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加剧。气象学家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和一些国家已进入了气候干旱期,这种周期性的干旱会持续较长时间,春旱严重,夏、秋旱时有发生,我国的多条江河断流,人畜缺水,农作物减产,个别地区甚至绝产。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土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2,我国的东北、西北等地区属于春旱、风大、无霜期短、降雨少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孙静 《北京皮革》2006,(6):34-36
2000年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干旱,许多城市供水频频告急。由于缺水,造成大量地区挤占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荒漠化、沙化面积扩大,一些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干旱缺水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有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时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68座城市中有四百多座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此外,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匕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相似文献   

3.
植物防护是风沙防治的重要措施,通过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对宁夏地区荒漠化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气候特征,最终得到适宜于宁夏荒漠化地区高速铁路沿线的植物防沙体系物种。结果表明:宁夏地区荒漠化类型以水蚀型和风蚀型为主,约占荒漠化总面积的98%,发育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但恶化趋势明显,危害也非常严重。宁夏地区北部引黄灌区以水蚀型荒漠化为主,中部干旱带以风蚀型荒漠化为主,南部山区以盐渍化型荒漠化为主。物种优选主要原则为适应本区的土壤气候条件、耐贫瘠、耐粗放管理、以乡土植物为主,引进外来植物为辅。高速铁路沿线治沙物种应考虑气候特征、土壤养分含量、含水率等因素综合选型。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从80年代后期开始,生态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新闻媒介经常报道环境和大气污染的内容。由于森林植被破坏的加剧和二氧化碳的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电子仪器使用氟利昂进行清洗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使紫  相似文献   

5.
我国绒山羊遗传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海拔500~4000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形复杂的山区和荒漠.半荒漠化草场以及高原草地上,分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气温变化剧烈,植被稀疏,风大沙多。绒山羊是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比其它家畜更强的对恶劣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它们对低质草场利用能力强.适于在各种草场上放牧,  相似文献   

6.
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少雨,森林资源十分稀少,生态环境较为恶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使沙漠、荒漠化土地及盐碱化土地逐年增多,大规模种植芦苇不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厂最终选定人工培植芨芨草,利用本地区的荒漠化、盐碱化土地及弃耕地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建立起自己的芨芨草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7.
葡萄园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干旱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3%,约有80个国家、40%的人口面临缺水问题[1]。中国是世界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220m3,只有世界平均量的1/4。  相似文献   

8.
通过混合像元分析法提取阿坝州贾洛乡1994年和2000年两期多光谱影像遥感信息,对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及植被反增长程度进行分析,划分出土地荒漠化区、植被反增长区以及稳定区三个区域,结合GPS,针对各区域荒漠化的不同程度设计自动化重建方案。结果指出该地区总体上草地荒漠化趋势强于植被反增长,重度和中度土地荒漠化面积达到总面积的87.5%,中度和轻度植被反增长面积达到总面积的98.7%;土地荒漠化区位于西北部,植被增长区零散分布于东北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农业生产不断加快,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不断加剧。近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都缘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缺失所致。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森林的过度砍伐,造成森林植被的破坏较为严重,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现象不断的扩大,这都是不注重保护森林资源的后果。文中对保证森林资源及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如何增强生态意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6月17日是第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到来之前,华泰造纸原料林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列为2003年林业治沙贴息贷款项目,得到了国家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