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伟 《江苏建筑》2023,(3):101-104
文章以江苏省无锡市某项目深基坑工程为实例,结合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确定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钢板桩支护结构方案,施工过程中对周边邻近建筑的沉降、钢板桩的桩顶水平及竖向位移进行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周边邻近建筑物的沉降累计变化量在-0.5 mm~0.5 mm,远小于建筑物沉降总量报警值20 mm;钢板桩的桩顶累计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4.07 mm,最小值为7.05 mm,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小于报警值25 mm;桩顶累计竖向位移最大值为-7.01 mm,最小值为-4.78 mm,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远小于报警值25 mm。由此可以看出,钢板桩支护体系在该项目深基坑施工中发挥出了良好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深圳市某深基坑工程监测数据,探究建筑深基坑复合支护体系监测控制方法,以支撑建筑深基坑复合支护体系监测技术的形成。研究基于深圳市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场地地质条件,针对性地提出桩锚与双排桩复合支护体系监测控制方案,通过对基坑顶部、赋存环境周边建筑物与道路的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立柱桩沉降与支撑轴力、锚索内力与地下水位等基坑支护各要素的监测数据的分析,探究桩锚与双排桩复合支护体系主要监测控制指标,得出桩锚与双排桩复合支护体系监测点布置原则与监测过程主要控制因素,为建筑深基坑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肖志林 《建筑安全》2021,36(12):43-46
考虑土体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联合作用对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混凝土立柱与围护结构组合支护下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开挖不同阶段下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沉降变形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施工会导致围护桩及周边土体产生变形,混凝土立柱能使围护桩的侧向变形降低11.42%;同时使土体沉降量减小及最大沉降位置远离基坑;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影响范围约为支护结构深度4倍.采用混凝土立柱与围护结构组合支护形式能有效地控制变形及保障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低温建筑技术》2020,(1):109-111
结合北京市某深基坑工程,通过现场原位监测试验,分析了支护桩变形、锚杆轴力、周边地表沉降变形与地下管线沉降变形随基坑开挖进程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支护桩桩身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发生在桩顶,基坑底面以上2~5m区域的桩身位移较大;基坑开挖对上部锚杆的轴力影响较大,对下部锚杆的轴力影响较小;周边地表沉降变形总体呈现V字型,最大沉降位移发生在距基坑边缘6.5m处,基坑边缘土体的竖向位移表现为反弹位移。地下管线的沉降变形总体呈现波浪型,最大差异沉降值为17mm。  相似文献   

5.
唐靖武 《砖瓦》2024,(3):146-147+150
在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出现深基坑工程,而深基坑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危险性较大。因此,在基坑开挖时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对基坑支护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钢板桩支护结构为例研究了此支护结构的处理方式,并监测钢板桩的桩顶沉降、桩顶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钢板桩支护结构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坑施工期间对钢板桩监测,钢板桩桩顶水平位移增加幅度在6mm/d以下,45mm为水平位移最终累计峰值,未超过预警值50mm;桩顶沉降增加幅度在4mm/d以下,22mm为桩顶沉降最终累计峰值,未超过预警值30mm,表示基坑工程变形值在允许范围内,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了展开对深基坑受力与变形空间效应研究.运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桩身整体水平位移、桩身整体弯矩空间效应.分析表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跨中位置,沉降值最大,几乎不受坑角效应影响.坑角附近沉降值最小,受坑角效应影响显著.基坑中部桩身水平变形最大...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监测技术是推进施工信息化的重点发展方向,利用信息化技术逐步实现工程监测的数据采集分析、信息反馈及实时定位查询,以实现信息化安全施工管理。本文以长沙地铁5号线万家丽广场站为工程背景,首次采用AutoMos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进行自动化监测,采集得到了地铁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基坑内高架桥桥墩沉降变形、既有车站立柱沉降变形分析的有效监测数据。主要结论如下:1)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曲线在距离基坑中部的位置呈现"弓"型,局部有锯齿状变化趋势;对比传统围护结构的测斜监测,AutoMos自动化监测结果与其所得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自动化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房屋累计沉降与其到左右隧道中心距离呈线性关系,受到左、右线掘进的影响,房屋监测点累计沉降值在8mm内,符合规范要求; 3)受到围护结构内侧变形引起的土体不均匀沉降和固结变形的影响,靠近北部基坑的高架桥墩监测点Q17、Q18累计沉降分别达到-5. 79mm、-7. 01mm,Q21点累计沉降最大达到-6. 35mm; 4)靠近北基坑的既有车站立柱沉降监测点LZ4随基坑开挖沉降变形增大,直至负一层底板浇筑后趋于稳定。基于AutoMos自动化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优势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监测结果,通过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水平位移,桩项冠梁位移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实测结果对比,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基坑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与基坑的水平变形密不可分。针对目前常规先加固被保护建筑基础后进行基坑施工存在可控性差的弊端,结合杭州恒隆广场深大基坑周边建筑物基础控沉托换工程实践,介绍一种基坑周边建筑物群桩智能化伺服持荷沉降主动控制技术。该技术实施前后数据对比表明控沉效果显著,最终平均累计沉降为-32mm,并微调了前期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与房屋测点最大累计沉降比值从加固前的1∶1.8降低到1∶0.75,取得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城市大型基坑项目越来越多,对基坑开挖的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及对变形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苏州某大型基坑工程实例,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对其开挖过程中的桩顶累计竖向位移、桩顶累计水平位移、周边地表累计沉降等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ABAQUS软件对基坑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三轴搅拌桩内插PHC管桩、钻孔灌注桩、斜拉旋喷锚索、钢管斜抛撑、钢筋混凝土支撑结合锚喷放坡土钉墙的支护形式对大型基坑是可行的,围护结构桩顶位移、坑外地下水位沉降、周边管线、建筑沉降实测值等均小于报警值。根据ABAQUS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知,桩顶累计竖向位移模拟值与实测值规律性较一致,表明ABAQUS软件用于基坑开挖安全性预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5)
本文通过对某深基坑项目围护桩顶位移/沉降监测、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总结分析出沉降的变化规律与变形特性。由监测结果分析可知,此基坑的支护沉降量、位移量及桩的应力变化都在规范范围内,并且变化均趋于稳定,表明基坑变形正常。  相似文献   

12.
某地铁车站风道及出入口合建基坑为异形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了较大变形。结合现场施工工况,对不同阶段桩体水平位移、桩顶竖向位移及周边地表沉降等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异形基坑除了具有一般基坑的变形规律外,还具有其独特性,对于异形基坑的支护设计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天津站交通枢纽逆作法立柱竖向位移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底回弹会带动立柱上浮,立柱的竖向位移可以引起水平支撑结构和围护结构之间的附加弯矩,而立柱之间的差异竖向位移过大会对作为永久结构的水平梁板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控制立柱的竖向位移及差异竖向位移是超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系统监测超深条形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断面处立柱的竖向位移,考虑影响基坑立柱竖向位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得立柱桩的竖向位移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林泽耿 《广州建筑》2020,48(1):32-35
对广州地区某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基坑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立柱沉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等项目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规律。分析引起基坑变形的原因,得到开挖过程中及时支撑、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及时回填并采用分块切割拆除支撑的施工方式对深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类似基坑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塘东基地基坑是一个采用框架逆作法施工超大型深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基于工程特点,在基坑开挖期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围护桩的侧移,桩后土体侧移,围护桩沉降,立柱回弹以及支撑轴力。监测数据表明:框架梁支撑与临时圆环支撑的结合很好的限制了围护桩体的水平位移,而土体的流变性对基坑的位移影响很大;底板的浇筑对围护桩和立柱的竖向位移有很好的限制作用,立柱回弹具有空间效应;临时圆环支撑结构形式有利于承担外力;框架逆作法变形略大于常规逆作法,但远小于常规顺作法基坑的变形。  相似文献   

16.
胡磊 《江西建材》2024,(1):92-94
文中以浙江温州某工业厂房为例,设计合理监测方案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坡顶沉降量、坡顶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及周边地表沉降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基坑累计坡顶沉降量时程响应曲线快速增加阶段的日位移速率约为0.08 mm/d,缓慢增加阶段的日位移速率约为0.008mm/d;基坑累计周边地表沉降量快速增加阶段的日位移速率约为0.2 mm/d,基坑地下水位累计下降量快速增加阶段的日位移速率约为6.25 mm/d;所有测点的数据均未达到设计的预警值,各个变形的日变化速率均相对较小,证实该基坑支护工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以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为研究背景,根据基坑围护方案、监测方案等资料,结合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开挖阶段围护桩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基坑施工期围护桩的累计深层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土方开挖阶段;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及混凝土支撑的浇筑,围护桩的变形曲线由前倾型逐渐向弓形变化,累计深层水平位移量随之增大,最大累计位移发生位置也下移;随着测次增加,桩身第1道支撑位置的累计深层水平位移值较小,而第2,3道支撑及坑底位置的变形值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围护桩变形最大的关键部位出现在桩身第3道支撑位置。  相似文献   

18.
赵蔷 《江西建材》2023,(12):150-153
文中介绍了南昌某学校复杂周边环境基坑支护及监测方案,分析监测数据可知,桩顶水平位移、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周边房屋沉降以及周边管线沉降累计变化量均是缓慢增加后陡增,最后呈现较长时间的收敛;孔隙水压力释放是导致收敛曲线呈现波动状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结合武汉某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地质条件、支护结构设计、实际施工工序等,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围护桩的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立柱沉降、地表沉降等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位置和不同工况数据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比施工监测数据和理正深基坑设计软件建模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软件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较为一致,并得到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受力情况受基坑尺寸、施工工况和桩体嵌固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黄河路车站主体为地下三层矩形框架结构,基坑最大开挖深度25m。通过支撑轴力、桩顶竖向及水平位移、桩身深层水平位移、地表沉降、立柱隆沉及地下水位等不同监测方法数据的对比分析,结合周边环境特点,及时进行监测预警、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