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渗透油层渗流阻力大,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常规的单井产能计算方法难以适用于低渗透油层油井。合理计算和评价低渗透油层油井产能,科学分析产能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低渗透油层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渗流理论,根据低渗透油层的渗流物理特征,考虑非达西渗流特征,结合计算机辅助计算,推导了低渗透油层平面径向流和一源一汇注采井之间压力分布及产能计算公式,分析了压力分布特征及产能影响因素。由于低渗透油藏油井大部分压裂求产和投产,因此利用坐标变换方法推导了低渗透油藏直井、压裂直井的单井产能公式。产能公式可对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进行定量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单井产能及油田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海上疏松砂岩油藏防砂与产能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动态防砂理念,研制出了适用于独立筛管防砂完井方式的动态型INFILTER自洁防砂筛管,并对常用筛管的抗堵塞性能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易堵塞的原因。文章介绍了动态型INFILTER自洁防砂筛管的产品结构、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动态防砂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筛管的抗堵塞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油井产能,拓宽了独立筛管防砂完井方式的应用范围,降低了作业风险和成本,为今后同类地层防砂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疏松砂岩油藏膨胀筛管裸眼防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海上新区产能建设区块今后面临的油藏大多是原油粘度高、油层薄的低品位油藏,为提高海上油井单井产能,提高低品位油藏开发效果,开展了提高油井产能防砂工艺研究。膨胀筛管裸眼防砂是在同一井眼机械防砂后油井内径和泄流面积最大的防砂工艺,能够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埕岛油田开展了疏松砂岩油藏膨胀筛管裸眼防砂技术先导试验,比邻井平均产能提高131%,含水仅为邻井的40%,为提高海上低品位油藏开发效益,加快海上采油速度做了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和原油性质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油井堵塞、驱油效率低等问题,造成开发效果较差。将生物活性剂作为一项较新的技术应用到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延缓水平井筛管完井后期的含水上升速率、延长水平井生产寿命,胜利油田提出并推广应用了水平井筛管分段控流完井技术。水平井筛管分段控流完井的技术原理为:首先,要根据油井的油藏地质特征,利用管外封隔器将水平油层段合理分段,实现各个不同层系间的有效隔离;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出油井合理的日产液量,根据油藏的物性参数制订产能分配方案、计算各段需要的渗流面积;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在各段下入不同孔密或缝密的控流筛管,调节各段生产压差,使产层均衡供液,并控制底水均匀地向水平井筒推进。介绍了分段管外封隔器、变密度控流筛管、变密度割缝管等分段控流完井工具,及分段控流完井工艺。从推广应用至今,该完井技术已经在胜利油田及其所属外地区块的30余口水平井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稳油控水效果明显,油井含水率可比邻井同期下降10%,能实现各不同层系间的有效隔离、延长油井无水或低含水开采期。   相似文献   

6.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方式在低渗透油藏部分区块定向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油井免修期短、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在6口低渗透油藏定向油井应用了螺杆泵采油工艺,现场运行效果表明,螺杆泵采油工艺可有效的延长油井的检泵周期及提高泵效,为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定向井采油提供一种新的举升方式。  相似文献   

7.
变形介质低渗透油藏的产能分析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多孔介质孔隙和喉道较小,固液作用显著,因此达西定律已不适应,实验表明,低渗透油藏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另外,有些低渗透油藏还具有介质变形的性质。尤其是异常高压的低渗透油藏,变形介质的渗透率一般随压力变化呈指数关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影响,研究低渗透油藏中直井产量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低渗透油藏中,油井的产量随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生产压差的增大而增大,对于采油指数,则存在一个最佳压差,此时采油指数最大,在油田的生产中,可通过增大生产压差或者 减小注采井距来提高油井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河南油田杨浅3井区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岩性疏松,油井易出砂,常规直井定向井产量低,整体开采效果不佳。为提高开发效果,开展了钻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开展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钻井液技术、复合防砂筛管固井工艺等技术,提高了蒸汽吞吐热效率、油藏储量动用程度和增产效果,并有效解决了油井出砂问题,该项技术也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洋 《石油机械》2011,(10):129-130
锦150断块为低孔、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原油含蜡高,油井表现为低产能。为此,引进了高能冲击压裂泄油技术。该技术将高能气体压裂与小型酸化相结合,可清除油层近井地带的污染及堵塞物,同时对裂缝进行溶蚀扩展,进一步扩大处理半径、提高地层导流能力;能够有效解除低渗透油藏的各种堵塞,不会造成地层的二次污染,较单一解堵技术措施效果更好。根据锦150断块的特点,对高能冲击压裂泄油工艺做相应的改进,并将改进后的工艺在该断块实施10井次,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4 617 t。因此,高能冲击压裂泄油技术是低渗透油藏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支撑剂的返排、高含水等引起的裂缝导流能力的降低, 直接导致油井产能的迅速下降.在用常规压裂充填完井的油井中,防砂筛管经常会出现因粉细砂堵塞、磨蚀等造成的损坏.本文介绍了用不固定的可固化涂敷树脂体系进行无筛管压裂充填完井的现场试验结果,并给出了详细的完井程序、难点以及经验教训等.本研究确定了树脂涂敷在支撑剂上的最佳浓度,对于最大程度地优化支撑剂之间的胶结、被涂敷的支撑剂充填之间的固结力是必要的;同时,最佳浓度的确定有利于减小支撑剂充填之间导流能力的下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不固定的可固化涂敷树脂体系有效地阻止了支撑剂和地层砂返排,保证了采油速度,显著地减少了修井作业的次数.该技术给边缘油藏油井的常规的压裂充填完井工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可不采用防砂筛管而进行完井,还能对有些没有井身限制的井段进行防砂完井.  相似文献   

11.
薄互层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防砂体系易失效,在对失效井扶躺时,需要分析二次防砂后油井产能,同时优化防砂筛管参数以确保油井二次防砂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精细描述Cinco-Ley产能模型中机械防砂的表皮系数,使之适用于薄互层油藏二次防砂油井;同时,在应用产能公式的过程中,提出了筛管拟渗透率的概念,以量化描述筛管渗透性。在Moriche油田二次防砂筛管设计中,优选渗透性更好的φ101.6 mm割缝筛管作为防砂筛管;基于杆管强度理论和热应力影响,优化了割缝长度和割缝密度。将二次防砂优化结果运用于Moriche油田的MKT-13井,取得了MTK-13井产能降低幅度小于5%的效果。该研究对薄互层稠油油藏二次防砂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油三厂三叠系油藏单井产量低,储层物性差,油藏非均质性强;油水井在修井、开采过程中造成地层污染,油井产量下降,为了提高单井产量,解除近井地带地层堵塞,近几年主要措施类型有酸化、暂堵酸化、压裂解堵;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含水上升,堵塞类型复杂,并且油井措施次数增加,部分井采取常规酸化、压裂已经达不到解堵增油效果,2011年在虎狼峁油田实施几种酸化工艺相结合,解决了单一酸化存在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技术将不断推广应用,已达到低渗透油藏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低渗透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提液难度较大。通过对北31油藏的研究认为,通过分注、调剖减小层间差异,提高压力保持程度,对于液量较低井采用压裂和提液,提高油井供液能力,对于特高含水井采取堵水和提液相结合控制含水比上升,创造条件满足油藏的提液要求。另外,选择合理时机,最大限度的提高采收率。在具体做法上依据油井生产特征,不同井采取不同的提液方式,低渗透油藏提液同样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瑛 《钻采工艺》2016,39(5):83-86
克拉玛依-东区低渗透砾岩油藏经过多年开采之后,油井产量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油井的近井地
带出现堵塞,降低了油井原油向底的运移能力,堵塞物成份多以有机物和无机物为主,生产时间较短的油井堵塞物
主要以有机物为主,其中蜡质、胶质、沥青的含量占60%以上;而生产时间较长的油井堵塞物以有机物和无机物并
存,其中垢物的主要成分为CaCO、CaSO、BaSO和SiO,堵塞主要集中在近井地带3~5m内。对于注水井中造成
注水效率下降的堵塞物,主要以铁盐、亚铁盐和细菌以及由水敏、速敏共同作用形成的,并且堵塞半径达到5m以
上。针对不同井况的堵塞特征,室内筛选一种以ZJ-UB生物酸为主体的解堵配方体系,具有溶蜡溶垢、降低油层孔
隙表界张力等多项功能,经过一系列现场实验,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藏油井常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投产,通过改善井筒周围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产量。在油藏数值模拟中应用等效裂缝、局部网格加密等方法模拟裂缝时存在油井指标拟合精度低、油藏整体压裂优化效果差等问题;应用t Navigator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压裂模拟功能,不仅提高了S低渗透油田压裂井开发指标的拟合精度,而且优化了合理裂缝半长为60 m~90 m。当裂缝半长为60 m时,合理井距为150 m。  相似文献   

16.
油田广泛长期应用聚合物驱对应的油井堵塞严重,液量下降,严重影响聚合物驱后油藏的进一步开发。针 对胜利油田聚合物驱油藏,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分析油井堵塞产物组分与 构成;通过模拟不同堵塞物流体与近井储层条件,研究油井堵塞的堵塞程度与影响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 驱油藏油井堵塞物主要为发生一定交联并嵌入吸附地层矿物盐、黏土的聚合物团聚体,占比为65.6%;其次为地 层出砂颗粒与胶结物、原油,分别为17.8%、16.6%。地层出砂颗粒造成多孔介质封堵是油井近井堵塞的主控因 素,聚合物衍生交联与吸附团聚形成的聚合物团聚体加剧了油井堵塞程度。基于聚合物驱油藏油井堵塞机制, 实施堵塞油井近井原油清洗+聚合物胶团氧化降解、中远井高效固砂防治的油井解堵防砂一体化防治方案具有 良好的应用效果,平均单井提液86.8%。  相似文献   

17.
敏感性疏松砂岩油藏成岩性差,泥质含量高,出砂严重,采用低防砂强度的化学防砂、刚玉滤防砂有效期短,而高防砂强度的压裂充填防砂、金属滤防砂易堵塞降产。为此,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强高渗低阻防砂筛管,采用过油通道为主的防堵塞、易排砂管体结构,强化了地层微粒的有效排出,实现适度挡砂;采用网状支撑防砂器结构,提高了滤砂管的机械强度,实现了大斜度井的安全下入,长效生产。目前,现场已试验117井次,防砂成功率95.7%,平均单井日产液量提高206%,日增油2.9 t,动液面上升462 m。现场应用表明,新型防砂筛管不但实现了油井防砂,而且有效解放储层,提高了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稀油油藏二氧化碳吞吐选井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胜利油区低渗透稀油油藏二氧化碳吞吐典型油井状况和室内研究结果,利用改进的二氧化碳吞吐换油率预测公式,制定了适合胜利油区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选井标准。油区的初步应用效果表明,该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井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在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裂缝特点和井网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适合裂缝性油藏特点的SimBestⅡ数值模拟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裂缝参数、不同井网形式及不同注水方式组合的多个方案,对比分析结果并结合大庆外围油藏河道砂体特征和经济效益评价,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合理井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两排注水井夹两排油井的菱形井网是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合理井网形式和井网参数,同时给出了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菱形井网井排方向与裂缝走向的合理夹角和合理井距。此种方法在大庆外围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井网设计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也为类似油藏井网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注水开发的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和压力敏感性,使开发难度加大。当流压低于饱和压力以后,流入动态指示曲线凹向压力轴,会出现一个产量最大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平面径向拟稳态渗流规律出发,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效应对油藏渗流的影响,与油相和液相相对流动能力方程相结合,建立了具有最大产量点的低渗透压力敏感油藏直井流入动态方程,据此可对油藏产能进行评价预测,确定出油井最低允许流动压力和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在龙南、新站油田的应用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满足矿场工程精度要求,说明所建立的流入动态方程能有效评价预测油井产能和确定油井允许的最小流压界限,为充分发挥油井生产能力、合理高效开发低渗透压力敏感油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