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前言利用人防地道作天然冷源,使室外空气通过比室外温度低得多的地道而被冷却降温,再将此空气送至观众厅等使用房间,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即称“地道风”。1973年我们为重庆市五一电影院设计了重庆市第一个用地道风作观众厅、放映室通风降温的地道风系统,并于当年安装使用,效果良好。以后我院又相继设计了劳动电影院、和平电影院、沙坪坝电影院等地道通风系统,均已建成使用多年,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地道风系统的换热性能,建立了地道风系统换热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换热效率、换热量和性能系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通风时间、空气流速、地道当量直径、地道长度、土壤类型和地道埋深对地道风系统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道当量直径对不同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是影响换热性能的最关键因素;试验条件下系统换热性能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空气流速3 m/s、地道当量直径0.3 m、地道长度90 m、土壤类型砂岩,该组合下系统换热效率为70%,换热量为2 550 W,性能系数为8.94。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道风改善室内通风可以节约建筑能耗,在开发利用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地道风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严寒地区村镇住宅中的应用,基于此计算得出了某严寒地区地层温度特性,分析了严寒地区利用地道风(以及与火炕联合运行时)的可行性;模拟分析影响地道风换热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各影响因素的合理取值范围。研究结果对地道风在严寒地区村镇住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道风通风降温的优化设计及运行效果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地道风通风降温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结合建筑热过程的动态模拟,编制了用地道风通风时室内热环境的预测软件,预测结果可以用来指导设计、决策与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地道风与太阳能烟囱通风复合系统三维稳态模型,采用正交模拟试验研究了系统在地道长度、太阳能烟囱高度、地道进风口与太阳能烟囱出风口面积比等因素影响下的适应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地道进风口与太阳能烟囱出风口面积比是影响房间通风量的主要因素,面积比为0.8时,通风量最大;地道长度和太阳能烟囱高度是影响室内温度的主要因素,烟囱高度为2~3 m时,降温效果最佳,可降低约4.6℃,地道长度保持在1倍房间长度以上,该复合系统的降温效果最佳,可适应的室外温度最高限值约为32.6℃。  相似文献   

6.
借助CFD软件建立了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地道风加热升温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对模型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地道长度、风速、埋深、结构尺寸等因素对地道风升温系统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为地道风升温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空调系统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建筑能耗也随之提高,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的热舒适,这时节能、经济、简单的地道风系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首先对仅采用地道风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再对6种结合式地道风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进行总结概括。从热舒适的角度对地道风系统进行总结,有利于快速了解这类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翁季  王慧芬 《室内设计》2013,28(4):114-117
以地道风降温技术为切入点,基于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能耗大的国情,探讨了地道风降温技术在农村住宅中的应用策略;全面分析地道中影响空气降温的因素,结合农村场地条件确定了地埋管的材质和影响地道风降温的基本技术参数;通过系统整合并比较分析多个策略系统的优缺点,确定了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的地道风—地板送风结合太阳能烟囱技术复合系统方案,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道风空调改善猪舍热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猪舍建造中应用地道风空调 ,结构简单、空调效果好、节省能源、使用寿命长、运行管理和维护简单。通过对地道的构造、尺寸及运行参数等进行优化设计可将其工程量和造价降低。同时系统可以兼用于冬季加温 ,对于猪舍来说 ,地道风空调是一项有效可行的空调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地道通风系统降温是指利用地道冷却空气,通过送风系统送至地面的建筑物,达到室内空气降温的目的。利用热探针法测试不同质量含水率土壤的导热系数,并建立土壤一维传热传质实验的测试,分析在地道通风系统中土壤含水率对传热传质的影响,为地道通风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