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i-Ni-Nb三元系相图700℃等温截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技术,测定了Ti-Ni-Nb三元系相图700℃等温截面,确定了该三元系相图的700℃等温截面的12个单相区、23个两相区和10个三相区。12个单相区是:α-Ti、β-(Ti,Nb)、Ti_2Ni、TiNi、TiNi_3、(Ni)、Ni_3Nb、Ni_6Nb_7、X_A、X_B、X_C和X_D,其中X_B化合物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技术,研究了Ti-Ni-Nb三元系相图800℃下的相平衡关系,确定了该三元系相图800℃等温截面的12个单相区,22个两相区和9个三相区。首次给出了Ti-Ni-Nb三元系相图的800℃等温截面,此外,还确定了4种三元化合物的存在,其中XB为作者首次发现,其化学计量式为Ti3Ni9Nb8。  相似文献   

3.
Nd—Pd—Ru三元系富钯区域的相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分析方法研究了Nd-Pd-Ru三元系的富钯区域,作出部分相图的700℃等温截面。发现Ru在(NdPd3)中有高达13at%的固溶度。该截面上存在4个单相区:(Pd),(Ru),NdPd5和NdPd3;5个二相区:(Pd)+(Ru),(Pd)+NdPd5,NdPd5+NdPd3,NdPd3+(Ru)和NdPd5+(Ru);2个三相区:(Ru)+NdPd3+NdPd5和(Pd)+(Ru)+NdPd5。  相似文献   

4.
Ni47Ti44Nb9合金中各相的低温热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装置测定了Ni47Ti44Nb9和Nb80Ti14Ni6合金60~350K温区的热容,并将热容实测值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曲线拟合。在合金摩尔热容加和原则基础上,计算了Ni47Ti44Nb9合金中TiNi基体相的热容。Ni47Ti44Nb9合金在215~260K范围内发生的相变是TiNi相的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相变起始温度(As)为222K,相变终了温度(Af)为255K,相变焓ΔH=411.9±2.5Jmol-1,相变熵ΔS=1.76±0.01JK-1mol-1  相似文献   

5.
Ag—Pd—Ru三元系相图的700℃等温截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金相星微镜等方法研究了Ag-Pd-Ru三元素相图的700℃等截面。发现在该截面上沿着Ag-Pd侧有一单相区(Ag、Pd),这个单相区在富Pd区城较宽。在该截面的富Ru侧也存在一较小的单相区(Ru);在这两个单相区之间是一个宽阔的二相区(Ag+Ru)。此外,在Ag-Pd-Ru三元系富Ag-Ru侧的部分成分区域,由于合金在液态出现分层现象,凝固后难于获得均匀合金,致使该区域内  相似文献   

6.
β钛合金在外科植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新型形状记忆合金Ni47Ti43Nb9Al1的相组成及其结构。结果表明,室温下该合金由具有B2结构的TiNi相和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β-Nb相组成;β-Nb相多呈椭球状分布于合金基体中,其尺寸在0.2~1.2μm之间。添加到合金中的铝在TiNi相和β-Nb相中的分布相差较大,铝主要固溶于β-Nb相。  相似文献   

7.
郝士明  曾宁华 《金属学报》1995,31(16):152-158
应用多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及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Ti-Al-Cr三元系相图1000℃等温截面的含Al量达75at.-%,含Cr量达70at.-%的大部分区域。确定了Ll2结构的三元化合物相及其成分范围,完整地测定了TiAl,Ti3Al,TiAl2及TiAl3的相区范围及相平衡关系,明确了β-Ti相与TiCr2相的平衡关系及TiCr2相的成分范围  相似文献   

8.
Ti-Al-Cr三元系相图1000℃等温截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及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Ti-Al-Cr三元系相图1000℃等温截面的含Al量达75at.-%,含Cr量达70at.-%的大部分区域。确定了Ll2结构的三元化合物相及其成分范围,完整地测定了TiAl,Ti3Al,TiAl2及TiAl3的相区范围及相平衡关系,明确了β-Ti相与TiCr2相的平衡关系及TiCr2相的成分范围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个Mo-Fe-Ni-Co四元扩散偶试样,测定了Mo-Fe-Ni和Mo-Ni-Co在1200℃时的两个三元系等温截面;并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电子探针,确定了Mo-Fe-Ni三元系在1200℃时三元合金中三元化合物P相的存在。该系统中存在bcc(Mo)、μ-Fe7Mo6、δ-MoNi、bcc(Fe)、fcc和P六个单相区;在Mo-Ni-Co三元系中存在bcc(Mo)、δ-MoNi、  相似文献   

10.
刘雅晶  李玉清 《金属学报》1999,35(10):1036-1042
对低Al,高Ti,Nb(合金A)和高Al、低Ti,Nb(合金B)两种成分特征的Fe-Ni-Cr-Co-Nb-Ti-Al合金宏观和微观铸态组织的观察分析表明,合金A凝固速度较快,柱状晶区较大;两者枝晶间及铸态晶界上都分布着较多块(厚片)状富含Nb和Ti的MC和Laves相多晶体;合金B柱状晶区晶界Laves相较多;合金A晶界MC和Laves相附近析 体状γ′和η相及胞状η相;合金BKγ′的尺寸仅约为  相似文献   

11.
将机械合金化(MA)Al-12Ti-6Nb合金在550℃下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后,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其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测定了维氏硬度。结果表明,MAAl-12Ti-6Nb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在550℃下暴露200h后,Al3Ti中的亚稳的α-Ti核才全部转变为Al3Ti,Al3Ti颗粒随之粗化,饼状的Al3Ti变成椭球体;Al3Ti颗粒的粗化是通过Ti,Al原子扩散所控制的α-T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相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分析仪,分辨了自行制备的-CO-Nb-Ni三元扩散偶试样中各平衡相的相区分布状态,测定了该三元系在1000℃时各相的平衡成分、一系列平衡结线和共轭三角形,研究了三元系平衡相关系,构筑了该温度下的三元系等温截面。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个Mo-Fe-Ni-Co四元扩散偶试样,测定了Mo-Fe-Ni和Mo-Ni-Co在1200℃时的两个三元系等温截面;并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电子探针,确定了Mo-Fe-Ni三元系在1200℃时三元合金中三元化合物P相的存在。该系统中存在bcc(Mo)、μ-Fe7Mo6、δ-MoNi、bcc(Fe)、fcc和P六个单相区;在Mo-Ni-Co三元系中存在bcc(Mo)、δ-MoNi、μ-Co7Mo6和fcc四个单相区。  相似文献   

14.
Ag-Ru-Gd(Gd≤33.3 at%)三元系相图700℃等温截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方法分析研究了含0-33.3at%Gd的Ag-Ru-Gd三元系,作出了该体系部分相图的700℃等温截面。在该截面上存在5个单相区:Ag、Ru、Ag51Gd14、AgGd和GdRu;27个两相区;Ag2Gd+GdRu2、Ag51Gd14+GdRu2、Ag51Gd14+Ag2Gd、Ag+Ru、GdRu2+GdRu2+Ru、Ag+Ag51Gd14和Ag51Gd14+Ru;3个三  相似文献   

15.
曾潮流  吴彤 《金属学报》2000,36(5):517-520
研究了Ni,Ni-5Ti,Ni-10Ti及Ni-15Ti(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650℃熔融(62Li-38K)2CO3中,空气气氛下的腐蚀行为,Ni-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小于纯镍,表面形成Ni和Ti的混合氧化膜,Ni-10Ni和Ni-1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却明显高于纯镍,表面也形成了Ni和Ti的混合氧化膜,但沿原始合金中的TiNi3相发生了严重的Ti的内氧化,和纯镍厢比,Ni-Ti合金表面氧  相似文献   

16.
在Al-Ti-Nb-8Mn四元系邻近L12型Al3Ti-8Mn成份区合金中,随Nb含量变化,其显微组织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对不同合金的微观组织的考察,进一步确认了在Al67Mn8Ti25基金中加Nb并相应调整Al和Ti含量可形成DO22型Al3(Ti,Nb),L10型TiAl和Ga2Hf型Al2Ti3种类型的第二相。本文列举了Al67Mn8tI23Nb2,Al65Mn8Ti26-5Nb0.5,Al5  相似文献   

17.
采用X射线衍射及TEM技术研究了Ti44Ni47Nb9形状记忆合金的相组成及热诱发马氏体相变。结果表明:该合金室温下由TiNI基体相和β-Nb相组成;当试样温度降低到Ms点以下时,具有B19'单斜结构的热诱发马氏体呈群团状区域式生长,形成由2-3个取向的孪晶微区组成的群团状马氏体;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111)MⅠ型孪晶,同时还有(001)M孪晶和反相畴界。  相似文献   

18.
18Ni马氏体时效钢时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Mossbauer谱、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过程。结果表明,18Ni合金在固溶处理后500℃等温时效过程中,首先发生调幅分解,然后在调幅组织的Ni-Mo-Ti富集区以原位形核方式析出含Fe的Ni3(Mo、Ti)型金属间化合物,随时效时间延长,Ni3Mo和Ni3Ti粒子聚集长大并部分溶解,同时析出球形Fe2Mo金属间化合物,并形成逆转变奥氏体。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在6500CLi2CO3-K2CO3熔盐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发现阳极极化曲线具有活化-钝化-过钝化特征;(γ+γ’)双相Ni3Al(B)-Cr基合金由于有Γ相[Ni(M)]存在其极化曲线上出现有类似于Ni所出现的准钝化区。三种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的钝化电位区间在-220~+240mV(Ag/AgCl)。根据表层(XRD)和表面(AES)分析结果,讨论了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在活化-准钝化-钝化-过钝化区的溶解-氧化物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氯化法生产四氯化钛中泥浆的回收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了Al-12Ti-6Nb合金,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进行了XRD、电子探针和金相分析与观察,测试了其室温力学性能,并用SEM观察了断口形貌,结果表明:MA Al-12Ti-6Nb合金中生成了粗细不均的Al3Ti金属间化合物粒子,但未形成Al3Nb;在较大的Al3Ti颗粒和Nb趋向于平行热压面分布。Nb的加入使合金较好地发挥了大个Al3Ti和盘状Nb颗粒的协同补强增韧作用,三点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