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 《山西建筑》2007,33(31):43-45
通过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基本要素的分析,提出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的研究思路,从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代表了新时期背景下乡村建设要求的丰富,关注点逐渐从社会经济发展向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方向转变,乡村规划在其中更多扮演了协助新旧融合的角色。乡村人居环境实际是人类以生存为目的对自然干预的总和,依据干预程度而形成递进圈层,聚落成为人居智慧的精华。该文以"自然生态—田园生产—聚落生活"为序对建瓯市小雅村人居环境进行了科学认知,并从宜居、宜业的角度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期为目前方兴未艾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乡村聚落是真正落实城乡经济一体、城乡社会融合、城乡文化共荣、城乡空间转型的地域单元。关中地区乡村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文章基于关中特殊地域环境,提出乡村人居环境特色营建方法,并以陕西富平文宗村为实证对象,充分发掘关中地域特色与乡土文化特质,突出人居环境营建个性,将人居环境营建进行横向拓展,将有形物质空间营建与无形物质空间营建结合,最终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村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郑文俊  王娜  邓蓉  孙硕 《室内设计》2023,38(3):141-148
乡村聚落的营建综合考虑自然气候因 素的影响,具有低能耗人居环境气候适应性特 征。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来的567篇文 献进行乡村聚落气候适应性的可视化分析,旨在 论述乡村聚落气候适应性研究进展,展望未来 发展趋势。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整理乡村聚落气 候适应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发展趋 势;其次,探讨大、中和小三个尺度与乡村聚落 气候适应性的关系及其研究现状;然后,梳理乡 村聚落气候适应性适用的人体舒适度评价指标 和研究方法;最后,针对乡村聚落气候适应性不 同尺度提出建议及展望,以期为乡村聚落可持 续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甘南藏区传统聚落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和建设,然而在景观规划中,存在一些景观建设的误区,使得乡土景观特色遗失。本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甘南藏区传统聚落的乡村景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甘南藏族传统聚落的地域性景观规划的对策,以便改善和恢复传统聚落人文景观环境,营造美好的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主席农村考察中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了重要指示。各级政府也纷纷践行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本文以湘南区域为例,笔者通过走访了解乡村聚落空间发展的特点,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湘南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对策,以求促进乡村聚落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贺文敏  王军 《华中建筑》2014,(1):146-149
陕北山地地区是我国生态极为脆弱的地区,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于陕北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陕北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人居环境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对陕北山地地区乡村聚落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之亦带来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乡村的产业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第三产业、景观、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亦带来了乡村聚落的更新与重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陕北山地地区的乡村如何营建并适应新条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郑曦 《风景园林》2022,29(3):8-9
尽管全球正在经历普遍的、广泛的城市化,乡村依然是人类聚居的基本环境类型.2020年全球总人口达76亿,其中有约34亿人居住在乡村.相比于高度人工化的城市地区,全球乡村面积更为广阔,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乡村聚落及所依附的农耕、渔业、林业等蕴含着丰富的传统营建智慧和本土景观特色,同时乡村人居环境的统筹发展是国...  相似文献   

9.
以秦巴地区人居环境生态安全为目标,文章在探讨乡村聚落生态单元基本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着手构建以秦巴山区地理空间系统为基底的乡村聚落生态单元科学理论模型,提出构成乡村聚落生态单元模型的三个系统,以期对乡村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应用GIS空间分析,构建云南乡村 聚落斑块的空间数据量化模型,梳理乡村聚 落的人居环境,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 及影响因素;面对快速发展变化,对民族聚 落的空间转型重构的矛盾与冲突成因进行剖 析;面对整体性认识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探 讨传统民族聚落空间重构的系统方法。分析 认为,快速发展的民族聚落应从发展模式转 型,挖掘生态环境和文化地理等传统人居智 慧方面,重构民族聚落空间等方面探讨整体 系统性重构民族聚落空间的路线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田桂斌 《建筑节能》2011,39(11):34-36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国家一直倡导发展节能建筑,降低能源消耗.针对农村住宅普遍存在的不节能、能耗高、舒适性差的现状,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探索适合农村住宅行之有效而又相对经济的节能措施,以大幅度降低农居能耗,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农村住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苏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研究了苏南农村生态人居规划建设和环境改善技术,进行了经验总结,以期对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析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延川 《山西建筑》2010,36(7):36-37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发展战略,联系目前农村规划的背景,探讨了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内容,分析了城乡统筹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英 《山西建筑》2010,36(24):10-11
立足衡阳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引导,探讨了改善农村入居环境的发展对策,对改善农村入居环境质量,加快衡阳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同时对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冉晓花 《山西建筑》2011,37(20):6-7
简述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归纳了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为此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原则和具体内容,从而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娄彩荣 《山西建筑》2010,36(30):7-9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从住宅类型、居住面积和居住环境三个方面对苏北地区农村的住居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北农村现有的住居特点是以院落式瓦房或平房为主要住宅类型,对于未来的需求是希望能居住在院落式2层~3层的独立楼房,但是更多的需求则是对住居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受到广泛关注。适宜的采光设计方案是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部分,以最新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为依托,通过对严寒地区农村现有住宅客厅采光环境现状的调研及采光模型的模拟分析,提出客厅天然采光舒适性设计方案。为寒地民居光环境设计提供设计指导,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丹  林琳 《山西建筑》2011,37(1):13-14
针对东北农村的一些特点,分析了在新农村规划村庄整治建设中所应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对乡村居住环境的整治、农村应宅建筑的整治建设及彩村经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指导东北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环境一直是青海农牧民居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竞赛实践,在民居中引入建筑空间、景观、能源和经济等多种设计概念,尝试性地提出改变当下西北人居环境中的建筑、气候、社会问题的居住方案。应用一系列适宜性的应变空间设计方法,结合兔尔干藏区民居形态和风俗习惯,优化西北干旱环境下的能源技术模型,形成一套低成本、高性能的适宜性设计策略和农村居住模式,为西北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宅普遍存在能耗大,室内舒适性差等问题。为缓解农村能源压力,提高村镇住宅建设品质,以山东地区为例,在对目前农宅应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工程设计实践,探讨提出适宜于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被动式技术应用设计策略,为我国村镇建设合理利用被动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