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赵祥  冯美歌 《四川建筑》2006,26(1):24-24,27
从尊重城市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创造开放的公共空间、合理组织交通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雅安市滨河公园的规划设计构思和景观、空间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2.
雅安市滨河步行街规划设计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冯美歌  赵祥 《山西建筑》2005,31(12):6-7
对雅安市滨河公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现状作了分析,从尊重城市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创造开放的公共空间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滨河公园的规划设计构思和景观、空间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公共空间是相对于私密空间而言的,是提供人们交流与交往的场所。每一个城市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阶段,因其自身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反映其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北京地铁站的公共空间设计为论题,分析了传统艺术元素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及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些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并存的实际案例中,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化环境的有机结合,在延续城市记忆的同时,也使城市艺术化与艺术城市化的设计理念得到诠释,并从历史文化与设计的视角出发,对传统与现代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
文章从城市公共空间产品设计的角度为连云港找寻历史与现代、东西方文明和艺术的最佳契合点。城市公共空间产品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应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景观气息、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文章通过分析欧洲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针对连云港海州古城区和滨海新区两个城区的不同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公共空间产品设计建议,认为连云港的城市公共空间产品设计应以海州古城和海洋文化为纽带,塑造连云港城市的文化精神,提升连云港旅游城市的整体品位。  相似文献   

7.
魏东 《居业》2022,(2):80-82
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植物景观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显著.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不同的设计方式也彰显出城市的文化主张.为充分保证城市公共空间植物设计的效果,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以增强景观的美观性,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空间缺乏整体性和空间"特色危机"等问题,选取城市公共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婺源城市公共空间为例,分析提出婺源城市公共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措施,以寻求改善公共空间质量、塑造城市特色景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左辅强 《重庆建筑》2000,23(4):19-23
城市广场空间,集中代表并展示了城市的特色风貌,历史肌理和文化层面,是城市建设依托于功能的一种城市环境创作,人们可以透过对城市广场空间的读解和感受,得到城市的一般印象和记忆,广场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重要构成,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客厅,提供娱乐,休闲及交流的场所,改善了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丰富了城市的外部景观和提升了城市的活力与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景观趣味的营造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关系到人们接受景观传达的信息、进入景观场景的动力,更关系到景观的深层次品质。通过对当代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趣味营造背景的研究,探析了在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及全球化影响下景观趣味营造呈现出的商业化、流行性与多元化的特征,并对当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趣味营造所采用的仿像与意向、正统与戏谑、静观与动赏、现实与超现实等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层面的引导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照搬外国、生套历史、风格混杂的现象。本文提出要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层面进行引导与控制,并分析了人本主义、生态主义、现代主义的思潮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珊珊  夏海山 《风景园林》2018,25(1):101-105
城市地下考古遗址是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是目前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中对地下历史景观和地下公共空间进行整合,不仅能减少对城市地下历史景观造成破坏,还能充分发挥历史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塑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促进城市的文化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保加利亚谢尔迪卡古文化与交通综合体为例,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历史景观的营建经验,以供中国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既代表一个城市文化和特色,又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放松、游玩的公共场所。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和功能,就城市公共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彩虹  陈钧 《现代城市研究》2002,17(4):37-40,44
以无锡市为例,分别讨论了无锡市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城市了天际轮廓线及视线走廊设计,城市主要景观节点和广场公共空间设计,空间视觉环境设计以及城市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设计,探讨了无锡市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5.
华益  顾勤芳 《规划师》2008,24(5):37-40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如何准确认识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并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当前规划设计界的重要课题.宿迁市项王故里详细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以建设富有个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为最终目标的城市设计方法,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现状公共空间、将特色空间资源与公共空间体系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6.
潘荫昶  蓝世萍 《规划师》2007,23(9):25-28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兼具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要素的区域,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最重要的地段.北海北部滨水区规划以和谐共生为规划理念,注重城市滨水区空间形体的整体性,强调滨水区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并注重结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高滨水区的文化内涵,延续城市特色景观风貌,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滨水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地域性主导下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彤宇 《城市建筑》2009,(8):107-109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源  李险峰 《华中建筑》2014,(11):119-123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景观中个性鲜明的元素之一,通过自身或泛化于景观场地内的形式介入城市景观空间。公共艺术的形态、材质,不同公共艺术在景观空间内的排布组合都是其在城市文化景观中实现隐喻表达的方式。在城市文化景观里,运用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功能,可以凝聚城市的历史记忆,突显场地文化的唯一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合理发挥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作用,对公共艺术自身"公共性"的回归,城市历史文化的保留与继承,以及公众心灵世界的充实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共空间是城市特色的核心,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座城市发展并延续的灵魂。目前众多城市通过公共艺术提升城市人文价值与内涵,传承城市文脉,打造城市品牌,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文化建构中重要且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文章结合临安滨湖新城公共艺术规划项目,以公共艺术规划为视角探究新城文化建构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卢峰  常青 《室内设计》2009,(5):59-62
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旧城中心区滨河空间的改造为例,反思了我国中小山地城市建设中地域性缺失的问题,并以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独特性为目标,将滨水空间作为重新建构山地城市整体格局的景观要素与核心公共空间,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