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试验的基础上,从曝气量、外加碳源量、反应器容积等方面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优点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证明短程硝化-反硝化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工艺,对现有的生物脱氮工艺的改造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工程和AOE生物曝气池的工艺特点及其调试运行,分析和评价了该工艺对有机物和N、P的去除效果.重点考察了AOE工艺E区溶氧对脱氮的影响,探讨了内源呼吸条件下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特点及其机理,提出了优化的工艺运行参数,结合工程运行情况提出了对AOE工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废水处理生物处理高效硝化新工艺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短时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及缺氧硝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分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优势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并指出了生态优势硝化反硝化新工艺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生物滤池硝化-反硝化工艺的影响因素、短程脱氮、除磷以及同步脱氮除磷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指出,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滤池工艺及提高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果是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是以先进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理论为基础研发的高效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控制曝气池溶解氧含量,在单一池体内完成对有机物的去除,实现了硝化反硝化的同步进行,其中短程硝化反硝化占有相当比重,该系统不仅简化了系统脱氮的运行流程、节约了能耗、降低了对碳源的需求,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硝态氮累积带来的不利影响.与传统生化处理工艺相比"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好、反应池可连续进出水、无需刮泥系统、空气需求量低、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修正后的基质动力学参数引入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设计,重点介绍了利用污泥龄作为设计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脱氮反应器容积的设计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系统剩余污泥量、系统需氧量和系统碱度校核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短程硝化过程影响因素与控制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硝化反应条件,使硝化反应只进行到亚硝态氮阶段并实现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是短程硝化反硝化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详细阐述影响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对SHAR-ON、OLAND、CANON、SBR、A/O、MBR、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的短程硝化控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利用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UASB(厌氧)、SBR(好氧)与陈腐垃圾生物反应床(ARF)、蚯蚓生物滤床(EF)组合处理上海老港填埋场调节池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中UASB单元去除容易降解的有机物,COD的去除率控制在35%,为下一步的短程硝化反硝化提供必要的碳源;SBR单元则通过低氧曝气控制DO在0.8~1.2mg/L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去除50%以上的TN;ARF和EF是作为后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剩余的COD和TN(分别达到26%和73%),其中在ARF的进水中投加甲醇作为外加碳源(C/N为1)实现反硝化去除积累的NO2-N.组合工艺出水BOD和NH+4-N均优于二级排放标准,但出水COD超过1000mg/L,需要增加物化工艺去除难降解的腐殖质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一种最佳的节能生物除磷方法.方法在传统SBR反应器中,考察了分别以NO3--N和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脱氮吸磷现象.结果试验表明以NO3--N为电子受体硝酸型反硝化除磷过程在除磷效果上要优于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亚硝酸型反硝化除磷体系,TP去除率可高出20%,但脱氮效果相对低9%.结论将电子受体浓度控制在最佳条件下,有利于反硝化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不同工艺反硝化聚磷性能及差异,对采用不同工艺的2个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厌氧释磷、好氧聚磷和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2个污水处理厂分别采用CAST和A/O工艺。结果表明:CAST工艺中好氧聚磷和反硝化聚磷效率分别为3.34mgP/h和2.23mgP/h,A/O工艺中好氧聚磷和反硝化聚磷效率为2.54mgP/h和0.83mgP/h,CAST和A/O工艺的反硝化聚磷菌和好氧聚磷菌比率(DPB/PAO)分别为66.8%和24.9%,CAST工艺反硝化聚磷能力优于A/O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一株戴尔福特菌的异养硝化与好氧反硝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好氧反硝化培养基中添加氨氮和在异养硝化培养基中添加硝基氮,研究了从实验室SBR反应器中新分离的一株戴尔福特菌的异养硝化作用与好氧反硝化作用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加入氨氮后,24h后的硝基氮去除率最大可提高1.47%,48h后菌体生长较为旺盛,氨氮去除率则均在90%以上;同时发现加入硝基氮后,菌体生长推迟,但氨氮去除率最大可提高4.16%.异养硝化与好氧反硝化作用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此株戴尔福特菌可在同一条件下自身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物脱氮微生物学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脱氮是含氮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除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过程外,还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参与的转化机制及相关的未知领域,在传统生物脱氮过程机理上,结合废水处理运行中的新发现,就亚硝酸盐型硝化、异氧硝化-好氧反硝化、自养细菌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3.
对硝化和反硝化脱氮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有各种不同的方法,这里介绍一种采用图表法进行单级式的硝化和反硝化脱氮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一级人工湿地以连续流方式进水,NH4-N平均去除率为30%,TP平均去除率为62%,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不明显.二级人工湿地中,NH4-N平均去除率为98.6%,TP去除率为100%;硝酸盐氮平均为19.5mg/ L.二级人工湿地进行的是硝化过程,而少有反硝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SBR工艺以水产品加工废水为研究对象,控制进水游离氨(FA)浓度为4.61 mg/L,研究高游离氨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只控制进水游离氨浓度,在运行70 d以后,转变为全程硝化,说明单一因素控制短程硝化反硝化并不稳定;2号反应器高进水游离氨条件下,控制DO为1~2 mg/L和进水pH为8.4±0.1,亚硝酸盐积累率稳定在92%以上,现已运行130 d以上,短程硝化反硝化运行稳定,表明通过非单一因素控制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脱氮特性,采用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在C/N比为12的条件下,分析了单个代表性周期内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三氮和有机物降解规律。并研究了各技术参数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移动床生物膜中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脱氮效率达到90%;考察了反应过程中ρ(DO)、氧化还原电位V(ORP)、pH值和碱度等技术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这些参数与同步硝化反硝化中各污染物指标间的关系.同时对比研究了理论碱度和试验过程中实际碱度间的关系,发现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同步反硝化作用产生的碱度可以补充硝化作用消耗的碱度,反应过程中不必再补充碱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聚氨酯填料进行高质量浓度生活污水的试验,控制进水在水力负荷0.64m3/(m2.h)、回流比1∶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气水比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当好氧段的气水比为20∶1时,去除效果最佳,具有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征,脱氮效果明显,去除率82.96%,出水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下.对好氧段沿层取样,结果表明总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反应器底部0~0.6 m,表明此期间也就是溶解氧在1.5~2 mg/L下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明显,总氮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通过同时监测沿层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确定出ORP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可给出控制信号且反应灵敏稳定.可根据ORP的变化情况,优化调节曝气量,以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A two-stage upflow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was designed as an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 to optimize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study the correlativ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iency of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al effluent of the two-stage upflow biofilter process operated in series could meet the stringent limits of the reclaimed water for the total nitrogen of 2 mg/L, and total phosphorus of 0.3 mg/L. The high treatment efficiency allowed the reactor operating at very high hydraulic loadings and reaching nearly complete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e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