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行之中的变压器其油质将逐渐劣化,使用性能下降.油质劣化到一定程度后,会造成变压器潜在危险. 对油质已劣化的变压器,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停电、用新油换去废油. 本文介绍的处理方法不须停电和换油,而是采用新型的再生装置(即BYZ型变压器油运行再生装置,或辅以真空滤油机)现场净化绝缘油.它不仅可以再生集中的废油,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在变压器工作过程中带电再生油质.同样它可用于现场净化油开关油和汽轮机油,干燥受潮的变压器.广泛推行这一工艺,可能改变绝缘油的使用状况,给绝缘油使用单位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陈梅  陈建国 《宁夏电力》2013,(3):65-67,71
针对1台110 kV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增大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其原因是绝缘油老化引起的设备缺陷。为此,制定变压器油处理的工艺及验证试验方案,并付诸实施。结果表明:使用绝缘油的再生—净化处理工艺降低了绝缘油的介损指标,高压试验介质损耗合格,绝缘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是电工领域中的老产品之一,由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绝缘油的热胀冷缩,常使线圈不能完全浸泡在绝缘油内,为了保持全部线圈在任何情况下都全部浸泡在绝缘油内,传统的电力变压器都设计有储油柜(油枕),为了防止潮气进入变压器内部,延缓绝缘油的老化或因受潮而使绝缘程度降低,还需附装呼吸器。此外,还要定期进行变压器的大、小修、预防性试验和绝缘油的过滤及再生处理。维护和检修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能否生产一种外壳全密封,在寿命期  相似文献   

4.
罗固事 《电力设备》2005,6(1):120-120
绝缘油处理设备的主要作用是脱除油中水分、气体和杂质,恢复和提高变压器油的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其中.水分对绝缘油的性能、用油设备的寿命都有极大的危害。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及产气速率的测定对变压器故障诊断及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植物绝缘油及其应用研究关键问题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剑  姚舒瀚  杜斌  姚伟 《高电压技术》2015,41(2):353-363
植物绝缘油作为一种高燃点、可降解的环保液体电介质,被普遍认为是矿物绝缘油的良好替代品。目前,植物绝缘油已在配电变压器中得到良好应用,并逐步开始应用在大型电力变压器中。介绍了植物绝缘油及其应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植物绝缘油在制备方法、电气与理化特性以及植物油纸绝缘寿命模型和植物绝缘油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对关键问题的分析,说明了植物绝缘油相比矿物绝缘油具有的一些新的优点。植物油纸绝缘可有效延缓绝缘纸的老化速率,通过良好的变压器设计和运行维护,植物绝缘油可提高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将比矿物绝缘油变压器具有更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后,提出了植物绝缘油及其应用在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植物绝缘油化学及纳米改性、油中长间隙放电、植物绝缘油变压器运行维护和纳米植物绝缘油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冼纬中 《电力设备》2005,6(1):118-119
我国电力事业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急需做好电力建设过程中结构调整、能源的可再生利用、环保和节约资源、控制成本.专业化发展等工作。变压器油在电力系统的大量应用直接关系到能源问题,合理利用和正确维护变压器油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利于环保,而且可以促进和巩固能源的可持续化发展。世界上有成千上万台变压器在工作,一个变压器的设计寿命约30~40年,在其寿命期内,绝缘油通常会被更换一次。但由于条件所限,也可能根本不予更换。因此变压器油净化.再生(带电再生)技术的应用在运行变压器中发挥作用,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庄国杰 《供用电》1998,15(4):29-30
电业部门为了回收废旧绝缘油,广泛使用了酸—白土处理工艺。由于旧绝缘油的油质来源,运行历史状况和劣化程度差异很大,各地处理油的工艺各异,再生配料不易掌握恰当。故常会出现再生后油质指标仍不理想的状况,有的再生油加到变压器中后,整体绝缘电阻降低而需要重新换油。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国外1 000 kV变压器和国内750 kV变压器绝缘油的现场处理和运行经验,开展了交流特高压变压器油全密封处理系统的研究并就1 000 kV变压器油现场处理时各阶段的标准、影响变压器油品质的因数,真空滤油机的性能要求等进行详细阐述,对变压器油全密封处理的3个方案分别进行比对和确认,全面总结了全密封处理方案的创新点,为今后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变压器绝缘油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油处理对油中糠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新油中糠醛含量情况、不同的绝缘油处理方式对运行中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国内炼油厂生产的成品变压器油一般不合糠醛,变压器运行油经过白土处理、硅胶处理、真空滤油处理后,油中糠醛含量不同程度地降低。此外,变压器放油后内部剩余油中的糠醛将对以后注入设备的新油或处理油的糠醛含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天然酯绝缘油和矿物油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差异,制定了层压纸板浸天然酯绝缘油和矿物油对比研究方案,确定了在60℃热油状态下进行恒温浸油的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获得了在相同条件下干燥后的层压纸板浸天然酯绝缘油和矿物油时的浸油速度及吸油率的差异,为500kV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制定浸油工艺处理时间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李诚 《华中电力》2002,15(6):29-32
通过对大型电力变压器试验,如绝缘、直流电阻测量,介质损耗因数,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油中含水量等的分析,探讨了预防性试验的有效性,并对检测方法,故障诊断以及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的现状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矿物绝缘油与牛皮绝缘纸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时长的变压器油纸绝缘加速热老化试验,并在不同时刻进行换油操作,以研究换油对油纸绝缘热老化特性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变压器大修时,绝缘油处理是其中重要环节,变压器从放油到真空注油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操作过程.文章通过对变压器大修中绝缘油处理工艺及环节的改进,缩短了变压器大修时间,降低了处理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油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柱上配电变压器的短路故障,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开展油色谱离线监测及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变比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并结合设备外观检查,判断出该配电变压器发生绕组变形、a相绕组有1根导线断股或脱焊,且a、b相铁芯与绕组间绝缘降低,最终解体检查验证试验数据理论的正确性,为以后分析配电变压器故障提供经验,并对其运行维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谈电力变压器油质劣化原因和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雄 《青海电力》2006,25(4):50-52
变压器油作为变压器绝缘和冷却的重要介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运行的油质变质或劣化,给变压器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本文就变压器油质劣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孟玉婵 《电力设备》2005,6(6):50-52
油品混用时必须重视油的相容性,对此在标准中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变压器在制造、运行和维修等过程中,其内部绝缘油难免会引入金属颗粒,为探究金属颗粒对油纸绝缘性能的影响,文中搭建并调试了油纸绝缘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平台等,开展了金属颗粒对绝缘油流注发展特性影响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浓度金属颗粒对绝缘油流注起始电压与发展过程中形态的影响,并通过COMSOL仿真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金属颗粒会促进油中流注的起始与发展过程,流注停止长度和发展速度与颗粒浓度呈正相关,而绝缘油流注起始电压与击穿电压与颗粒浓度呈负相关,金属颗粒的引入会使得流注形态更加发散。分析认为油中金属颗粒与流注的相互作用是降低流注起始电压,加速流注发展,进而降低绝缘油击穿电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唐峰  刘湘平 《广东电力》2008,21(12):77-79
结合1台主变压器的运行实例,分析了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超标与固体材料绝缘效果下降引起主变压器故障的成因,其中油中的极性溶质与胶体通过增强油的导电性,增大其介质损耗值,造成主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值超标;固体材料绝缘效果下降导致主变压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包括热的原因、电气原因和运行环境的原因。针对不同的故障特点和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Regular monitoring of the paper insulation of electrical windings is necessary to ensur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oil-paper insulated electrical transformers. The degradation of the paper insulation due to thermal aging yields furanic derivatives which are specific to the paper and cannot be produced by general oxidation of the oil. The concentration of such furan compounds in the oil gives an accurate indic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aper insulation. Normally, off-line methods such as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re applied to periodically assess the furan concentration within oil samples which have been extracted from the transformer. We report experimental findings on the production of the furan compound FFA (furfuraldehyde) in an oil-paper system subject to accelerated thermal aging. Our approach is based on IR spectroscopy. This technique could lay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rect on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of transformer winding ins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