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该厂将1.7MPa碳内脱碳工艺改为NHD脱碳工艺的经验及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喜晶 《中氮肥》1998,(5):8-11
分析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脱碳液变黑的原因,介绍了脱碳液变黑后应采取的措施,详述了预防脱碳液变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活化MDEA脱碳法对苯菲尔脱碳装置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星 《化肥设计》2005,43(4):50-53
通过对脱碳方法的评述和对比,选用了活化MDEA脱碳法对2套改良苯菲尔脱碳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核算了装置的吸收能力、再生能力、泵输送能力和再生气CO2的纯度,论述了改造方案和改造内容,对改造前后生产运行效果进行了对比和总结,结果表明,改造后处理气量提高了20%,热耗下降了55%,再生气纯度从98.5%提高到98、9%,碱洗气CO2从0、8%下降到0、6%。  相似文献   

6.
周国明  田文平 《小氮肥》2002,30(3):13-15
华鲁恒升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于1996年新上1套采用碳酸丙烯酯脱碳技术的装置。投用后,由于当时气量小,尚能满足系统的需要。随着气量的增加和环保日趋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并且影响了正常的生产。针对此种情况,经过多次改造,使脱碳系统的生产在一种稳定、节能、环保的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7.
简述脱碳液位波动的原因,并给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祖祥 《中氮肥》1991,(2):37-41,11
该厂采用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低能耗苯菲尔脱碳工艺改造日产300吨合成氨装置的脱碳泵统(原为G-V法)。改造后,增产节能效果显著,由于充分利用了低位热能,再生热耗由改连前的6397.4kJ/m~3CO_2下降至2792.6kJ/m~3CO_2。本文介绍了改造后的脱碳流程、系统改造过程和运行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兄弟厂的改造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DJ塔板在脱碳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俞晓梅  李瓯 《化肥工业》1999,26(3):29-32
在各种脱碳塔中,采用DJ塔板替换浮阀、筛板和填料,实现了扩能降耗,取得了经济效益。实践表明,DJ塔板能与高液气比的脱碳操作达到理想匹配。  相似文献   

10.
活性MDEA溶液脱碳工艺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概况本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化肥厂,具有2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装置。其中的第2套装置以天然气为原料,是国内大型合成氨装置中,首家采用活性MDEA溶液脱碳的厂家,装置由意大利TECHNIMONT总承包,全套进口设备,采用BASF专利技术,其中首次使用的MDEA溶液全部由BASF供货,流程见图1。图1 MDEACO2脱除系统工艺流程图1-高压废气洗涤塔;2-第一解析塔;3-气提塔;4-第二解析塔;5-工艺气分离罐;6-第一吸收塔;7-第二吸收塔2 活性MDEA溶液特性与脱碳原理2.1 …  相似文献   

11.
曹同华 《中氮肥》1999,(2):23-25
1脱碳系统存在的问题我厂脱碳系统采用二段吸收、二段再生流程。近年来,随着我厂技术改造和各项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负荷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脱碳系统暴露的问题也日益严重。(1)装置生产能力偏小由于能力偏小,制约了生产负荷的进一步增加,有气吃不了;CO2吸收塔阻力大,脱除CO2效果降低,出塔碱洗气中CO2含量达0.4%~0.6%。CO2再生塔负荷过大使塔内升气罩、除沫网频繁损坏,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运行。(2)操作事故不断发生CO2吸收塔、再生塔经常拦液、带液,危及正常生产,尤其CO2吸收塔发生上述事故,多次造成甲烷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介绍在小尿素厂“四改六”工程中,该厂将4万t尿素/a装置中的碳丙脱碳改为NHD(聚乙二醇二甲醚)脱碳的应用情况。文章对脱碳装置、工艺设计指标、主要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因地制宜设计、脱碳特点以及生产运行情况等予以了叙述。该装置改造投资约600万元,年利润可达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探讨PSA脱碳H2,N2回收率低的主因,开发以提高H2,N2回收率为核心的PSA脱碳四塔三均工充新工艺。  相似文献   

16.
17.
1俄联系统改造前状况我公司脱碳系统改造前为“二段吸收、二段再生”热钾碱流程。两个碱洗塔均为填料塔,一次碱洗塔规格为十3000X2805O,二次碱洗塔规格为证200X35300,CO。再生塔为筛板塔,规格为十3200X42O00,再生塔蒸汽煮沸器低压蒸汽添加量17~19t从(五机气量),蒸汽消耗量大。1998年净化车间吨氨耗蒸汽达到了3.6t。随着生产负荷的增加,溶液再生能力显得不足。诸多问题制约了高负荷生产,脱碳系统成为扩产到120hi/a的“瓶颈”。2改造方案及新增设备改造采用南化研究院变压双塔再生工艺,充分挖掘现有设备和公用工程设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碳酸丙烯酯溶剂除变换气中的CO2是典型的物理过程,常规碳酸丙烯酯脱碳装置吸收温度为40,当吸收压力≥2.8MPa(绝)时可使净化气CO2保持在≤0.2%但在1.8MPa下操作时净化CO2往往上升0.5%。为了在较低操作压力下获得需要的气体净化度,降低溶剂循环量,节省动力消耗,降低溶剂蒸发损失,可将吸收过程温度由40℃降到5℃,此时CO2的平衡溶解度可提高近一倍。  相似文献   

19.
20.
张佩兰 《河南化工》2010,27(16):104-105
对干法变压吸附脱碳技术与湿法脱碳技术进行了简述,采用实际运行数据从技术、经济、运行、环保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采用技术替代的工程应用阐明了干法(变压吸附)技术替代传统湿法脱碳的优势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