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启邦 《山东冶金》1995,17(3):57-58
高速带衬表面损伤探测已研究出的一种专用光学系统,高速CCD线扫描和高速处理系统,能在实线速度时检测出小于1mm的损伤。对酸洗带材这样不敏感的表面上较大损伤也能被检测出来。表面检测系统正由它的传统质量保证功能向着为整个生产工艺提供反馈信息的方向发展,反...  相似文献   

2.
地下直埋电缆的各种类型故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接地故障(即电缆芯线对地绝缘受到损坏),其它类型故障也常伴有接地故障出现。十三冶六公司在临钢焦化工程中遇到的电缆故障,摸索并总结出查寻测试的一种新方法,迅速地定出了故障点位置,经挖开验证,测试准确,误差0.5m,此方法弥补了其它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其优点在于设备成本低,移动方便,检测位置准确、迅速。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探测方法,其处理软件成熟,成果图件直观,可以清晰反映目标地质体截面特征,深受地质工作者欢迎。然而,由于城市街区的道路普遍硬化,需要用电锤打眼或撬开地面砖才能供电测量,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对路面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在城市空间勘查中,充分应用高密度电法勘查技术,笔者摸索出了一套城市硬性路面条件下的高密度无损探测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是成功的,在屯溪老街区的排洪沟渠探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4.
5.
1 前言本文将介绍以热电偶为基础的粘结性漏钢探测装置的开发及其多种用途。此装置有一套热电偶埋设在结晶器铜板内,通过正确分析,就能探测粘结性漏钢的发生。坯壳粘结是产生漏钢的最大原因。利用这套装置实际上已消灭了粘结性漏钢,在铸机利用率上已取得明显效果。此外,  相似文献   

6.
Sethi  IK 方景林 《本钢译丛》1996,(4):38-43,16
本文在关于各种尺寸的边缘探测设计中,提出了基于电荷模拟的技术方法。使用这种模拟方法,得出了Roberts交叉算子的扩展形式,给出了在两幅数字图像上进行边缘探测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提高硬质合金超声波探伤探头使用寿命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通常的接触法探测硬质合金制品的内部缺陷,存在着超声波探头磨损快、寿命短、消耗大、且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不稳定、受耦合层厚度和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等缺点。本文应用超声波无损检测基本原理,研制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装置,实现了非接触探伤,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探头的使用寿命,与以前的接触法比较具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8.
李永生 《冶金动力》2010,(1):11-13,19
对光纤光栅火灾探测技术的原理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光纤光栅火灾自动探测系统的优点及在钢铁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顶板岩层冒落的不规则性,金属矿山的采空区形状是比较复杂的.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江西某铜矿Ⅶ号矿体运用浅层反射地震法对采空区进行的探测工作,这种探测得到的采空区信息包含了受扰动较大的岩体,它更有利于评价采空区上部地表的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用低本底γ能谱仪对不同密度状态下的建筑材料样品的γ能谱进行测量分析,来确定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与其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指数函数曲线拟合的方法,来拟合材料密度与探测效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同时对测量的方法、原理、刻度以及测量和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黄金科学技术》2011,(5):64-64
中国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已全面展开,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地质勘探计划,也被认为是"中国挺进地心第一步"。"深部探测专项"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说,中国所面临的资源挑战,是启动深部探测工程的最大动因。  相似文献   

12.
国外一种新型铜液渗漏探测装置,应用于有芯炉感应器,可以动态监视感应器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通过观察水冷套泄漏电流变化趋势,提前安排更换感应器,避免发生漏炉事故.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地下管道的种类和探测方法入手,重点介绍了电磁法,并简单地介绍了其他几种方法在管道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钢带自动对中(对边)CPC/EPC纠偏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军  刘震  麻洁 《江苏冶金》2004,32(6):49-51
介绍了CPC/EPC钢带自动对中(对边)纠偏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和计算。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投产后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直流电测深对高阻和低阻薄层的探测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与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和电磁法等相比,微动探测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应用上具有受环境影响更小的特点,尤其在城区复杂地质条件中。文章通过详细介绍微动技术在堤坝隐患(管涌渗水点)、油气管道定向穿越、溶洞探测及尾砂库渗漏检测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微动探测技术对管涌渗水点具有明显的勘探效果,明显的中低速异常形态反映管涌渗漏点的埋深及大小;地层破碎表现为较低速度异常,为油气管道施工中山体定向穿越提供超前预报;溶洞表现为低速异常,为后期开发工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堤防渗漏管涌“流场法”探测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堤防渗漏、汛期管涌等险情的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研究是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文章全面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并从堤防工程的特点和汛期快速查险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几种物探方法的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在汛期快速探测堤坝渗漏险情和渗漏、管涌进水口的“流场法”,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连续冷轧管生产线上的管缝探测这一实际课题,阐述用电涡流法实现监测的必要性与优越性。文中还对探测装置研制过程中所面临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各个省份在积极倡导绿色开采的同时,要切实保障开采人员的安全。此次笔者选取采空区物理探测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为缓解和避免矿山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可以使用声波探测法,对于被测矿山地下的开采面进行探测,判断是否存在采空区,其次使用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来对地下采空区的范围进行探测,以保证开采的安全进行。最后通过实验分析来判别本文方法对比传统方法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