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秀海  赵超  周欣  梁志远  干正洋 《广州化工》2012,40(8):78-79,92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探究火棘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火棘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固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 h。在最佳条件下,火棘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1.316%。  相似文献   

2.
黄师荣  王芳芳  李嫦 《广州化工》2010,38(5):115-116,124
以柚子籽为原料,采用乙醇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柚子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柚子籽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h。在此条件下,柚子籽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0.968%。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法对黄花菜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率进行测定。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乙醇质量分数50%,溶剂倍数20倍,微波功率150 W,提取时间4 min。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提取率为3.756%,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为2.135%(n=5)。微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较高、所需时间较短,是一种快速节能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桦菌芝三萜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桦菌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11 min、提取温度70℃、微波功率800 W。在此条件下,桦菌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4.88%。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了陕北甜荞麦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采用硝酸铝比色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3.73%,料液比1∶21.77,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 h。在上述条件下测得陕北定边县甜荞麦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03%。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设计了L9(33)因素水平正交实验,并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和回流时间对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加热回流法提取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回流时间2h。在此条件下进行提取,所得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98%。  相似文献   

7.
李永红  华静  范梦阳  安忠亮 《应用化工》2013,(8):1421-1422,1425
利用微波法提取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实验表明,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反应温度80℃,提取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0(g/mL),微波功率500 W。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38.90 mg/10 g。  相似文献   

8.
杨金伟  杨斌 《云南化工》2019,(3):108-109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有效提取茶多酚,实现其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步探讨浸提次数、提取温度、不同浓度的提取液、不同的反应时间和茶叶的粉碎情况对茶多酚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0℃水浴为最佳提取温度,70%的甲醇水为最佳提取浓度,60min为最佳放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地肤子(Kochiascopana)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作用。通过对索氏提取方法来提取地肤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确立了地肤子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试剂为75%乙醇,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55℃,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产率为8.95%。所得到的地肤子黄酮类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这为地肤子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辅助乙醇溶剂法提取黄龙胆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优化了大孔树脂对所得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纯化的工艺。得出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8 min,乙醇浓度35%,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得率为32.19%,粗提物总黄酮含量为1.97%。通过静态实验,选出最佳纯化树脂为AB-8大孔树脂;通过动态实验,得出吸附分离黄龙胆根黄酮类化合物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流速2.00 m L/min,洗脱剂流速2.00 m L/min。经纯化后总黄酮含量为20.17%。  相似文献   

11.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回流、热浸提、微波提取等工艺提取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不同工艺的提取条件。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条件是:50%乙醇溶液,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料液比1∶10,提取3次,总黄酮得率为6.76%。热浸提工艺的优化条件是:50%乙醇溶液,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12,提取2次,总黄酮得率达到6.37%。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条件是:60%乙醇溶液,微波功率700W,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5,总黄酮得率达到6.86%。  相似文献   

12.
双指标优化提取地榆中黄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总黄酮提取率和抑菌活性作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地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两种指标所得的优化工艺条件基本相同,地榆中总黄酮的适宜提取工艺为〔V(乙醇,φ=75%)/m(药材)〕=7.5(mL/g),加热提取3次,每次2.0 h,在此条件下地榆黄酮提取率可以达到10.25%。用两种指标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兼顾了地榆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和活性,使工艺条件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对南瓜中番茄红素的提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溶剂为石油醚、丙酮、乙醇(体积比3:2:1)作为提取剂提取效果最佳,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与物料比2:1(v/g),提取时间50min,提取温度35℃。  相似文献   

14.
王运利  姚金波  陈杰  栾军元 《合成纤维》2006,35(10):9-11,15
利用鲜竹轧汁提取竹沥液后的竹渣,通过化学方法可制得用于生产竹粘胶纤维用的浆粕。但由于多种原因,制得的浆粕中甲纤含量较低,难以满足后续纺丝的要求。为了提高竹浆粕中的甲纤含量,研究了用木聚糖酶对竹浆粕进行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竹浆粕的甲纤含量由原来的80%提高到85.5%。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法提取鱼腥草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腥草中总黄酮成分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鱼腥草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抑菌活性试验考察超声波法对总黄酮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总黄酮的最适宜提取工艺为在超声功率500W条件下,用10倍量60%(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10min,鱼腥草总黄酮的得率达到了1.86%。抑菌试验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物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并且与回流法提取物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超声法提取对黄酮的活性没有影响。超声提取鱼腥草总黄酮工艺简单可行,方法重现性好,且超声波对总黄酮成分无影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以废次烟叶粗提物为原料,采用乙醇和溶剂油动态皂化方法萃取茄尼醇的工艺。讨论了影响动态皂化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优化的工艺参数:氢氧化钠为皂化试剂,6号溶剂油为烟叶粗提物的溶剂,体积分数为80%乙醇为氢氧化钠的溶剂,氢氧化钠与烟叶粗提物浸膏的质量比为1∶4,皂化反应时间为2.5 h。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经过动态皂化处理,茄尼醇收率119.4%,比经常规的先皂化后萃取处理收率增加9.3%;烟叶粗提物中的茄尼醇质量分数达到19.6%,比常规皂化处理增加2.94%。此外,采用动态皂化减少了工序,节省了萃取溶剂消耗量,因此该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萃取茄尼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溶剂法提取香椿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实验法对香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浸提温度对香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提3次条件下,得到叶片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固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香椿叶片总黄酮提取率为61.13%;叶轴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固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 h,在此条件下香椿叶轴总黄酮提取率为71.71%。  相似文献   

18.
大蒜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志为 《广东化工》2004,31(8):23-23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大蒜油提取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改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solvent-saving procedure devised by Pons using a small Chromatographie tube (Bio-Rad Laboratories glass Econo-Column, 10 mm id X 300 mm long) has been adapted and extended for use in modifications of the Official AOAC procedure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s in corn, peanuts, soybeans, coconut and pistachios. Thirty mL of each of 3 solvents for column washes was used instead of the 150 mL specified by the Official CB Method. The analytical aliquot was also reduced 80%, but sample size and extracting solvent volume were not changed, so that there was no loss in sensitivity. Toxins ranging from 3 to over 1,000μg/g of sample were quantitated after clean-up using both procedures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辅助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了微波辅助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马蹄皮总黄酮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微波辅助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00 W,微波辐射时间5 m in,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马蹄皮总黄酮提取率达1.31%,比相同条件下普通浸提法提取2 h的提取率提高12.93%。微波辅助提取马蹄皮总黄酮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