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越南国家体育场屋盖平均风压及风环境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汪丛军  黄本才  张昕  徐晓明  林高 《空间结构》2004,10(2):35-39,54
本文给出了越南国家体育场双挑屋盖平均风压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并将60^o风向下数值模拟平均风压系数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大体上是吻合的,随后给出90^o风向下贴近屋盖面上数值模拟湍动能,以此分析悬挑屋盖面上脉动风压分布规律,且用风洞实验的脉动风压均方根值结果进行验证.最后由越南国家体育场单边屋盖和双边屋盖数值模型,进行了风环境影响的研究,以考察有无上风向屋盖对下风屋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体育场屋盖结构静动力风荷载实用分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推导了体育场屋盖结构静动力风荷实用计算公式,并以上海虹口体育中心足球场大悬挑钢屋盖结构体系为例,分析和研究了它的位移风振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基于CFX10.0软件及LINUX大型并行服务器操作平台,采用剪切应力输运(SST)k-ω,模型对营口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屋盖进行了风压分布及风环境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体育馆屋盖表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并分析了屋面的风压、湍动能分布特性,比较了屋盖在各风向角下总升力,得出了最不利风向角和分区风载体型系数,同时给出了双屋盖、仅ROOF1、仅ROOF2等三种计算模型时屋盖表面的风压分布.通过分析可以得到,随着区域位置的变化.体型系数值有很大不同,且其对风向角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位于上游风场的屋盖和下部建筑(看台)的存在对体育场内流场及下游风场屋盖表面风压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家体育场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迄今为止,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振系数均为上吸风引起的风振效应,对于某些情况是不安全的。针对国家体育场大跨度屋盖结构自重效应较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大跨度屋盖下压风振系数的定义与合理的取值范围,提出了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的振型能量参与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振型选取方法,利用振型叠加法分析了国家体育场屋盖结构的随机风振响应及风振系数,为国家体育场屋盖结构风振系数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上海虹口足球场复杂屋盖结构体系自振特性的分析和独特显示,获得了振型分布很有价值的规律性。体育场屋盖结构体系的风振分析需要考虑多个振型的影响,由结构风振动力的振型分解法,进行了该足球场屋盖体系十阶振型和振型耦合风振动位移响应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了各振型影响的规律和结论。对上海虹口足球场屋盖结构,考虑前七阶振型的影响,精度可基本满足结构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3)
以某半月拱形大跨度屋盖体育场为背景,采用刚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和上、下表面同时测压技术,对该体育场屋盖上、下表面的风荷载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屋盖上、下表面布置测点,获得不同风向角时屋盖上、下表面各测点的风压系数。对比分析了在有、无上游建筑物遮挡时屋盖表面的综合风压,以及上游建筑物对该体育场屋盖上、下表面风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场屋盖的风荷载主要以向上的风吸力为主,屋盖迎风支座处正压较大,最大风压系数达1.4,悬挑处负压较大,最大负风压系数达-2.0。在不同风向角下,上游建筑物对屋盖表面风荷载的干扰效应有所不同,在60°风向角下,干扰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数值风洞在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确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荷载进行了研究。对平屋面和曲面屋面表面风压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大庆石油学院体育馆屋盖表面进行了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并对大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的风压分布及其周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该工程的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深圳湾体育中心进行了测压试验、风环境试验和风振响应分析。着重研究了屋盖悬挑部分上、下表面脉动风压的相关性,指出相关系数对合压力脉动强度有重要影响。并通过对比测压试验,评估了周边建筑对屋盖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分布的影响。周边建筑的存在使得平均风压幅值降低,而脉动风压明显增大。根据风环境试验结果,分析了体育场内部风场的分布,对当地主导风向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最后,基于同步测压试验结果,对屋盖结构进行了基于时程方法的风致响应计算,得到了动力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袁家岗体育中心体育场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海黎  冷利浩  邓开国 《四川建筑》2003,23(Z1):143-146
袁家岗体育场对测压试验探讨了网壳上各分区平均风荷载随来流风向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各风向角下的表面风荷载的分布规律;测振模型试验分析了屋盖测点处位移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在最不利风向角下屋盖测点处竖向抖振位移全振幅随风速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了该设计方案网壳屋盖的风载体型系数及风振系数.  相似文献   

10.
大跨钢结构屋盖具有柔性大、阻尼小的特点,为风敏感结构。CFD数值模拟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风荷载研究手段,本文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利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RSM)对某钢结构大跨钢结构屋盖进行了风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屋盖结构体型系数和风速分布,为结构设计人员确定屋盖结构表面风荷载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龙里草原风电场的地质特性,把风机基础由常规设计的重力式扩展基础方案优化为抬高后的肋梁基础方案,从而避开部分地下水,减小浮力作用,与原方案比较可节省40%左右的混凝土量。  相似文献   

12.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平均风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的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平均风实用统计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一方法对上海地区的平均风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中国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所采用的风振系数仅考虑结构的1阶振型,而不考虑周围环境影响对体型不规则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造成的不合理性,采用风洞试验与风振动力响应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虑结构不规则的影响以及相邻建筑的气动干扰和横风效应来获得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所需的顺风向和横风向的等效静风荷载和风致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由于周围建筑的干扰,顺风向、横风向的风荷载规律与一般超高层建筑不同,其不利角度也与规范存在差异;所得结论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风电场一般均建在风向较固定区域,风机基础的受力往往出现偏心极大方向和极小方向。针对此种情况,并结合风电场风资源特性,考虑各风机点位特点,论文提出"最大风速玫瑰图"概念,给出了风机基础设计的新思路,并通过"最大风速玫瑰图"将常规圆形、八边形基础,优化为矩形基础,使风机基础受力性能更好,有效减少基础混凝土量,同时节省项目建设时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风洞试验模拟方法和试验结果,讨论了不同风向角下屋盖表面风压的分布,并得出风荷载的分布规律。在考虑了上游有建筑物影响的情况后,分析了周围建筑对屋盖表面风压的干扰效应。围护结构的设计风压分别由我国规范和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标准方法计算所得,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得到了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复杂网架结构风荷载通常采用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确定,但由于忽略了结构与流体之间的耦合效应,其结果与实际结构存在偏差。气弹模型则可真实反映结构在自然边界层中的响应,但由于网架结构非常复杂,需要适当简化相似准则和选择结构主要响应振型进行设计。基于曹妃甸煤堆防风网架结构,设计1颐50气弹模型。通过应变片测试支架根部内力,得到了B类风场不同风速下网架内力风振系数;通过激光位移计测得顺风向位移响应,求得结构顺风向位移风振系数。最后比较分析了两类风振系数,为同类结构气弹模型设计制作和风振系数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密度变大,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出现导致了步行高度上风速的增加,降低了行人舒适感和整个社区环境的吸引力。城市内的平均气温同样随着城市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难以降低的温度导致死亡率的提升。可以通过增强街道通风和散热等方式给城市降温,从而缓解这类问题。Actiflow对政府部门的建议为:1)在评估风对所在城市的影响时,须同时考虑其他因素;2)确定城市中的关键区域,设想如何应对其所面临的挑战;3)确定需要达到的品质标准;4)将大尺度上的解决方案及品质要求转化为实际操作导则。一般来说,城市环境下的风参数评估技术有3种:实景测量、风洞实验和CFD计算机模拟(也称CFD或计算机流体力学)。对于城市中完整的风参数评估来说,实景测量并不是最佳选择,而CFD与风洞实验相比的主要优点为:1)能将整个风场可视化,而不仅是安装了传感器的离散点;2)即使是阳台或其他私人区域周边细微的空气流动都可被研究。CFD的最大缺点在于当模拟风的动态特征发生时(例如狂风等情况),就会由于计算量太大而变得非常困难。荷兰NEN8100标准描述了2种评估步行环境风舒适度的方法:风洞实验以及CFD计算机模拟。Actiflow基于这项标准在风参数评估领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个案例便是阿姆斯特丹附近的Amstel Ⅲ区域。Actiflow向市政府提供了在公共场所缓解风障碍和危险的可行措施,并为该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制定了详细的导则。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层建筑群的风压、风荷载的分布问题,应用数值风洞方法模拟厦门市高层建筑密集区的风场,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高层建筑群静力风效应的一些基本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风场上游的高层建筑对下游的建筑有一定的遮掩效应;当建筑物之间间距较小时,容易产生狭缝效应;在建筑群的外围,迎风面平均风压力较大。同时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尾流受扰下复杂体形高层建筑的风压分布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结合汕头粤东信息大厦的风洞试验,详细分析了复杂结构断面建筑物在其尾流受到下游结构干扰下的风压分布特性。试验表明:处于受扰物体尾流边界上的施扰物体可以降低来流在受扰物体上的分离速度,从而使最大负压系数降低。当施扰物体处于被扰物体尾流边界的某些位置时,被扰物体表面的最大负压系数受到显著影响,最多可降低45%。文中还对典型断面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在验证以上的结论同时,试验结果也显示,施扰建筑位于被扰结构临近的较大区域,其风压增大15%以上,最大可增大39%。本文所得的一些结论可为相应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某高层建筑的多通道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利用随机振动理论计算了结构等效静力风荷载,分析了风荷载随风向的变化关系,计算了结构顶部峰值加速度响应,对居住者舒适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