量,也是库区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库区每年重复着水位升降不利于滑坡的稳定,而降雨特别是大强度的降雨也诱发产生滑坡。当水位波动遇到降雨,出现工况叠加,滑坡将加剧。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滑坡变形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解分析。2016年6月三峡库区全面展开了自动化监测,使得数据统计方便可靠。本文采用滑坡变形速率、降雨量、库水位变化、最大水位变化速率、淹没程度,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涉水滑坡进行了计算分析。水位下降阶段,文中土质滑坡变形受库水位影响最大。水位上升阶段,该土质滑坡上部变形受降雨影响最大,下部受水位影响最大。文中岩质滑坡总是受库水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危岩)为主,其发育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谷坡形态、坡体结构等地质因素的控制,是发育的内因。降雨、库水位升降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是滑坡、崩塌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由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在坡体内产生的饱水加载、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效应为主要诱发作用力。监测表明:涉水滑坡变形破坏与降雨强度和库水位的升降速率明显相关。以秭归县白水河滑坡、卧沙溪滑坡为例,分析滑坡在降雨和库水位升降等诱发因素下的变形特征及诱发因素对滑坡变形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秭归县三门洞滑坡自三峡库区试验性蓄水以来的变形特征进行阐述,总结三门洞滑坡专业监测资料,结合三门洞滑坡的形态特征、物质结构,监测以来的数据,分析三峡库区降雨和库水位变动对三门洞滑坡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和库水位变动作用是导致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滑坡变形整体呈牵引式特征,滑坡变形累计位移量的增大主要在强降雨和库水位下降时期。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对非汛期库水位下降速率(0.6m/d)的严格控制,预防了近千处涉水库岸滑坡大规模下滑入江,但控制消落期库水位下降速率在某种程度上却限制了防洪和蓄水发电效益的发挥,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在非汛期时候,增加库水位下落速率是否具有可行性,使用Geo-studio中的SEEP/W、SLOPE两个模块对沟边上滑坡进行渗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评价,以计算结果来确定库水位消落期的水位下降速率,对库区调控水位下降速率的调整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在库水位周期性升降影响下,大量涉水滑坡发生复活变形,特别是库水位下降期间,动水压力型滑坡变形明显。选取三峡库区树坪滑坡作为动水压力型滑坡典型案例,基于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和SLOPE/W模块,研究其在不同库水位降速的水位线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动水压力型滑坡地下水滞后于库水位,并且库水位降速越快,滞后效应越明显;动水压力型滑坡稳定性与库水位降速呈负相关,并且库水位降速越快,稳定性系数降速也越快。该研究为三峡库区动水压力型滑坡稳定性分析、监测预警和水库调度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蓄水及水位波动,将极大地改变库岸滑坡体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库水位骤降和暴雨入渗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目前,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治中的一个难题。根据三峡水库水位调控方案,以某库岸滑坡为实例,利用有限差分法模拟库水位从175 m骤降至145 m时各时段的滑坡暂态渗流场,将计算得到的暂态水压力分布用于滑坡的稳定分析,建立了渗透力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评价的不平衡推力法,探讨不同工况下滑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库水位下降时,坡体稳定性先减小后增大,且在库水位降低至160 m左右时滑坡的稳定性达到最低值;当暴雨强度为200 mm/d时,该库岸滑坡的临界降速1 m/d。该成果将为库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三峡库区奉节县黄莲树滑坡的破坏变形为例,以地表位移、降雨、地下水、库水位的监测为依据,综合分析研究了监测参数的变动和致灾因子相互作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关系,开展破坏变形机理探讨研究,总结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对滑坡的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对其它以库水位涨落和降雨为主要致滑因子的滑坡的监测临滑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细化研究库水位变动对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石圪垴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分析,结合普适性监测仪GNSS位移监测数据、气象站降雨数据及库水位涨落数据,并利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库水位以及库水位以不同速度下降20 d后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渗流情况下岸坡安全系数较瞬态渗流情况下增大约17.6%,库水位上升岸坡稳定性增加,反之,稳定性系数降低。库水位降速越大,岸坡稳定性降低越明显,降速相差0.5 m/d,稳定性系数下降约3.2%。库水位下降前期稳定性系数下降较为明显,第10天稳定系数降至最低,与现场GNSS监测数据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监测数据的变化提前预报了滑坡的发生,显示了普适性监测仪器的监测成效与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枣子树包滑坡稳定性和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的库水位下降期间,三峡库区的许多滑坡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形。从三峡库区枣子树包滑坡的结构和变形特征出发,分析了其成因机制及其稳定性状况;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库水位下降时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并将所得孔隙水压力用于滑坡的极限平衡分析,探讨了水位下降速率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研究表明:该滑坡是早期岸坡岩体产生滑移-弯曲破坏后堆积并经漫长改造形成的,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预计在加大库水位下降速度后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稳定性系数随库水位下降而降低,库水位下降速度越大,稳定性系数降低越大;相对于库水位下降速率,强降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更明显;为提高滑坡整体稳定性,提出了抗滑桩的加固措施。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滑坡的评价与治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要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库区原有的地质环境,诱使大量库岸滑坡复活甚至失稳,严重威胁库区安全.为研究库水和降雨作用对库岸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该文以黄土坡临江Ⅰ号滑坡为例,对库水位波动下滑坡渗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同时考虑滑带强度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滑坡进行了可靠度分析.选取计算所得最危险的三种库水位工况,叠加不同重现期的降雨量,计算了12种工况下滑坡的破坏概率.研究表明:在库水位波动下,滑坡内渗流场变动相应滞后,滑坡的破坏概率变化明显.在库水位下降及低水位时,临江Ⅰ号的深层和浅层滑坡均逐步进入欠稳定状态.在库水和降雨联合作用时,滑坡破坏概率更高,且随降雨重现期(强度)的增大而升高,浅层滑坡更易受库水和降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库库岸滑坡是人类工程活动经常遇到的重大工程问题之一,滑坡中的地下水对坡体的稳定系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峡库区水库蓄水之后,库水位在175~145m水位之间周期性波动,库岸滑坡地下水渗流状态发生较大改变,可能引起滑坡等岩土体失稳现象的发生,因此深入研究库水位变化条件下的滑坡地下水渗流场特征对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库岸滑坡为实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库水位上升及下降情况下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库水位变化对该滑坡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明显,该成果对于防治滑坡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库水位升降对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礼领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2):35-39,42
根据勘探资料,详细介绍了万州中学堆积体滑坡特征和成因,研究表明该滑坡在地质历史上,发生过一次或几次大型的堆积体滑动,同时也经常发生表层的小型滑动。该滑坡底部分布砂卵石层对其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按库水位上升和下降两种工况,评价了滑坡体底部存在的强透水砂土层在库水位升降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库水位下降,滑坡体内地下水位也在同步下降,库水位下降速度越快,越不利于滑坡的稳定。滑坡体底部存在强透水地层时,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很快排出,滑坡前缘和后缘水位几乎同步下降,水力坡度变小,渗透力减少,有利于滑坡的稳定。当库水位上升时,强透水层的存在,使滑坡体快速饱水,不利于滑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詹家湾滑坡为三峡库区典型的堆积层滑坡,总结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对于研究库区同类滑坡具有借鉴意义。基于大量勘探资料,该文从滑坡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水文地质、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滑坡成因机制分析、滑坡变形特征等多个方面揭示了詹家湾滑坡的地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按自重、地表荷载、库水位从175m降至145m、地震5、年一遇暴雨等各种工况组合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最后综合分析和评价了该滑坡稳定性。分析认为现阶段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须进行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蓄水后,滑坡已成为三峡工程面临的一类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水是诱发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三峡库区滑坡不可避免地经受着季节性降雨和水位涨落的影响。以三峡库区木籽树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强度折减法,考虑地下水位升降和库水位涨落两种条件,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安全系数与库水位变化成非线性关系,在库水位上升的初始阶段,滑坡安全系数降低,而后却缓慢增大,滑坡安全性增加。另一方面,滑坡稳定性随着库水位的下降和地下水位增加而急剧降低。研究成果为库区滑坡的防灾减灾和加固设计提供直接依据,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秭归树坪滑坡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变形特征进行阐述,并对三峡库水位升降变化对树坪滑坡的变形影响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退水速率过快是牵动树坪滑坡体变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气象因素对滑坡形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形成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象因素对滑坡形成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强度大、时间长的降雨,往往造成公路滑坡的发生.通过研究广西东巴凤二级公路滑坡的形成与降雨量、降雨方式以及降雨与滑坡产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气象因素对滑坡影响的条件及最利于滑坡变形破坏的降雨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135 m初期蓄水后,滑坡局部出现变形调整,稳态向不利方向发展,宏观分析,整体属基本稳定,后期蓄水将进一步弱化.稳定性二维计算,初期蓄水后,滑坡稳定系数K=1.12,正常蓄水后,滑坡处于基本稳定,三维数值分析:水位由67.5 m升至135 m,滑坡变形量相当于水位由67.5 m升至175 m的80%,水位由135 m升至175 m变形量不大,相当于前者的1/4,但在高程250~270 m及340~360 m的局部地段出现拉破坏区,仅限于表层.滑坡失稳形成的涌浪对三峡工程大坝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湖北秭归千将坪岩质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千将坪滑坡位于湖北秭归沙镇溪镇,长江支流青干河左岸。论文通过野外调查详细研究了千将坪滑坡的基本地质特征,依据滑坡的变形破坏特点分析了滑坡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滑坡是一老滑坡,受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和降雨的影响发生复活下滑,属典型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目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若遇强降雨或三峡水库二期蓄水,该滑坡有可能再次复活滑动,导致更大规模的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9.
以发生在凹山铁矿东南帮的滑坡为例,从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滑坡的潜在可能,结合MSR边坡雷达监测数据还原滑坡的预警及分析过程,理清滑坡发生前后的变形阶段,利用预警机制有效预测预报滑坡的发生。结果表明:在该次滑坡中降雨及爆破是引起本次滑坡的直接因素,断裂构造及高陡边坡是形成滑坡的内在因素。在滑坡预测预报中,应特别注重数据预报,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测设备及数据分析,并重视变形阶段的划分,完善雷达系统滑坡应急预案机制,做出准确的决断。  相似文献   

20.
以三峡库区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库水位在145 m与175 m之间波动时岸坡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库水位波动时的加卸载动力作用规律,以及水位变化速率、渗透性系数和坡体形状等因素对加卸载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库水位升降速率大于渗透性系数时,库水位上升稳定性系数增大,对边坡来说是卸载作用;库水位下降稳定性系数减小,对边坡是加载作用。渗透性较小的岸坡,其安全系数与水位的变化呈正比,也即水位上升时相当于对岸坡进行了卸载,水位下降时相当于对岸坡进行了加载;当渗透性较大时,在水位上升或下降时,都分别存在加载过程与卸载过程。坡体厚度、长度及坡角的变化不会影响库水位升降对边坡的加卸载作用过程的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