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电力系统中厂站处于节点地位,厂站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而言,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能源厂站发电的不确定性,以同时含有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场的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置信度校验的新能源多厂站互补优化方法.以降低备用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新能源多厂站不确定性互补优化模型;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内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电及光伏最优出力;为满足互补优化模型中的不确定性约束条件,对求得的最优出力进行置信度校验.采用所提互补优化方法在MATLAB环境下编程,对安庆地区电网2020年的新能源出力情况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互补优化方法可对新能源出力进行优化,新能源出力最大提高159%,备用容量最大降低100%,经济效益提高69%,从而验证了所提互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径流时间序列的复杂动力学特征和非线性规律,借助可视图方法将径流时间序列转化为复杂网络,利用网络拓扑分析理论对网络的点强度、中间中心性、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参数进行分析,探明径流时间序列的网络拓扑特征与模态。采集北江流域石角站和赣江流域外洲站的水文数据,对北江与赣江径流时间序列的网络拓扑模态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北江与赣江径流时间序列网络的聚类系数均较大而平均路径长度均较小,2个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网络特性,中心性大的节点均对应年中月径流,北江与赣江的径流时间序列非线性动力特征及拓扑模态基本相似。从新的维度刻画径流时间序列的结构特征以及内在动力学特性,更有利于揭示径流时间序列的多维度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深入分析混凝土厂拌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厂拌站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功能的集散监控系统,采用了PID控制策略来实现混凝土厂拌站物料的智能控制。从而实现了混凝土厂拌站生产的连续化自动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用多主站组成的令牌总线逻辑环微机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采用“下站地址捎带技术”,可降低整个网络逻辑环维护复杂性,使维护逻辑环时间得以减少、网络的实时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充电设施故障、车辆充电故障等因素会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充电,造成交通拥堵,威胁高速公路安全等问题,提出建立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应急充电救援站的策略,采用移动充电的形式对发生故障的充电站或车辆进行紧急救援。对应急充电救援站的基本职能进行探究,确定应急充电救援站选址的可靠性、经济性、时间最小性原则,在保证救援最大允许时间限度下,以救援站的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之和最小化为目标,优化选址方案,并根据充电站故障概率确定救援站中配备的充电车数量。8个充电站、12个救援站备选点的路网结构算例表明,该模型在保证救援时间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满足经济性原则,证实了该选址定容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网络中数据流量越来越大 ,分布式网络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把分布式网络管理应用到以太网的网络管理中 ,并与传统的以太网的集中式网络管理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网络管理方式下以太网中的网络管理站和网络结点中的代理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从中得出了分布式网络管理中以太网主干信道中时延小的结论。进行仿真后的结果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这种管理方式比集中式网络管理方式在网络时延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电网的不断发展壮大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供电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化繁为简,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资源达到对电网同样的控制效果已成为现今供电企业的一大课题。本文站在自动化的角度对如何实现厂站端后台的远程控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网络计划技术在组织和计划某厂大型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通过网络计划优化方法,对该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使整个工程在边施工、边生产的情况下高效优质地完成任务。实现了时间、资源利用的优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用多主站组成的令牌总线逻辑环微机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采用“下站地址捎带技术”,可降低整个网络逻辑环维护复杂性,使维护逻辑环时间得以减少、网络的实时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纬度平台站(HAPS)网络在提供航空通信服务时所出现的节点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感知的蚁群路由算法.该算法能在高纬度平台站网络中找到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能满足航空通信服务的性能要求.通过设置不同的仿真实验对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呼叫阻塞率,提高链路利用率,达到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2.
由于网络中数据流量越来越大,分布式网络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把分布式网络管理应用到以太网的网络管理中,并与传统的以太网的集中式网络管理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网络管理方式下以太网中的网络管理站和网络结点中的代理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得出了分布式网络管理中以太网主干信道中时延小的结论。进行仿真后的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这种管理方式比集中式网络管理方式在网络时延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低压电力载波静脉输液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输液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文章旨在介绍一种成本较低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静脉输液监测系统,自动监测输液液位,并能将各床位液位通过低压电力线网络传送至护士站,在护士站对多个病房各个床位的输液情况进行巡回检测和显示。当液位低于设定下限值时,在护士站和相应床位处都能发出报警,提醒护理人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前置系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了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端与厂站端之间实时数据通信处理任务,信息交换、命令传递、规约的组织和解释、通道的编码与解码、卫星对时、采集资源的合理分配等基本任务。随着调度监控人员对厂站实时信息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在快速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文中从前置系统的配置方式入手,详细论述了现有条件下优化前置系统配置的方法,开拓了前置系统配置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传统电网暂态稳定评估方式依赖所设置的预想故障场景,缺乏对具有随机特性影响因素的有效量化。提出一种考虑厂站主接线方式的电网暂态稳定概率评估方法,重点考虑断路器的动作随机性,将厂站接线方式纳入到网络模型中,通过功能组分解原理,再现断路器随机性导致的不同网络拓扑演化过程,结合状态枚举法和蒙特卡洛抽样法确定故障序列,丰富了故障场景并提升故障抽样效率。算例分析表明:该评估方法可快速搜索出系统的暂态失稳模式,并给予量化评价,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新型均匀一非均匀滤料双层滤池,并与普通双层滤料滤池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在高速过滤下,对杂质在滤层中的分布规律、过滤水头损失变化规律、Re、η的关系、反洗强度与反冼膨胀率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对川棉一厂上水站均匀-非均匀双层滤池运行结果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CORS的精度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CORS)用于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目的时,往往对其解算结果的精度及稳定性提出不同的要求.作者利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原始观测数据、GPS精密数据处理软件和统计分析方法,对GPS网络的解的精度及其稳定性与所用的数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解的精度与数据量的关系可用非线性回归方程来表示;在6 h以内,解的精度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对于平均基线长度超过1 000 km的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在6 h以内解的精度和稳定性不高,当数据量达到12 h后,解算结果及精度趋于稳定,24 h解(单日解)具有很高的稳定性;GPS网络的解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收敛于单日解.  相似文献   

18.
CORS的精度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CORS)用于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目的时,往往对其解算结果的精度及稳定性提出不同的要求.作者利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原始观测数据、GPS精密数据处理软件和统计分析方法,对GPS网络的解的精度及其稳定性与所用的数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解的精度与数据量的关系可用非线性回归方程来表示;在6h以内,解的精度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对于平均基线长度超过1000km的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在6h以内解的精度和稳定性不高,当数据量达到12h后,解算结果及精度趋于稳定,24h解(单日解)具有很高的稳定性;GPS网络的解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收敛于单日解.  相似文献   

19.
限制冠状病毒传播的努力使全球处于封锁状态,由此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降低及过剩。石油危机将导致众多石油公司走向破产或考虑他们的机遇。针对低油价的情况,结合部分海外油气田集输管道的工程设计经验,对海外油气田地面工程集输管道从厂站模块化、站外集输管道管廊化以及对非金属管道推广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希望对低油价形势下海外油气田地面工程集输管道设计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深海海底观测网时间同步,针对海底观测网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提出基于网络时间协议(NTP)和IEEE1588协议的时间同步应用方案.介绍NTP和IEEE1588(PTP)协议时钟同步原理.设计岸基站、接驳盒层、观测仪器层进行时间同步的硬件结构.该系统以岸基站PTP主时钟接收到的GPS/北斗双参考源的卫星信号为时间源,解码输出NTP同步信号和PTP同步信号经由光纤以太网通过深海光电复合缆进行远程传输,利用各层时间同步装置获取精确时间.开展实验室环境下的时间同步监测实验.结果表明,PPS信号时间同步精度小于500 ns,NTP时间同步精度小于400 μs,PTP时间同步精度小于3 μ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