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刘忠朴 《风景园林》2012,(3):165-166
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1991km2的土地上建设总长约2000km的绿道网,实现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有1km的绿道,市民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分钟可达省立绿道……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不乏这样的“奇迹”,但如何将“奇迹”延续下去?如何将深圳绿道网真正打造成民生幸福工程?这是绿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亟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绿道是为了保护生物栖息的生物廊道,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娱乐而建的风景廊道,促进宜居城乡的区域绿地系统的建设。绿化环境提升景观观赏性的优质慢性道,集慢性交通、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改善人居环境和统筹城乡资源、完善设施配套等多元功能。该文研究范围是襄阳市绿道网,通过分析绿道的相关概念,绿道网规划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以及绿道网构建提供经验借鉴,给国内绿道网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襄阳绿道网实践案例,如现状分析、设计目标、绿道网选线、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郑斌 《福建建筑》2014,(12):1-3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发展绿道网规划,积极推动单车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为绿道周边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山地绿道不同于城市绿道,山地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在规划中应着重于地形、空间、坡度、材质及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的考虑。鼓山绿道网规划以风景区资源为背景,着重处理选线、景观节点、生态材质及与绿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规划突出福州城中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特色,展示闽都特色的山水文化。  相似文献   

4.
何定洲  朱捷 《住宅科技》2023,(1):10-14+28
社区绿道是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最小层级绿道,将其与老旧社区改造相结合,有利于带动老旧社区环境和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文章以苏州网师巷社区为例,对老旧社区绿道建设方法进行探讨,提出结合POI数据及空间句法分析的社区绿道选线方法,并从绿道游径系统、绿道绿化和绿道设施3个方面总结设计策略,为网师巷社区绿道建设提供科学的规划设计指导,同时也为其他社区绿道建设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绿道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景观生态学基础,绿道规划倡导一种多尺度层级、多目标规划多学科综合的规划方法,在宏观的区域绿道网络规划到地方层面的绿道实践过程中,实现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目标与生态保育的统一是珠三角绿道网规划贯穿始终的设计理念与出发点。广州和深圳绿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率先将绿道理论运用到建设实践中,是两个值得思考与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道网建设是促进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实践为例,着重分析了绿道网规划原则、总体规划策略、总体布局结构等内容,率先将绿道理论运用到规划实践中,以期为我国正在兴起的绿道建设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绿道综合功能开发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川 《风景园林》2012,(3):168-168
广东省绿道网自建设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并成为了珠三角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广东发展的“健康之路、美丽之路、生财之路、幸福之路”。2012年以来,在保持珠三角绿道网工作势头不减弱的基础上,广东省还积极推进珠三角绿道网向粤东西北地区延伸,将形成全长约8770km的广东省立绿道网,与城市绿道共同构筑全省互联互通的绿色生活网络。  相似文献   

8.
这里分析了大范围框架下的绿道网规划核心内容,同时阐述了华安县绿道网规划的核心思路建设,最后结合华安县自然特征实况,围绕绿道网规划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设思路;旨在从全局性出发,确保华安县建设的绿道网与当地自然特征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9.
《福建建筑》2016,(4):121
正2011年莆田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十二五"期间结合城乡一体化、为民办实事、"四绿"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环境行动建设,大投入、大力度、大手笔开展园林绿化各项工作,大面积建设绿地,大范围提升景观效果,使城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莆田市将继续加大建设具有莆田"荔林水乡"特色的中心城区城市绿道网,将中心城区的荔枝林带串联起来,形成生态"荔廊"。计划实施各级绿道建设约800公里,重点实施城涵河道景观工程、缆城绿道(凤凰山—九华山)等项目。据了解,从2012年起,莆田市就计划通过8年时间完成约1000公里的绿道网建设,涵盖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的绿道,构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对于绿道网的建设是为了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市民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意义,增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更是为了促进宜居城乡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以罗源县绿道网专项规划为例,着重分析了罗源县绿道网规划的意义,总体规划的要点和总体规划的布局等内容,将绿道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为我国不断发展的绿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从绿道的多种功能入手,分析了绿道功能开发的前景,提出了绿道功能开发的思路,认为绿道功能开发应注重绿道两侧纵深区域的发展,促进绿道从线性建设走向面状发展;关注绿道与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格局的统筹发展,以生态保育为前提,倡导主题性、特色化设计,注重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真正与城市生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最后,结合广东省绿道网的规划建设情况,探讨了广东省绿道网综合功能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宋延鹏 《中国园林》2012,28(6):21-24
通过对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建设经验的总结,归纳出绿道在生态、环境、休闲、经济等方面的不同功能,以及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3种类型绿道在各自不同情形时的主要功能。基于不同的功能考量,提出各类绿道在规划选线时应注意的重点和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实践,分析每一类绿道为确保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益应串联的主要节点,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路径,从而确定合理的绿道网布局。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的规划绿道,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市民游憩舒适度。本文以厦门海沧绿道规划为例,对绿道网生态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董雯  朱逊  赵晓龙 《风景园林》2021,28(12):93-99
社区绿道作为社区生活圈中的绿色线性空间,是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居民进行日常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以深圳市已建成的167段社区绿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与体力活动强度的关联性,旨在推动城市社区更新并提升公共健康水平。首先,将深圳市社区绿道按照周边用地性质分为绿地景观型、商业服务型和生活休闲型3类,基于POI数据爬取和实地测量方法,从临近性、连接性、场所性3个方面提取建成环境特征数据,采用行为观测结合《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的方法获取绿道体力活动强度数据。其次,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识别关联性建成环境特征因子,并比较显著影响因子的影响强度差异,结合散点图明确其适宜值范围。结果表明,在临近性和连接性特征中,3类社区绿道的显著影响因子与影响强度各不相同,而在场所性特征中,绿道载体宽度与绿视率是3类绿道体力活动强度的共同偏好因子,但其适宜值域范围有所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深圳社区绿道的规划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观的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编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庄荣 《规划师》2011,(9):44-48
绿道网的建设对于促进生态廊道的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引领绿色交通出行与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现状问题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重视生态资源的搜集与科学分析的前期准备,制定生态系统优良的规划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以生态保育为前提确定绿道网的选线布局,将绿道在空间上分为绿...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总长度超过2000km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巳实现金面建成,成为广东省实现区域协作、建没宜居城乡的重要物质载体。在对绿道网综合功能内涵进行深入理解的菸础上,结合珠三角综合利用现状的全面摸底,从生态保育、与市民生活相互依存、与城市发展紧密关联、借助广泛的公众参与等方面,探索多样化的绿道网综合功能开发实现方式,以期为今后绿道网工作的持续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曾玲玲 《山西建筑》2014,(21):214-215
阐述了绿道服务于城市新区、方便居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旅游的功能,分析了绿道建设的必要性,并以瓯海绿道网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了其规划定位、结构、景观特色等设计思路,以营造舒适的新兴城区绿道空间。  相似文献   

18.
正绿道建设虽然在国外已较为成熟,但国内城市与国外城市在资源、尺度、需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中国国内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绿道仍然属于无例可循、摸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深入研究国外绿道网规划的先进案例,提炼精髓;另一方面,对深圳内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绿道的性质等属性进行简述,并且以顺德绿道为例,概括了顺德绿道的项目背景,设计原则,并对绿道分类、绿廊、本土植物、景观设施、节点系统等设计内容进行生态解析,以达到建设以顺德区域绿地为背景、绿网及绿道网为骨架的佛山市"3G"绿化休闲体系,打造岭南"绿城";以绿道建设为切入点,发展顺德休闲经济,倡导"生态、绿色、低碳"的新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绿道网是我国首个绿道网,目前部分路段已经服役10年。选取珠三角绿道网斗门段的29条绿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统计等手段,重点从绿道的设计标准、实体及维护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对绿道10年服役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斗门段绿道网的连续性、可达性、功能性、耐久性、步行舒适感、游憩满意度、视觉美学感等7项性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存在绿道设计不合理和绿道被人为破坏、绿道使用不当、绿道路面病害等实体现状问题。针对现状提出应对措施,为绿道网发展转型、存量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