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涌保护器(SPD)是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关键。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及安装是防雷工程最重要的环节,如不能正确的选择和安装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或防雷器)就不可能起到保护设备的功能,甚至还会出现损坏设备和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文章主要介绍低压配电系统防雷保护方案设计中所遇到的SPD安装位置、SPD保护模式等问题,以及SPD安装中的注意事项和SPD的日常检查维护。可作为电气设备电源侧电涌保护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电涌保护器(SPD)的热稳定性能,需要按IEC61643.1进行以电流分档的热稳定性试验,研究中发现:1)热稳定测试中实验室环境下无法模拟真实环境下氧化锌压敏电阻的老化劣化效果,热稳定试验模拟真实环境的充分性有待考量;2)不同参考电压的压敏电阻对电压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当交流电压从640 V变化到680 V时,导通时间变化68.3%,电流变化了289.6%;3)标准要求的电流±10%误差,很大程度上受设备灵敏度的限制而达不到要求.在现有电涌保护器热稳定测试技术的基础上,发现并分析了以电流分档进行的热稳定试验对实际情况模拟的不足之处,这对提高电涌保护器的热稳定测试技术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GB 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标准中电涌保护器设计图的分析,比较了RCD装在SPD的电源侧,和RCD装在SPD的负载侧的不同,得出当采用"3 NPE"模式进行保护时,由于NPE模块是一种放电间隙型模块,不会在线路中导致接地故障,因此可解决电涌保护器(SPD)安装位置受限制及高接地电阻地区电涌保护器(SPD)因串联断路器无法脱扣导致的烧毁等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现代化建筑物中的电子信息设备和计算机的安全,电源线、通讯线需要通过安装电涌保护器(SPD)与等电位体连接.根据最新技术标准,本文对SPD的原理、技术参数、选择、安装等进行分析,提出在具体防雷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浪涌保护器(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装置,文章针对于嘉祥县一次低压系统SPD损坏情况,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损坏元件的分析测试、借助雷电监测系统排除雷击的可能性、分析损坏SPD所处线路状况等对SPD损坏的真正原因进行了排除和判定;同时通过对SPD的主要元器件压敏电阻的工频过电压特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事故原因;提出了对SPD的安装以及民用低压线路的设计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涌保护器(SPD)级间能量配合试验中配合失效的问题,主要利用波的传输理论与基尔霍夫定律进行分析,结合JB/T 10618—2006(组合式电涌保护器)的规定假设一套组合型SPD,通过基础理论分析与精确计算得出:当被保护装置属于低频(直流)设备时,在不影响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退耦元件采用电感或电阻型元件均可;当被保护装置属于高频设备时,退耦元件只能选用低电感量的电阻型退耦元件.退耦元件的参数值均可按照波的传输理论与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理论计算.这在组合型SPD退耦元件的选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雷电波在遇到串联电感时,不同的时刻折、反射系数会发生变化,雷电波通过它们时将发生波形的改变.雷电波的陡度降低,雷电波的电压幅值也相应降低.根据这一原理,利用ICGS冲击平台进行大规模的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在多级电涌保护器的设计中,采用串联电感的方法可以降低电涌保护器的残压,相对地增加SPD的承受能力,提高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效果,对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是间接防护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剩余电流保护器应采用分级保护.文章分析剩余电流保护器在TT系统、TN系统、IT系统中的分级保护配置情况,定量阐述各级保护中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投退情况,并结合两起低压触电死亡案例说明了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防雷击电磁脉冲的主要措施是在电源线路上及电气设备侧装设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安装、保护符合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农村电网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过程中工作量大和缺少实时监控手段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的远程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智能控制终端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检测和数据通讯,并通过GPRS无线通讯、GSM短消息功能,实现了主站、运行人员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之间的实时信息传输、数据查询及远程操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自动气象环境监测站的结构及雷电过电压入侵途径及其破坏作用,提出采用可靠的接地连接以防止雷电反击,使用屏蔽线缆以阻抗电磁脉冲,给电源系统、通信线路、传感器和采集器安装电涌保护器以抑制雷电过电压,为保证自动气象监测站正常可靠地运行提供实时的气象数据并发出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详细阐述了半导体消雷器的3种运行电流的测量方法,提出了一整套全自动无人管理的雷电流观测站的设计方案.文中推荐采用微机监控方式,在雷暴活动下的计算机本身能够可靠运行,可作为被保护物在雷击下能正常运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消除通信局(站)雷电防护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主要参数,根据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分别论述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和信号、数据线及网络接口处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给出浪涌保护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效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高精度智能全站仪的推广,智能全站仪的监测方案逐步被用于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对于狭长区域复杂环境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常规的监测方案存在着相应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极坐标法。该方法引入对比设站和数据后处理,可更加充分地发挥智能全站仪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的优势。通过在某基坑监测中的应用,发现该方法在工作基点突变(累计变形超限)时能更加实时的获取变形体的监测数据。为基坑的水平位移监测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动态控制框架。  相似文献   

15.
在充分考虑降低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功耗,减小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应用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和射频通信技术等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轮胎压力智能检测与预警系统;在系统设计上采用模块化思想,主要包括了信号采集、基站与端机的设计、射频通信模块的设计、显示和键盘模块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等;轮胎压力智能检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明显的提高汽车行驶的平缓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粮仓存储不当造成的损失,提出一种智能监控粮仓的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该系统由中央监控站、无线中转站和无线采集点构成。其中无线采集点采用ARM11嵌入式处理器进行多功能实时数据采集,通过ZigBee无线模块发送到无线中转站,无线中转站负责监控和保存各采集点信息并通过WiFi模块将综合后信息发送到中央监控站进行处理,实现对粮仓状态信息实时观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雷电灾害对社会影响的严重性和社会需求的迫切性,提出了建立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思考与强化雷电轨道建设的建议.希望每年在相关的时间段里同其他观测业务一样,开展大气静电监测,进行雷电预警工作,并作为正常的观测业务开展起来,使雷电轨道建设从目前的避雷设施检测、建筑体防雷图纸审核、以及避雷工程的施工这一单调的运行中强化起来,...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力系统中需要实时监测电量信息,选用具有RS-485串行通讯和标准Modbus协议的智能电力网络仪表,采用星型结构的RS-485总线实现多从站、长距离通讯.实验中采用Modbus协议通过RS-485总线与上位机计算机中的组态软件对智能电力网络仪表进行远程通讯监测,将各电力网络仪表的电量信息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在组态软件的数据采集窗口中显示.将所采集到的符合IEEE 754标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转换为浮点数格式,实现智能电力网络仪表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港口岸线水环境多参数剖面链实时监测及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海水耦合链通信数据传输模块、嵌入式低功耗多路数采系统、监测浮标通信距离延伸的无线中继站、风光互补浮标电源智能管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近海水体调查监测、污染监测及灾害预测预警、渔业养殖监测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设计实现的智能家居电能监控系统由电能监控从站和电能监控主站组成,电能监控从站采用EM773作为主控芯片实现电能的计量、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液晶实时显示当前电能信息。电能监控主站主要实现上位机和电能监控从站之间的指令、数据转发功能。多个电能监控主站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组成局域网,通过nRF24L01芯片进行电能监控从站组网和电能从站连接。由上位机、电能监控主站和电能监控从站组成监控网络,便于今后智能化电能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