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Planning》2016,(23)
古代,湘西土家织锦被土司土官作为上等贡品向朝廷纳贡,湘西土家族长于织造的悠久传统因此得以保留下来。在发展的过程中,湘西土家织锦从纹样、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弘扬了多元化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3)
湘西文化源远流长,而湘西鼓文化是湘西文化中一个特别的符号,其代表着湘西人民的风采,表达着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是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湘西文化底蕴的角度,研究湘西苗族文化多与湘西鼓文化的连带作用。通过探讨湘西地区文化特色对湘西鼓文化的影响,提出传承和发展的思维,提出结合湘西文化底蕴与湘西鼓文化的传承方式,为湘西鼓文化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从而使湘西鼓文化传承与发展更加长远、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3.
知道湘西,是从沈从文的笔下。他的小说《边城》,尤其是散文集《湘西散记》,燃烧起我们对那片神秘土地的迷恋。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中,那些为主流社会妖魔化、符号化了的人群,如土匪、妓女,被还原为一个个具体而感性的可爱生命,他们让文明社会那些自已为是的评价标准顿时变得那么可笑和虚伪。沈从文用他的笔为我们  相似文献   

4.
谢莹 《山西建筑》2009,35(19):8-9
指出湘西民居最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湘西建筑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以湘西永顺县土家族民居双凤村和小干溪两个村落为例,探讨了湘西传统土家族民居聚落建筑的特点、保护现状和前景,以便进一步认识湘西民居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5.
知道湘西,是从沈从文的笔下。他的小说《边城》,尤其是散文集《湘西散记》,燃烧起我们对那片神秘土地的迷恋。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中,那些为主流社会妖魔化、符号化了的人群,如土匪、妓女,被还原为一个个具体而感性的可爱生命,他们让文明社会那些自已为是的评价标准顿时变得那么可笑和虚伪。沈从文用他的笔为我们勾勒出湖湘文化的重要一面:充满原始生命力但并不残暴的匪气。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和湘西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旨在为湘西发展有特色的区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湘西经济的发展,促进和谐湘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2):46-50
<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西苗族鼓舞,它承载着湘西苗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尽管湘西苗族鼓的社会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文化价值有所下降。因此,主要对湘西苗族鼓舞在群体性表演中身体语言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出湘西苗族鼓舞在群体性表演身体语言的建议,为促进湘西苗族鼓舞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
沈从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和谐质朴的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讴歌了记忆中的湘西世界的人性美、人情美,同时也是对受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湘西世界所唱的一首挽歌,本文通过剖析沈从文具有代表性作品,揭示他记忆中的湘西家园的失落与坍塌,分析沈从文的湘西怀旧书写。  相似文献   

9.
走读凤凰     
有一座小城一直以来被我在心中憧憬着。 这座小城就是远在湖南湘西的、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县。 这次到宜昌参加建设部建设杂志社的一个年会,返回时要走的枝柳铁路沿途必经湖南境内,我想这机会怎能错过,于是放弃了会务的参观安排,再借助一列凌晨三点多钟路过宜昌车站的火车,深夜起程踏上了南去湘西的路。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0)
湘西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有着丰富文化内涵。但由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目前的湘西文化翻译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所强调的目的论入手,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湘西文化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促进湘西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4)
沈从文小说充满着对人性的礼赞,本文以小说中湘西男女形象、湘西中老年形象、湘西土匪土娼形象为例,对其人性美进行了粗浅解读。  相似文献   

12.
正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是适应湘西地区独特山地地貌的特殊民居形式,是我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瑰宝。本文从"人神共居"的图腾崇拜、"依山就水"的和谐统一、"寓意吉祥"的生活向往三个方面对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构件装饰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鉴赏能力,为保护与开发利用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湘西古村落资源分布与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落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为古村落所在地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湘西古村落是我国最具代表性历史文化集聚地,但是其经济发展并不理想。因此,文章以湘西古村落资源分布状况为研究基础,分析湘西古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结合我国旅游开发理论,探讨湘西古村旅游开发的有效策略。提升湘西古村历史文化知名度,实现历史文化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5)
合唱近年来在湘西多民族地区发展迅速,这与我国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分不开,湘西有许多可开发和利用的声乐、器乐、合唱等音乐资源,合唱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有其容易参与、不受年龄与职业限制而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从湘西合唱成员、职业等不同角度调查分析目前湘西的合唱发展现状,了解和展望湘西群众合唱艺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地域性、民族性、历史传承性角度出发对湘西民俗体育内容与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内容和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对湘西民俗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对湘西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特征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旨在加强理论研究,加深对湘西民俗体育了解,为促进湘西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析湘西山地民居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湘西山地民居进行了分析,从湘西山地民居的类型、布局以及湘西人的民居环境观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湘西山地民居古朴粗犷、取材方便、依山就势、灵活多样,是中国民居建筑不可忽视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0)
在人们心目中,沈从文天生就是一个咏唱抒情牧歌的诗人,他的重要创作总是离不开爱与美与自然,弥漫着梦幻般的神秘情调。他用自己独特的笔墨和文体精心构建的"湘西世界"表现了湘西下层乡民特异的"生命形式",张扬健康、单纯、真挚、淳朴的人生。他在湘西小说中对"生命形式"的把握是与湘西清新明丽、美丽生动的自然风光,与湘西新鲜奇异而富于吸引力的村风乡俗,与湘西社会现实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地处湖南西北部与川、鄂、黔交界处的武陵山区,是我国苗族、土家族的集居地。地域偏僻,属亚热带季风暖湿性气候。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桃花源记》中,这里就被形容成与世隔绝的区域。今日的湘西虽已非昔日闭塞,但地方文化则象根一样永远探植于这块土地,尤其是居民,作为一种历史的延续,显现出一种粗朴而浪漫的美。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3)
《湘西秘史》是作家李怀荪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创作的一部集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人性情感为一体的长篇小说。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交织的爱恨情仇等,在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渲染烘托下积淀,从而显示出别具风格、蕴藉深厚小说特色。因此,《湘西秘史》不仅仅是一部简单地通过情节推动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性特点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它透过文字折射出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下形成的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本文就《湘西秘史》中民俗风情的刻画展开论述,重点研究小说对湘西独特地域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9)
回顾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曾掀起一股乡土文学浪潮,一批作家将地方风物与生活纳入笔下,描绘得有声有色,沈从文便是典型代表。关于沈从文少数民族作家身份存在争议,站在湘西地域文化视角,结合相关文献及材料,理解"湘西之子"的涵义,厘清"湘西主题",得出"沈从文是湘西苗族作家"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