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人体形态结构、运动机能及皮肤伸缩方面入手,分析研究了影响服装松量的主要成因,为合理地设计服装的松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理论依据,以使服装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达到有机结合,松量的研究对服装产品的设计及生产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70名年龄在45—70岁的中老年女性,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从人体形态结构、运动机能及皮肤伸缩方面入手,依据人体不同的动作幅度测量出体表尺寸变化的范围,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并计算出体型变化的参数,研究中老年女体运动时人体各部位尺寸对服装放松量的影响,得到二者间的关系方程,分析了影响服装松量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3.
选取标准体以在校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表画线法测量人体上肢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人体与上装结构有关部位的运动变形量,得出胸围尺寸的变化是上装生理舒适量的加放依据;背宽变化幅度较大,为运动舒适量的加放依据;肋下的变形量是衣长的变化依据;腋下变形量是袖山高的变化依据.  相似文献   

4.
服装压力的实时测量是服装压力舒适性理论及应用研究的重要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服装压力测量系统,能方便地实现不同运动状态下人体胸部压力的动态采集和数据存储。通过对10种运动状态下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人体胸部压力的分布是运动状态的函数。因子分析揭示了人体胸部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服装的贴体度和人体的运动姿态。人体胸部着装压力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和本质为相关运动过程的胸衣设计和功能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西服袖样板设计的方法,利用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与之相关的人体数据,构建男西服两片袖结构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与仿真预测,以自动生成两片袖样板设计所需制图尺寸.经过与实际值的对比、样衣试制以及试穿效果的分析,基于BP神经网络的西服袖样板尺寸自动生成是可行的,可依据此思路进一步设计和研发从三维人体数据直接生成服装样板的智能化服装制板系统.  相似文献   

6.
人体与服装特征曲面间面积松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三维人体扫描仪得到标准人体和同一款式不同材料、不同放松量服装的点云数据,计算人体与服装在人体后面、侧面和前面部分之间的面积松量,分析不同面料、不同规格在特征截面面积松量的分配规律,讨论影响面积松量的主要因素,揭示特征截面面积松量与面料力学性能的内在联系.研究认为,影响胸围和腰围截面面积松量主要因素是胸围放松量.影响臀围截面面积松量的主要因素是面料的2HG、1g2HB和重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上肢运动特点对衣袖结构的影响,通过实验的方法探讨户外装衣袖的功能性结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插肩袖和高功能袖的设计可使肩背部压力均匀分布,增大手臂的活动范围,同时使服装线条更加流畅,富于运动感;肘部结构设计配合肘关节生理弯曲,可使人体肘部运动时舒适自如;袖口采用可调式设计,有利于人体防护和保持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从西装袖设计的要点入手,对传统西装袖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西装袖在弯度结构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袖山弯度设计,运用该方法可使西装袖子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上肢曲线,更能满足人体上肢活动需求.  相似文献   

9.
从西装袖设计的要点人手,对传统西装袖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西装袖在弯度结构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袖山弯度设计,运用该方法可使西装袖子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上肢曲线,更能满足人体上肢活动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运用立体裁剪与平面制版方法,结合数学模型与人体结构特征,以人体测量尺寸为依据,结合人体工学优化了纸样的轮廓线,建立了以人体测量数据和数学模型为基础的无松量贴体裤结构设计方法,为纸样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合体式男装的袖窿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臂根围、臂根前后宽等相关部位的数据,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探索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总结出相关部位的比例关系.结合相关部位的动态分析,重点探讨了影响袖窿结构的两大关键部位——窿门宽和袖窿深并总结出相应的算式,可使合体式服装推板过程中常出现的大号服装袖窿过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女装适体型袖子肘部穿着不美观的现象,用立裁方法制作出适体又美观的袖子肘部横向褶裥造型、纵向褶裥造型和镶嵌造型.采用Rich-peace服装设计软件制作出各款造型的纸样,为服装市场袖型的多元化设计提供方案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融合单、多关节及日常生活功能行动作训练的5自由度外骨骼式偏瘫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根据偏瘫患者上肢单侧受损的特点,提取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运动的表面肌电信号用于驱动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患侧肢体实现康复训练动作.采用肌电绝对值积分和自回归参数模型法对上肢运动中参与动作的4块肌肉产生的sEMG信号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并分别作为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入,6个上肢运动作为输出建立表面肌电信号与上肢康复动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利用sEMG准确地完成了对上肢康复动作的识别.该方法有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促进血液循环,在康复的同时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更有利于提高患者运动积极性,保持患者正确运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邹平 《丹东纺专学报》2011,(3):242-245,250
原型模型作为最基本的纸型,其构成技术是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由于上装原型模型具有很强的机能性和很高的适合度,同时女性躯干特别复杂,所以建立符合人体特征的合体上装原型模型至关重要。本文应用逐步回归,通过C++语言进行计算,确定"最优"合体上装原型的数学模型,建立标准体及特殊体型合体女青年上装原型模型,为服装行业人员提供原型模型制板经验,为智能化应用于服装样板设计方法研究打下一定的技术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成衣加工多以订单的方式运作,宽松且有分割的款式属常见类型.文章以插肩袖订单为例,利用服装结构的基础知识,对款式进行剖析,并对某一规格不同部位尺寸之间进行处理,从而绘制出合理的纸样.结合推板理论和各规格间档差的科学分配,尤其是不均匀档差的分析和基准点的合理使用,放缩出符合订单要求的各规格纸样.  相似文献   

16.
合体女青年上装结构设计原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型模型作为最基本的纸型,其构成技术是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由于上装原型模型具有很强的机能性和很高的适合度,同时女性躯干特别复杂,所以建立符合人体特征的合体上装原型模型至关重要。本文应用逐步回归,通过C++语言进行计算,确定"最优"合体上装原型的数学模型,建立标准体及特殊体型合体女青年上装原型模型,为服装行业人员提...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青年男性上装的合体性,选取安徽地区300名18~25岁青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7个主要上身部位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上身体型特点的3个公共因子:横向因子、长度因子、围差因子. 计算各因子的权重,选取身高、腰围、胸腰差3个特征指标,最终确定男青年上身体型为高瘦体型、矮痩体型、中等身高偏瘦体型、中等身高偏胖体型,各占比25.09%、28.00%、37.09%、9.82%. 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安徽地区人体体型特征,为地区的服装企业在改进服装结构方面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影响袖型功能的袖窿条件,即袖窿深决定袖山高、窿距决定袖肥,袖窿弧长与袖山容量关系密切,提出先研究衣身与衣袖的平衡关系、袖窿形态与衣袖造型的关系、袖型与袖窿弧长的关系,然后根据袖窿形态配制合适的袖型。衣袖的"三势"(前势、弯势、扣势)是将普通合体袖型转化为高级袖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