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数据组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用目标出发,提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信息范畴及数据分类方案,从专业应用和G IS应用角度分析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对象的数据描述,提出区域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面对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我国2008年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为探索地质领域地心坐标系的应用,本文通过对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基础地质成果进行摸底与分析,提出采用逐要素逐点转换法或平移方法进行坐标转换的总体流程,并从空间数据库和管理单元两种地质调查成果数据研究具体的坐标转换方法,为现有的地质调查成果数据坐标基准转换至CGCS2000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地质调查(一期)成果,以及该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已经开展的应用,对现阶段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持续高效应用调查成果的措施建议:设立城市地质成果管理应用机构;将地质成果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流程;建立成果更新维护机制,提高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测绘技术,主要利用激光测距原理来获取目标实物的三维坐标数据,然后通过一些后处理方法建立高精度的三维模型。目前,该技术在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尝试与研究,但总体来讲还为数不多。该文结合具体的高陡岩质边坡工程的地质调查工作实例,阐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详细地介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成果提取应用——主要包括图切工程地质剖面获取和危岩体调查等。文章的最后,就该技术在高陡岩质边坡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的优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地质调查服务及网站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地质大数据总体技术框架,阐述了地质调查网站群定位、网站群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提出了地质调查网站群系统框架及部署结构。  相似文献   

6.
《地质装备》2011,(2):4-5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不久前召开的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座谈会透露,"十二五"期间,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全面实现主要专业领域调查评价全过程数字化。  相似文献   

7.
井地地震技术是在井间地震方法基础上提出的,其技术的核心主要是观测系统的设计及数据采集和处理。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井地地震的工作原理及震源和检波器的选择,然后,阐述了建立正演模型和反演算法。最后,通过某工区实测的数据,利用相应的反演软件进行成图解释,其结果显示此技术在工程领域的良好应用效果以及在浅层地质调查,防治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地质调查态势不断发生变化,地质调查业务团队集体式研究的模式将成为地质调查工作重要业务领域突破和创新的有力人才与技术支撑。本文在前期典型业务团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分析了当前加强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建设的意义,总结了影响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建设的绩效因素、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分类建议,以及在岗位设置、绩效工资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对团队进行科学评价等提高地质调查业务团队绩效水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质调查业务的新定位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地质调查网站群,加大信息资源服务力度,对外提供统一访问入口。在分析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站群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从智慧建站、智慧推送、智慧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地质调查网站群建设思路,从平台建设、信息组织与推送、分析机制的角度强化网站群建设,共同服务于地质调查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地质调查项目评价的内容是对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深入分析,体现项目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地质调查项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关系及对其影响程度。总结了地质调查项目评价应侧重的内容并对评价规范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地质调查业务的新定位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地质调查网站群,加大信息资源服务力度,对外提供统一访问入口。在分析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站群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从智慧建站、智慧推送、智慧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地质调查网站群建设思路,从平台建设、信息组织与推送、分析机制的角度强化网站群建设,共同服务于地质调查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地质调查开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战略研究是一种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当前已成为各级政府、各决策部门和各种行业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在把握战略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地质调查机构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趋势,进而对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开展战略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要实现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战略与地质工作战略、地质调查机构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开展系统的战略管理研究(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的全过程)、发挥政府部门和研究单位的优势,共同搞好战略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质调查态势不断发生变化,地质调查业务团队集体式研究的模式将成为地质调查工作重要业务领域突破和创新的有力人才与技术支撑。本文在前期典型业务团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分析了当前加强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建设的意义,总结了影响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建设的绩效因素、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分类建议,以及在岗位设置、绩效工资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对团队进行科学评价等提高地质调查业务团队绩效水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地质调查工作中更多的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地质调查工作,从而形成了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重复利用率高和数据潜在价值高等特点的地质资料。开展地质资料电子数据长期保存技术的研究,为地质调查成果数据提供一套长期安全、可信、可用的持续维护机制,使得地质调查成果数据能够更多、更深层次的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本文对地质资料电子数据长期保存技术探索与思考,分析现有的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保存现状,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电子数据的长期保存相关工作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为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全面信息化转型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姚震  李虹  杨贝贝 《金属矿山》2014,43(2):96-99
通过对美国地质调查局近10年来在组织机构、人才队伍、经费保障和装备管理4个方面改革经验的总结,归纳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美国地质调查局主要做法与经验包括:组织机构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人才队伍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经费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的基础、设备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的支撑。对我国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和建议是:根据形势调整组织机构;加强人才队伍软环境建设;稳定地质调查财政预算,优化重点领域;强化设备管理;建立广泛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工作部署是地质调查工作的"总指挥"。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多层架构,采用国产SuperMap GIS平台、Oracle数据库、基于Web Service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工作流技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开发建设了网络化、便捷化、协同化全国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信息系统,包括规划部署方案协同编制、年度立项建议编制、立项论证、系统维护和数据更新维护等5个子系统,覆盖工作部署全过程。系统已在全国-大区-省级进行了三级部署和实际应用,实现了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一张图",优化了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方案,提高了部署质量和效率,减少了地质调查重复部署和立项,支撑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工作,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东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收集了东北地区开展的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调查等各专业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东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的工作情况,系统总结和分析了该区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形势及需求,为今后国家在该区进行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球物理探测的一种主要方法,地震勘探除广泛应用于油气、煤炭等领域的地质调查外,在矿山灾害地质调查等工程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以中南地区某盐矿开展的针对溶腔探测的三维地震勘探为例,在分析原始地震资料波场的基础上,通过对主要处理步骤、模块和参数进行测试,并经过精细处理,获得了对溶腔等工程地质现象进行解释的高质量地震成像资料,分析和总结了对盐矿开采进行实时监控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地质调查项目评价的内容是对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深入分析,体现项目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地质调查项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关系及对其影响程度。总结了地质调查项目评价应侧重的内容并对评价规范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质调查是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展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项目管理,督促、引导项目承担单位不断提高项目绩效的一个重要抓手.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绩效评价方法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特点,提出了以项目管理为目的的绩效考评方法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