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中、小型水库工程绝大多数是土坝或土石混合坝,由河岸开敞式溢洪道泄洪。河岸开敞式溢洪道进口可分为有闸门控制和无闸门控制两种。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进口建筑物一般为溢流堰或明槽,其特点是溢流口宽,水深浅,单宽流量小,故又称为宽浅式进口或宽浅式溢洪道。这种进口的优点是:(1)口宽,随着库水位的上升,泄洪流量增加较快,有利于抗御较大洪水;(2)工程简单,运用可靠,没有闸门和启闭设备,管理方便。我省小型水库溢洪道基本上都采用宽浅式进口,中型水库溢洪道采用这种进口型式的也较多。  相似文献   

2.
简述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小溪口溢洪道的结构布置。闸室采用闭合刚架结构 ,并将山体作为结构体的一部分 ;进口段右翼墙底部采用壁板式锚杆挡土墙 ,右翼墙上部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泄槽岸墙亦采用壁板式锚杆挡土墙 ,以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
一、简评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布置形式及收缩段的设计方法中小型水库,特别是成百上千的小(一)、小(二)型水库,从节省工程量考虑,溢洪道在平面上采用缩窄布置的为数不少。比较典型的布置是,进口用一段开挖的平底明槽作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水库溢洪道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优化布置对溢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对进水渠导墙布置型式以及墙身结构优化,扩大进水面、减小导墙进口内、外侧水位差、改善进水渠内水流流态,从而提高溢洪道泄流能力;通过增加外凸式阶梯陡槽段、降低消力池尾坎高程等措施,增加下游消能效果,优化出池流态。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水库工程,泄流建筑物布置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总投资,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针对本工程特有的地形地质条件,进行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布置方案的比选,从地形、地质条件和投资方面得出最优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在面板堆石坝布置岸边式溢洪道将造成较大的开挖工程量或岸边溢洪道轴线地质情况复杂且处理基础明显不经济时,可采用坝顶式溢洪道,将节省投资,使工程投资和效益达到最优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金湾水电站溢洪道水力设计与水工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湾水电站位于黑河市爱辉区,其溢洪道布置为鞍部溢洪道,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挑流段以及尾水渠组成,在水力计算中,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溢洪道水力设计实用性,完善了溢洪道设计.  相似文献   

7.
水利枢纽工程中,泄水建筑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排放多余水量、泥沙等,具有安全排洪、放空水库的功能,对整个水利枢纽的安全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泄水建筑物主要包括溢洪道和泄洪洞等。本试验研究的要点是在溢洪道的进口布置型式中,岸侧翼墙型式对溢洪道泄流的影响问题。本文通过对燕山水库溢洪道进口翼墙不同布置型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溢洪道的进口流态,验证溢洪道的泄流能力,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出水洞水库位于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马别河支流猪场河上,以工业供水为主,兼顾人畜饮水和灌溉。水库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坝、溢洪道和引水隧洞等组成。溢洪道位于左岸,是水库仅有的泄洪建筑物。溢洪道进口处山体覆盖层较厚,槽身处山体沟谷发育,出口处河谷狭窄,岸坡陡峻,布置局限性比较大。设计结合枢纽总布置,合理利用进出口沟谷,采用驼峰堰增加泄流能力,对开挖边坡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挑流将下泄水流直接挑入河道,较好地解决了泄洪建筑物的布置问题。该文对此溢洪道设计进行了总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考虑洞式溢洪道特点及布置条件,并结合水工模型试验,重点对溢洪道进口段、无压洞段、泄槽段及出口段的体型选择进行了探讨.在保证进口流态稳定且储备一定的超泄能力的条件下,为使得进口段水流过渡更加平缓,溢洪道上游引渠段导墙宜尽量采用喇叭口型式并适当加长导墙,避免流线过度弯曲;为保证洞顶设计余幅,无压洞段底坡坡度调整为0...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鄞州区三溪浦水库为一座中型水库,溢洪道采用开敞式布置,溢流堰由正堰和侧堰组成,进口结构型式及水流条件复杂,理论计算较难把握。为验证维修加固工程溢洪道水力计算的合理性,按SL 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各工况下过流能力、水流流态、压力分布、流速分布、水流空化数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率定出了较为翔实可靠的流量系数、泄槽边墙高度、明渠底坡等设计参数,为优化调整设计和今后水库科学调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韦家沟水库的工程布置情况,分析了韦家沟水库溢洪道设计中过渡段水力计算、溢洪道陡槽段水面线的计算、溢洪道陡槽段考虑弯道影响后边墙高度的确定及溢洪道陡槽段挑流鼻坎相关的水利计算,对类似水利工程中溢洪道设计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郭丽 《陕西水利》2014,(2):56-57
通过对刘家水库溢洪道的现状及工程地址进行分析,指出溢洪道存在的问题,并对原溢洪道侧槽泄洪能力进行复核,提出除险加固方案,分别对侧堰、侧槽、泄槽段及消能设施进行重新布置和设计,经计算复核,加固设计后的溢洪道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溢流面上布置阶梯式台阶加大了溢流面的“表面糙率”,使得消能作用显著,掺气效果良好,因此其工程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泄槽形状特殊,台阶、泄槽尺寸组合情况多样,渐缩式泄槽内水流变化更加复杂,给水力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程需求的背景下,参照原有昌桑法计算公式和现有模型试验的测量成果,提出了改进系数法。经复核验证:改进系数法得到的台阶式溢洪道渐缩式泄槽各断面计算水深结果与模型试验量测的相应断面的水深结果十分吻合,相对误差不超过5%,表明此方法精度高,可用于计算台阶式溢洪道渐缩式泄槽水深。改进系数法为完善台阶式溢洪道渐缩式泄槽水力特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溢洪道主要是由斜槽泄槽、引水渠、尾水渠等部分所组成的,其设计水平会对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项目运行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溢洪道布置及结构设计难点,然后以溢洪道泄槽边墙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例对溢洪道泄槽边墙结构设计要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U形溢洪道侧槽的三个边都布置溢流堰,是侧槽式溢洪道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侧槽式溢洪道相比,在同样的侧槽平面尺寸条件下,溢流堰长度可以增加一倍以上,因而使溢流堰单宽流量减小,侧槽中的水流条件亦有所改善。本文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阐述U形溢洪道水力设计方法,并用该工程的水工模型试验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水布垭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在建工程中最高的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33 m,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地下厂房和放空洞等建筑物组成,为一等大(1)型工程。河岸式溢洪道布置在左岸,由引水渠、控制段、泄槽段(含挑流鼻坎)和下游防冲段组成。为此,主要从监理质量控制的角度对溢洪道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本溢洪道设计采用了异型进口水力设计的科研成果,与常规设计相比,这种溢洪道具有进口布置灵活,增加堰长,减小单宽溢流量,降低堰上溢流水头等特点,上保水库溢洪道由于采用了异型进口,在不断加工程投资和最高库水位不变的条件下,使堰顶高程提高1.39m,增加有效库容、灌溉面积分别为27.8%和27.7%,经济效益显著,由此可见,溢洪道异型进口确实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工程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下涧口水库溢洪道的现状及工程地质进行分析,指出溢洪道存在的问题,并对原溢洪道侧槽过水能力进行复核;提出除险加固方案,分别对侧堰、侧槽、泄槽段及消能设施进行重新布置和设计,并通过计算复核,加固设计后的溢洪道各个部位均符合工程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9.
1工程简介苗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旧州镇境内的澜沧江河段上,属Ⅰ等工程。其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岸岸坡,为开敞式溢洪道,主要由进水渠段、闸室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段和下游预挖冲刷坑组成。进水渠由回槽子沟上游侧山体开挖而成,靠岸坡侧采用直线型布置,右侧与电站进水口共用进水渠。进水渠底高  相似文献   

20.
水库开敞式溢洪道建筑物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库溢洪道工程区基岩强风化深度大、岩质较软、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经现场踏勘并根据SL253-2000等规范标准要求,综合考虑大坝枢纽整体布置、工程占地和投资经济效益等因素,优选右岸开敞式自由溢流方案。经溢洪道布置方案的优化调整,并结合泄流能力、泄槽水面线和消能防冲等,对溢洪道细部结构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论证成果表明:各种荷载组合工况下,开敞式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和底流消能均较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较高安全可靠性和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