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油井单井控制储量确定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单井控制储量的确定往往通过试井资料分析或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但试井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准确性受到影响,且难以随时进行动态储量分析,基本上没有利用单井的相对渗透率和单井采油指数的变化来确定单井控制储量.在分析采油指数变化与相对渗透率关系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确定油井单井控制储量的方法,得出采油指数递减率与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速率相同的关系,结合油井生产动态数据,建立相应的模型,计算出油井的单井控制储量.该方法特别适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同时对剩余可采储量作出准确的预测,为单井挖潜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指导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渗透地层垂直裂缝井的渗流过程,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影响,建立了双线流模型.根据此模型可得到不同介质变形系数条件下采油指数-生产压差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采油指数也逐渐增大,到达最佳生产压差后,采油指数将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而降低;随着介质变形系数的增大,采油指数降低的幅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3.
直流电场采油在岔河集油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流电场采油是国外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三次采油技术,它是利用直流电场对岩石地层中油、水相渗透率的影响,达到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的目的,针对岔河集低渗透砂岩油田的开发特点,在调研和室内论证的基础上,选取了岔31-110井组进行直流电场采油试验,单井平均日增油1.2t,单井日降水1.3m^3。  相似文献   

4.
在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中,生产压差通常会影响到底水的锥进速度,进而影响到油藏采收率.为了实现定量分析,从物质平衡原理和渗流力学理论出发,结合底水油藏程-范临界产量公式,综合考虑多个参数对临界生产压差的影响,推导出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的临界生产压差计算公式.运用此公式对渤海X油田底水油藏水平开井发实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的临界生产压差与油层有效厚度、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到油水界面的距离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地层原油黏度、垂向渗透率系数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可使产出液在地下实现油水分离,达到减少地面水处理量,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但实施此项技术之后,同井注采井区回注层与产出层之间的压差增大,当二者之间压差大于隔层启动压力梯度时, 隔层流体发生窜流。为防止隔层流体发生窜流,根据A油田实际地层参数,建立同井注采模型,研究实施同井注采技术之后隔层发生窜流的范围及单井日产液量的上限值,得到隔层渗透率-厚度-单井日产液量界限图版。分析图版可知,当前A油田同井注采井单井日产液量为70m3 条件下,隔层渗透率为1×10-10-3μm2时,隔层厚度下限值为2.3 m;隔层厚度为3m 时,隔层渗透率上限值为1.25×10-3μm2。在隔层物性参数变化时,可根据图版确定同井注采井合理的单井日产液量,对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河油田S区沙4段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起S地区沙4段储层产能指数与油相渗透率的解释模型.同时基于比采油指数方程预测S区油井的比采油指数,预测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海上轻质油藏薄油层采油井射孔方案,文章选取渤海南部D油田的实际参数,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油井与水平方向含油边界、垂直方向油水界面的距离以及产层厚度、储层原油黏度、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等因素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并对不同射孔方案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采油井与油藏水平方向含油边界的距离小于130 m时,或采油井与油藏垂直方向油水界面距离小于3 m时,最佳避射厚度随边界距离的减少而增加,随地层原油黏度降低而减少;射开层段内的渗透率极差应控制在7.0以内。据此形成了一套海上薄油层单井避射图版,指导了D油田射孔方案的实施,投产后无水采油期长达7个月,实践证明该图版对此类油田控水稳油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辽河油田S区沙4段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起S地区沙4段储层产能指数与油相渗透率的解释模型。同时基于比采油指数方程预测S区油井的比采油指数,预测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致密低渗气藏中严重影响勘探开发效果的水锁损害,分析了影响水锁效应的因素,利用致密低渗气藏天然岩芯,从储层平均孔喉半径及渗透率、生产压差、粘土矿物种类及含量、气水相渗曲线形态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水锁实验研究,发现储层渗透率、粘土矿物种类及含量、气水相渗曲线形态是影响水锁效应的内在因素,生产压差是影响水锁效应的外在因素.认清了影响水锁效应的因素,为深化致密气藏水锁机理与渗流机理的认识和更加有效勘探开发致密低渗气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认为,影响八面河油田面138区薄层稠油油藏热采效果的主要因数是油层厚度和油层渗透率。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面138区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后,热采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单井注汽量减少,单井产量、周期油汽比和回采水率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自振采油技术的理论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振采油技术是利用油管柱的弹性伸缩能量,在油层部位通过自振振盘产生低频振动波达到净化油流孔道,解堵增渗的振动效应,也改善了油层流体的渗流状态,降低原油的粘度,起到降水增油的物理作用,通过分析自振采油技术的作用机理,设计原理,计算自振装置产生的最大冲击力,冲洗流量,冲洗速度,证实了该技术的实施,可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泵效,又可加强油层的脉动压力,经现场应用12口井表明,此项技术平均单井增油幅度42%,有效率91.7%,是高含水期油田的强化生产,油井增产,提高采刷率的高效开发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单点液压泵控制四台单点液压关断阀,由于没有进行一体化的自动化控制,造成液压泵、四台关断阀在油气田断电后需要手动复位的问题。合理利用油气田原有设施和条件,通过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开发和改造利用。渤中BZ28--1油气田利用浮式生产储油船中央控制系统二次开发对关断设备自动化控制,实践表明,改造的方式节约了开发成本和开发时间,降低了人员作业风险,缩短了关断恢复时间,生产流程不稳等问题也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生产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因沙河街组储层埋藏较深,沉积相类型较复杂,储层横向变化较快,且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沙河街组储层的描述难度很大。针对以上技术难点,建立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描述的“四步法”技术体系,即背景岩性分析砂层组技术、目标层地质模式分析技术、模式约束地震相分析技术、恢复古地貌储层描述技术。以锦州25—1南油田为例用此方法预测沙二段储层的展布规律。从开发井结果看,锦州25—1南油田沙二段新井全部钻遇设计油层,且基本上为自喷生产,平均单井产油能力为225m3/d,产气量为3×10^4 m3/d,油藏开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电缆地层测试器可以完成储层压力、地层压力梯度测试以及地层流体取样、确定储层油水界面、进行储层渗透率解释和产能评价。在分析油井产出剖面测试现状的基础上,推出具有能测量油井分层压力并获取层内流体样品进而寻找剩余油的新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在多层合采、射孔完井的老采油井中寻找潜力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对油藏及流体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对油藏及流体的适应性及范围进行了研究,给出了SAGD对原油粘度、油层水平渗透率、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油层埋藏深度的适应性界限,制作了累积油汽比及平均日产油量随上述因素变化的关系图版,并得出上述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式,进而得到三维关系曲面.利用这些图版和关系式可以对类似油藏SAGD的开发效果及适应性进行分析预测,为同类油藏开展SAGD技术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浅45断块油田进入高周期吞吐阶段,受断层、储层物性、汽窜、边水、采出状况等静、动态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压力低、单井日产水平低、油气比低,关停井较多、低效无效生产井多、开发效益差等诸多问题,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在全面分析该区块生产开发动态的基础上,综合地震、地质分析,采用精细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找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并依据单井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采出程度等不同参数建立了5种剩余油类型的评价标准,从而总结出适用于单井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为油田后续精细调整和挖潜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现场多采用渗饱-水驱曲线法和灰色关联法两种方法,并结合油藏动态、静态资料确定剩余油分布,但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及其适用性一直未得到验证。以石南21井区示踪剂监测井组为例,基于井组动、静态数据,通过渗饱-水驱曲线及灰色关联方法预测该井组剩余油分布,并将结果与该井组的示踪剂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并确定其适用性。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预测剩余油分布的结果与示踪剂监测的结果较为一致,对于处于高含水期的低渗油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压裂技术是开发难动用低渗储层的有效手段,为更好指导水平井现场压裂优化设计和施工,建立考虑导流能力变化的水平井压裂三维两相生产动态模型,并用经典方法验证其准确性,并以此为基础编制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设计模拟软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选取对水平井压裂影响较大的5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优选多因素影响条件下裂缝参数,分析表明裂缝半长和条数是影响压裂水平井的最主要因素。根据试验结果对现场一口井进行方案优选,为现场水平井压裂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次转向重复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田老井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油田经过初次压裂后单井产量逐渐递减,必须依靠重复压裂来提高产量。目前,常规同井同层重复压裂普遍存在增油效果差的问题。多次转向重复压裂技术是通过多次使用高强度暂堵剂临时封堵前次裂缝迫使流体转向来达到压开多条裂缝的新技术。现场试验表明,多次转向形成的多裂缝系统极大地增加了油井的泄油面积,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