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通和  黄华鹏 《核技术》1994,17(12):729-736
大剂量Ti+、C+和Ti++C+注入H13钢可使注入层硬度和抗磨损寿命明显增加,尤以Ti++C+双注入效果最佳.实验结果表明注入的Ti和C原子浓度可分别达到22%和45%;超饱和Ti和C浓度形成了固溶强化;注入层中已形成弥散的硬化相,如Fe2Ti、TiC、Fe2C和Fe5C2等,出现了弥散强化效果.注入层表面形成了一层20nm厚的薄碳层,使之呈现出自滑润特性。  相似文献   

2.
用离子注入、氧化和慢正电子束分析研究了GH903合金的氧化性能的改善与微观作用机理。注入的Cr+.Y+的能量均为60keV,注入的剂量分别由1x1017.cm-2(Cr+)、1x1015Cm-2(Y+)和[1x1015.cm-2(Y+)+1x1017·cm-2(Cr+)]。结束显示,注入样品与未样品相比。氧化增重分别减少4.8%(注Cr+)、24.2%(注Y+)和32.3%(注Y++Cr+)。这表明合金氧化性能改善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注入离子对样品浅表层内缺陷的填充与退火。同时,注入元素的化学性能和使样品表面更致密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建国  崔云龙 《核技术》1997,20(6):333-337
沉积在云母片上的纯C60薄膜受20keV的Li+和N+2离子轰击,剂量在0.5×1016/cm2~5.0×1016/cm2之间改变,测量了离子注入后C60薄膜方块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进而推导出C60薄膜电导率随温度和注入离子剂量的变化;分析了非原位测量中氧元素对电导率变化的影响以及能量较高的注入离子对C60薄膜的辐照损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Li+注入对C60薄膜电导率的影响明显高于N+2注入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离子注入条件下C60薄膜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C、Co及C+Co双注入对高速钢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芙蓉  张通和  梁宏 《核技术》1999,22(2):84-88
采用MEVVA源离子注入机对高速工具钢进行了C,Co及C+Co注入,并做了硬度,摩擦系数测量和磨损实验,C离子注入剂量3×10^17cm^-2能量60keV,Co离子注入剂量为2×10^17,4×10^17,6×10^17cn^-2能量102keV。结果表明,不同元素,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均能有效地改善HSS的硬度和摩擦磨损特性,从而极大延长HSS的工作寿命,且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改善的效果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0001<和<1210>晶向蓝宝石(α-Al2O3单晶)在注入360keV.1×10 ̄16cm ̄-2或100keV、6×10 ̄16cm ̄-2的In ̄+后产生的损伤、注入层的性能变化和退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退火过程中损伤的恢复和In的分布与退火气氛有关:在100keV、6×10 ̄16cm ̄-2的In ̄+注入时,注入层电阻率降低了10个量级,大小为6.8×10 ̄3·cm,表面损伤层的显微硬度提高了92%;在360keV,1×10 ̄16cm ̄-2的In+注入时,其表面损伤层的显微硬度提高了45%,在空气中不同温度下退火后,其显微硬度的变化和损伤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α-Al2O3单晶注入N+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注入剂量为1×1017N+/cm2时,Al2O3的显微硬度提高了92%;注入剂量为3×1017N+/cm2时,在Al2O3表面形成非晶层,导致表面软化,显微硬度只是基体的50%左右.离子注入在样品表面产生了高达 ̄1150MPa的压应力,材料的断裂韧性的改善与此有关,实验亦发现N+离子注入后Al2O3的断裂韧性提高了95%左右.SEM分析同样证明N+注入a-Al2O3后,其表面力学性能确实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离子注入α—Al2O3陶瓷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齐祖  陈玉峰 《核技术》1996,19(2):75-79
研究了α-Al2O3单晶注入N^+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注入剂量为1×10^17N^+/cm^2时,Al2O3的显微硬度提高了92%,注入剂量为3×10^17N^+/cm^2时,在Al2O3表面形成晶层,导致表面软化,显微硬度只是其50%左右。离子注入在样品表面产生了高达-1150MPa的压应力,材料的断裂韧性的改善与此有关,实验亦发现N^+离子注入后Al2O3的断裂韧性提高了95%左右。  相似文献   

8.
In^+离子注入蓝宝石(α—Al2O3单晶)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谢东珠  朱德彰 《核技术》1998,21(9):513-518
研究了〈0001〉和〈1^-210〉晶向蓝宝石(α-Al2O3单昌)在注入360keV、1×10^16cm^-2或100keV、6×10^16cm^-1的In^+后产生的损伤、注入层的性能变化和退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退火过程中损伤的恢复和In的分布与退火气氛有关:在100keV、6×10^16cm^-2的In^+注入时,注入层电阻率降低了10个量级,大小为6.8×10^3Ω·cm,表面损伤层的显  相似文献   

9.
刘正昕  汪泓宏 《核技术》1996,19(7):385-390
报道了在室温和200kV电压下,以6.7×10^16Ag^+/cm^2剂量注入单晶SiO2的研究结果。Raman谱表明6.7×10^16Ag^+/cm^2注入使单晶SiO2非晶化;XPS结果初步说明注入的Ag以金属态存在;RBS谱表明Ag在SiO2中呈现双峰分布。TEM明场像显示了Ag在注入层中形成两种主要尺寸的球形超微粒。较大的直径为25nm左右,分布相当密集;较小的直径大约为5nm。注入层的光  相似文献   

10.
用V+C双重离子注入H13钢合成表面优化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华鹏  孙贵如 《核技术》1995,18(2):65-72
给出了C,V离子和V+C双重离子注入H13钢合成表面优化层机理的研究结果,包括表面薄碳膜和弥散硬化层的形成。用电镜观察到离子注入时晶粒细化和新相的析出,使晶界强化和位错强化效果增强。俄歇分析表明C,V离子注入浓度将分别达到50%和30%的原子比便,即形成固溶化。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注入层中出现了弥散的Fe2C,Fe5C2,FeV和V2C相。注入样品退火,这些相的衍射峰增强,说明这些相在生长。由于这  相似文献   

11.
采用真空蒸发技术制备核物理实验用 C+ Pb+ Ni、 C+ Pb+ Co、 C+ Pb+ S+ Al多层自支撑靶膜。实验选定以1 % 肥皂液作解离剂,视不同蒸发元素,选择形状与尺寸适宜的蒸发舟。 C、 Pb、 Ni、 Co、 S、 Al膜的质量厚度分别为10~15、约100、30~60、30~60、30~50 和 10 μg·cm - 2。制备出的膜层平展,薄而均匀,无针孔。  相似文献   

12.
韩光武  马受武 《核技术》1996,19(3):152-154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了30keV的N^+在模拟细胞中溅射级联推进的影响。从计算结果看,在用10^17个/cm^2的30keV的N^+注入生物材料时,溅射级联推进约为034μm,故得出溅射级推进作用不大可能造成植物诱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林成鲁  李金华 《核技术》1994,17(7):411-416
<100>Si衬底上淀积厚度为700nm的铝薄膜(铝中含0.85wt.%的Cu).以剂量为4.3×1017-1.5×10~(18)cm~(-2)400kevN_2~+或350keVN~+的注入到铝薄膜中或铝和硅的界面。用扩展电阻测试.背散射和沟道技术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氮化铝的形成和Cu杂质在铝薄膜中的深度分布变化.扩展电阻与背出射分析证实了符合AlN化学计量比的绝缘层的形成.红外分析说明此绝缘层具有AlN的特征吸收峰(650cm-1).N+注入引起的点缺陷导致了Cu杂质向氮化铝中的偏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空腔模型中的经验结合规律,提出了各种含氧配位体与TcO3+的结合能力:HO-~RO->ArO->R-PO3H->R-CO-2>C=O。在此序列和五配位四方锥构型基础上,解释了各氧多齿配体与TcO3+的结合性质。由于TcO(OH)-4容易岐化为TcO2·xH2O和TcO-4,因而任何单齿氧TcO3+核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皆不稳定。多元醇、邻二酚、α羟基膦酸、α羟基羧酸的TcO3+配合物由于螯合效应,可能在水溶液中存在。  相似文献   

15.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HNO3介质中c(HOC2H4N2H3)、c(H+)、c(UO2+2)、c(Fe3+)、c(HNO2)、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还原Np(Ⅵ)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表观速率常数,确定了Np(Ⅵ)还原反应速率方程式。25℃时,还原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2=391min-1;反应活化能为56.6kJ·mol-1。提高2-羟基乙基肼浓度、降低HNO3浓度或升高温度,Np(Ⅵ)的还原加快;增加UO2+2浓度和离子强度,还原速率稍有降低;当c(Fe3+)≥1.0mmol·L-1时,Fe3+对Np(Ⅵ)的还原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三烷基氧膦/煤油对HNO3、UO^2+2、Pu(Ⅳ)、Am^3+、TcO4^-和Cs^+的萃取;探讨了该体系对UO^2+2和硝酸的负载容量,分析了该体系对Am^3+和TcO4^-的协萃现象,并进行了草酸反萃体系中Pu(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空腔模型中的经验结合规律,提出了各种含氧配位体与TcO^3+的结合能力,HO^-~RO^-〉ArO^-〉R-PO3H^-〉R-CO^-2〉C=O。。在此序列和五配位四方锥构型基础上,解释各氧多齿配体与TcO^3+结合性质,由于TcO(OH)^-4容易歧化为TcO2.xH2O和TcO^-4因而任何单齿氧TcO^3+核配合物的水溶液中皆不稳定,多元醇,邻二酚,α羟基膦酸,α羟基羧酸的TcO^3+配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聚酚亚胺薄膜在高能(650keV-2MeV)B+、C+和Cu+离子注入后硬度的变化。对注入样品进行了显微硬度测量和XPS及RBS分析,观察了硬度与离子种类、能量及注入剂量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离子注入之后薄膜样品的显微硬度值明显提高,注入离子在样品中的电子能量损失对聚合物材料改性起着关键作用。XPS和RBS分析显示,离子注入之后聚酰亚胺薄膜中C的含量增加,形成了以苯环结构为主的新的交联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高能离子注入对聚酰亚胺薄膜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周筑颍 《核技术》1998,21(8):460-464
报道了聚酰亚胺薄膜在高能(650keV-2MeV)B^+、C^+和Cu^+离子注入后硬度的变化。对注入样品进行了显微硬度测量和XPS及RBS分析,观察了硬度与离子种类、能量及注入剂量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离子注入之后薄膜样品的显微硬度值明显提高,注入离子在样品中的电子能量损失对聚合物材料改性起着关键作用。XPS和RBS分析显示,离子注入之后聚酰亚胺薄膜中C的含量增加,形成了以苯环结构为主的新的交联  相似文献   

20.
周固  张通和  马芙蓉  梁宏 《核技术》2000,23(7):441-446
选取质量差异很大的C、Ti、Ti+C离子对钢进行了离子注入,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注入样口横截面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注入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纳米相镶嵌复合层,复合层的深度大约是相应离子射程的5.9-13.78倍。三条条件下注入,其结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用TRIM95程序对三种离子注入的碰撞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变化明显地与注入参数相关,最后分子复合层特性的变化与注入条件和结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