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筑装饰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和地域的重要表现,闽南传统民居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在现代室内装修装饰设计中应用闽南传统民居元素,有助于室内装修装饰设计多元化,促进建筑装饰文化的传承和转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艺术装饰已成为建筑设计的关键部分。建筑装饰珐琅板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及艺术欣赏价值,在现代建筑装横和造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将建筑珐琅面板融入平面设计,详细论述传统工艺、喷墨打印、丝网印刷、激光打印花纸等装饰技术在建筑珐琅板上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顺华 《江苏陶瓷》2010,43(6):43-43,46
宜兴紫砂壶历经五百余年的发展传承,其造型艺术与装饰工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尤以文化元素融入壶艺设计创作,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情感与鉴赏价值。"中国印壶"在造型与陶刻装饰上,巧妙地运用印章文化的特有属性与形式突破传统,使作品形制、装饰印纹达到了和谐统一,彰显了作品的古朴之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岳星 《佛山陶瓷》2023,(1):127-129
仰韶彩陶因其流畅自然的线条,绚丽多彩的图案设计而被称之为中华优秀陶瓷艺术文化的瑰宝之一。而其中的彩陶装饰纹样更是因其独特的艺术设计和独具意义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等而被人们广为流传,从而成为各个领域的经典装饰元素。本文主要从仰韶彩陶装饰纹样的基本类型,艺术特点等来进行分析彩陶纹饰的具体艺术特征,之后又从彩陶纹饰对室内空间设计的价值意义和具体应用方法,以及其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具体应用体现等方面来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朱香菊 《佛山陶瓷》2023,(10):115-117
新中式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剪影,是传统文化设计符号与装饰题材在室内空间应用的表现形式之一。文章基于新中式风格的概念、价值意义及其特征与形式表现,从空间布局、设计原则及传统装饰元素三方面阐述了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使得室内空间设计既体现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又符合人类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为现代室内设计扩充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
栾黎荔 《陶瓷》2013,(15):45-47
陶瓷艺术在视觉感官上最为突出的是它的也彩,正所谓物质的第一性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陶瓷色彩是研究陶瓷装饰应用价值重要的参考之一。笔告对陶瓷的色彩发色的成因与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提升陶瓷装饰价值为目标,围绕空间品质与文化需求,突出表现陶瓷文化多元性与时尚性的特点。探索了陶瓷色彩如何在软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强调了陶瓷色彩在装饰中的重要审美作用.为陶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以及更好继承发扬陶瓷文化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栾黎荔 《陶瓷》2013,(8):45-47
陶瓷艺术在视觉感官上最为突出的是它的色彩,正所谓物质的第一性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陶瓷色彩是研究陶瓷装饰应用价值重要的参考之一。笔者对陶瓷的色彩发色的成因与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提升陶瓷装饰价值为目标,围绕空间品质与文化需求,突出表现陶瓷文化多元性与时尚性的特点。探索了陶瓷色彩如何在软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强调了陶瓷色彩在装饰中的重要审美作用,为陶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以及更好继承发扬陶瓷文化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余娟 《佛山陶瓷》2012,(4):38-40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陶瓷设计呈现"西化"现象,缺少文化底蕴和创新设计,在陶瓷高端市场失去了竞争力。本文提出了将民间美术融入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并结合陶瓷产品从装饰造型、装饰色彩设计、装饰纹样设计几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装饰纹样作为陶瓷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唐代长沙窑釉下装饰题材丰富,其中以动物纹样题材为大宗,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不仅展现美的表现形式,更包涵无尽的历史文化精神。文章以唐代长沙窑动物纹样的装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唐代长沙窑动物纹样的表现类型、表现形式、表现审美特征。透过唐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动物纹样类型进行分类,以传统动物纹样与融入异国文化元素动物纹样本身的形态、构图及文化表现特点为依据,解读长沙窑动物纹样装饰的图像内容以及探析阐释动物纹样表现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分析纹样发展下的文化历史背景影响及意义。长沙窑动物纹样是文化符号与纹样特色的印证,研究为实现对长沙窑装饰设计中动物纹样的渗析以及为长沙窑纹样的深入探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传统美术元素逐渐减弱,更多是对西方文化元素的展现.陶瓷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现代陶瓷装饰设计西化使得其传统文化底蕴逐渐消散.基于此,本文对民间美素元素在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首先讲解了民间美术特点,其次对现代陶瓷装饰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再次对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民间美术元...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断流。中国象形文字演变历史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守正创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视,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本文也是在这种环境下顺应时代要求,以《非器》系列作品为例,对中国象形文字演变过程在陶瓷装饰设计中进行新应用,以此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中国象形文字演变过程漫长而悠久,其中从象化程度较高的殷商到秦汉时期,象形文字的具象性和表意性更加准确,本文也是主要以这个时期象形文字演变为要素在陶瓷装饰中进行设计,运用高温颜色釉和青花等多种陶瓷装饰技法,力求探讨中国象形文字在陶瓷装饰中应用的可能性,这不仅丰富了现代陶瓷装饰的设计,而且对中国象形文字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国象形文字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谈陶瓷造型与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岚 《景德镇陶瓷》2003,13(1):24-25,30
在陶瓷工艺美术中,造型和装饰的设计是体现陶瓷产品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主要过程的手段,研究陶瓷造型和装饰是陶瓷设计和陶瓷生产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张宁光  郭婷 《佛山陶瓷》2023,(3):125-128
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因具有丰富而浓厚的文化底蕴而煜煜生辉,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中,成为了当下一种流行的趋势,与大众的精神需求相符合,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传统装饰文化中的装饰物、装饰图案、灯光色彩等因素也被创新、提取和简化设计后重新展现。这些元素和文化以新的面貌重新融入现代设计中,传统装饰文化与元素在新中式餐饮空间中重新应用与体现并引领餐饮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韦文翔  魏迁 《中国陶瓷》2012,(9):66-68,76
挖掘和创新是现代日用陶瓷图案装饰设计的生存之道,其根本是在本土文化模式为积淀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领域,使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在当代得到新发展。紧扣艺术研究这一主题,力求在理解和发掘广西瑶族民族服饰装饰纹样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解析其图案独特的文化内涵,将其运用在现代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中。从中探求在现代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性,赋予现代日用陶瓷装饰设计新的内在神韵。  相似文献   

15.
刘冰 《江苏陶瓷》2013,46(4):43-44
紫砂壶的装饰,须通过汲取文化意义符号和加强现代设计形式间的交流,进而提高紫砂壶的工艺价值,提高国人对传统的文化符号意义的认识,最终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祥龙壶"造型设计和装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龙文化及茶文化等诸多元素融会贯通,同时根据紫砂泥料的材质特性,运用紫砂陶刻的装饰技法,共同营造出外观形态形象与内蕴情志意趣相互映衬,艺术感染力强烈的"意象"美感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志强 《江苏陶瓷》2021,54(4):11-12,17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广大民众的审美品位逐步提升,设计领域消费观念开始巨变,在室内设计行业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轻装修、重装饰"的社会消费共识.于是消费者越来越开始看重各自家居环境中的陈设饰品,亦或注重环境装饰品味的效果,陶瓷装饰品作为当代居住空间设计的组成部分,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意蕴和所固有的装饰特性受到广大民众的追捧.这样一来,我们主张将陶瓷装饰陈设发扬光大于当代家居环境空间便是大势所趋的必然性.本文论述了陶瓷装饰品的实用价值以及承载的传统文化价值,并进一步探索了陶瓷装饰品在当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如何在传统文化视野下运用色彩、造型、质地等视觉要素原理,实现陶瓷装饰品和当代居住空间相融、相通.  相似文献   

18.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陶瓷工艺近代发展历程中杰出的成果之一,具有独特的民俗与工艺魅力,对于醴陵地域文化和现代陶瓷装饰设计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为切入点,探析醴陵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从形式语言、文化基因脉络、设计理论三个层面来探究醴陵瓷品牌的创新理论,试图给醴陵瓷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13世纪早期蒙古帝国的快速扩张使得商品和文化的远距离传播与交流成为可能,元代中国和伊利汗国之间的密切政治文化关系为两地区在工艺技术、设计审美方面的交流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象征波斯蒙古政权的塔赫特·苏莱曼宫保留大量中国与波斯文化艺术交流的痕迹,使得这一时期的很多装饰图像具有跨文化艺术史研究价值。中国与波斯的设计艺术在此时期得以融合,中国纹饰在波斯经历了挪用、改造与再生产,形成全新的装饰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13-14世纪中国与蒙古波斯政权——伊利汗国两地区出土陶瓷文物的图像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蒙古帝国时期波斯地区陶器装饰艺术所展现的中国风现象,展现中国装饰风格与图像向西亚的传播与演化之历程。  相似文献   

20.
<正>花鸟装饰纹样历经漫长的历史阶段,凝聚了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智慧,是中华民族纹饰中具有极为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化语言和形式。现如今日化产品市场更新迭代较快,品类繁多,为进一步吸引消费者,增强产品竞争力,需要对产品包装进行全面改良。花鸟装饰纹样包括了花卉、鸟兽、虫鱼等诸多内容,而这些多样化的装饰元素,可以较好地提升日化包装用品的美感。本文主要基于花鸟装饰纹样对日化产品包装设计应用价值探索基础上,通过对花卉类纹饰、鸟兽类纹饰和虫鱼类纹饰的分析,探究花鸟装饰纹样在日化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从而提升我国日化产品包装设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