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概述了国际采油(气)井口装置的现代技术水平,特别是对套管头、油管头和采油树的结构特点,结构措施,连接方式、额定工作压力等进行综述,列出美国几家闸阀制造公司产品的结构性能特点,并就我国的采油(气)井口装置的发展情况进行报道,指出我国的双油管采油(气)井口装置已进入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2.
3.
李治平 《钻采工艺》1990,13(3):39-44
油气井的污染分为井壁面污染和存在污染带。根据这两种污染下的数学模型,可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得各种污染下的无因次压力曲线和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由此发现,存在严重污染带的油气井,其压力导数曲线在无限作用阶段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呈台阶状的曲线;对污染带大大改善的油气井,其压力导数曲线有类似于双重介质油气藏的压力导数曲线。这一结论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为我们今后判断实际油气井的污染类型及识别地层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柳文 《钻采工艺》1991,14(3):60-65
四、气井堵水技术及堵剂有关气井堵水技术及堵剂方面的国外文献很少,有的报告认为,根据化学堵水的特点,油井化学堵水方法在气井中也可以使用。经手工检索和微机检索,笔者也获得了一些与气井堵水有关的资料。现将这些资料一并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两层分层同采工艺管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彧  古光明  李蓉  岳振玉 《石油机械》2006,34(10):37-38
针对非均质、多油层油藏采用常规的合采工艺层间干扰严重的问题,研制了两层分层同采工艺管柱。这种工艺管柱可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将管柱设计为分采混出工艺管柱和分采分出工艺管柱,并为关键部件配套研制了分采混出泵、分采分出泵和低坐封力封隔器。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工艺管柱后增油效果明显,实现了两层同采,避免了层间干扰,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喇嘛甸油田水驱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剩余油高度零散,无效注采循环严重,导致无效注采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亟需研究无效循环精细识别方法,落实无效循环分布状况,为无效循环治理提供指导。以油田水驱北西块一区为例,应用多学科手段开展无效循环识别研究,在单砂体精细解剖及完善分层注采量劈分方法的基础上,以累计注水倍数、累计产液倍数为主要判定参数,结合数值模拟成果,分析在无效循环形成后相应累计注采倍数的界定值,实现无效循环定量识别,为指导水驱控水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巩志荣 《钻采工艺》1990,13(2):57-61
本文对气(油)井地面测试用的各种油、气、水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自动控制温度的水套炉和滴注防冻液的甲醇也作了简要介绍;通过对高压超深天然气井的测试工艺和实践分析,系统地介绍了加拿大Porta—Test立式再循环(Recycled)分离器的原理和参数。  相似文献   

8.
9.
从目前国产抽油泵不同长短的缸套生产情况出发,分析了不同长短红套对抽油泵质量的影响和生产加工的难易,得出了用对接的长泵筒代替理想的整体泵筒是兼顾质量和加工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虎俊 《特种油气藏》1997,4(2):14-18,23
利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实际注采资料,对计算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原油可采储量与采收率的注采特征曲线,进行有效的校正。目的确定稠油藏注汽开发的原油采收率和可采储量。结论该方法知用于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全过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辽河油田稠油含砂井通常采用空心泵电加热开采工艺 ,经常发生砂卡、砂堵现象 ,试用一般防砂泵效果也不明显。频繁检泵致使采油成本上升 ,个别含砂量较高的油井不得不关停。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研制生产的热采沉砂泵针对辽河油田稠油的特点 ,设计了特殊的沉砂通道 ,变防砂为沉砂 ,改御砂为疏通砂道。从现场使用情况看 ,该泵可有效解决稠油热采含砂井砂卡、砂堵工艺难题 ,大大延长了检泵周期 ,降低了生产成本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1 .1 结构特点热采沉砂泵的结构示意如图 1。主要由外油管、柱塞总成、扶正套、泵筒、…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解决多层系开发过程中笼统合采油井层间干扰矛盾,最大程度发挥各层产能,研制了防气式分采泵两层分采主体技术,现场应用效果显著,但无法实现油井三层以上分采。在油井两层分采技术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产层单向过流进入油管、油管内层间产液桥式多级过流、封隔器层间封隔、普通抽油泵举升"三层分采技术思路,通过对单流阀结构的改进,研制形成双通桥式流道、阀球扶正单向流道结构特点的桥式分采器,设计了"桥式分采器+Y211封隔器+Y111封隔器+普通管式抽油泵"三层分采技术管柱。2013年在长庆油田首次成功开展2口井现场试验,效果明显,为长庆油田多层系开发区块油井多层分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河南油田稠油油田超稠油开发过程中,常规的杆式泵举升工艺存在光杆滞后、液体进泵阻力大、杆管偏磨,及该工艺不适应油井出砂、井斜大于70度的井等问题,因此,开发研究了蒸汽吞吐井喷射泵举升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消除了光杆滞后、杆管偏磨的现象,可以延长生产周期,提高油汽比,提高超稠油油田的开发效果.文中主要介绍了蒸汽吞吐喷射泵举...  相似文献   

15.
稠油热采的地震监测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稠油是一种难以开采的资源。目前,国内外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注过热蒸气开采法。对稠油热采过程进行地震方法监测是地球物理学科中的一项新技术。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在加拿大的格列高厄湖开展此项试验,获得了成功。但是该区的试验条件比较优越,其油层厚为60~70m,油层深度只有200m。胜利油田物探公司的研究人员在单家寺的单  相似文献   

16.
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页岩气排采工艺是提高页岩气开发水平的关键技术,常用的泡沫排水采气、气举排水采气、电潜泵排水采气及有杆泵排水采气等技术都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和缺陷。因此,优选合适的页岩气排采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分析我国页岩气排采井工艺选择的原则和排采工艺方式以及气举气源及气举方式的对比,重点论述、分析了目前国内已投产的5口页岩气井气举方式及排采效果,提出了对不同页岩气排采工艺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气举是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的首选排采工艺,气举气源主要有膜制氮气天然气,采用套管气举方式的排采效果优于油管气举方式;泡沫排采工艺适应于产液量低于10 m3的排采井;电潜泵排采工艺只适应于高液量页岩气井的排采。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